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省委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省委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03 09:4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省委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省委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率先建成绿色生态农业强县。

  2.主要目标。到20xx年,全县农业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绿色农业标准、监测预警体系等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障能力增强,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7万亩,划定基本农田12万亩,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1。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

  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力争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利用率均达到40%,农膜回收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87%左右。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75万吨以上,农业名牌产品、绿色优质农产品显著增加。

  二、构建连山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3.落实清远现代农业功能区制度。根据清远市农业现代化规划,连山属北部优质特色规模农业区,立足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和生产生态功能。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镇、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守住耕地数量,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连山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4.建立连山特色农业生产力布局制度。充分发挥我县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综合优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镇,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形成梯次发展格局,推进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研、农产品物流和贮藏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提升连山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产地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发展绿色和地方特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业规模,保护生态屏障。

  5.建立相对贫困村农业绿色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全面开展基础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推进村道硬化和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全覆盖。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因地制宣发展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实施相对贫困村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和支持其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创建区域品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机制。

  6.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轮作休耕制度。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推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轮作种植模式,实施粮经、粮豆、水旱轮作,推广冬种蔬菜、马铃薯、绿肥等培肥增收技术。对土壤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可利用水资源匮乏等不宜连续耕作的农田实行轮作休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地整治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和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出能力,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到20xx年,完成清远市下达我县“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4万亩。

  7.完善农业节水机制。树立农业节水观念,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加强农业灌溉水源、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等工程建设及维修养护,提高工程供水效率。因地制宜优化调整种养结构,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相匹配的种养结构和种养制度,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粗放灌溉方式,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喷灌、滴灌、水肥药一体化、地膜覆盖等节水种植技术,推行自动饮水、干清粪、微生物发醇等节水养殖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8.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实施种业提升行动。稳定山地鸡养殖,提纯复壮“连山麻鸭”,提高畜禽规模养殖水平。加强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加快连山禾花鱼繁育基地建设,开展濒危水生野生物种保护行动。完善外来物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机制。

  三、建立健全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

  9.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电镀、制革、医药制造、铅酸蓄电池例造、废旧电子拆解、危险废物处理处量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备存、使用等行业企业。建立农田污染监测体系,依法禁止未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和城镇污染物进入农田、养殖水域等农业区域。加强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理,依法划定重金属污染食用农产品禁种区,实行种植结构调整。

  10.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推行种植业清洁生产,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扶持发展种养循环、种地养地结合、林下立体经营、高床养殖、保护性耕作等生态循环农业,重点推广稻一菜、稻一薯、稻一鸭、稻一鱼、稻一绿肥、种养一沼气、林菌共育、林药共生等生态环低碳生产模式。针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确定种养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东。防控养殖业污染,根据土地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加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业清理整治,完成依法关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大力提升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力争到20xx年生猪出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占75%,提升草食动物和家禽规模养殖水平。

  11.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建立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机制,坚持化肥减量提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普及使用高效绶(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推广秸秤还田、绿肥种植、农家肥积造等技术。到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规范使用农药,实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施药器械,实现精准科学施药,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区域化联防联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到20xx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开展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和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加强兽(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监管,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管理。

  12.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推广机械粉碎秸秆、高留禾头等措施,推进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严格控制农作物秸秆燃烧污染大气环境。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打通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依法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评价准入制度,新建或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突出养分综合利用,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由各镇政府负总责,纳入县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建立规模养殖场统一台账,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治理和末端资源化利用。到20xx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完善规模养殖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用地政策,有关设施用地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其所需用地计划指标由各镇予以优先安排。严格地膜生产经营监管,执行新的地膜标准,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引导使用符合标准的加厚或可降解地膜,鼓励支持企业回收废旧地膜。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落实使用者妥善保管、生产者和经营者回收处理的责任。

  四、建立农业绿色生态系统

  13.构建田园生态系统。推进绿化连山大行动,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构建绿色乡村体系,提高村庄绿化率,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人居环境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到20xx年,建成美丽乡村 个。

  14.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严格执行北江流域禁渔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河流的治理。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建立健全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水域岸线开垦行为。依法科学划定河砂禁采区、禁采期,保护水生生物和河流生态。

  五、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

  15.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度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及环境治理修复、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应用推广绿色适用技术,促进农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16.完善农业生态补贴制度。加大涉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农产品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和责任落实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按上级要求执行北江流域禁渔期渔民生产生活补贴制度。加强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金融服务。

  17.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实施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行动,建立健全饲料卫生安全、冷链物流、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地方标准。推进农药、兽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实行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追溯监管。推进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全程道溯机制;
逐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打造一批绿色品牌农产品,推荐认证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监督抽查和抽检监测,指导超市建立和执行食用农产品供应审查、进货查验记录等管理制度,提升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水平。

  18.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耕地、灌溉水源、渔业水域、生物资源、产地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实时监测、分析评价和预警预测。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加强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

  19.推行市场化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探索财政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小农户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农业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培育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环境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

  20.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农业农村入才培训体系和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六、强化组织保障

  21.落实属地责任。各镇党委和政府要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内容。各镇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具体扶持政策,强化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22.加强部门协作。县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跟踪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经济促进、财政等部门要强化对农业绿色发展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扶持。科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逐项抓好落实。电视台要加大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论氛围。

  23.强化工作考核。逐级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内容,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绩效评价和考核。



 

推荐访问:省委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省委 体制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