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入党好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根源之一。
1、扩招政策的推行,促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剧,从而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产生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每年递增数十万。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50万大关,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长,而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动荡,企业发展增速的减缓,造成用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却有所减少,因此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就业问题已成为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崇拜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功利心理,入党动机差生偏差也就在所难免。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政治条件的限制,使大学生积极争取入党的背后夹杂着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每一名大学生都在努力为自己争取就业资本,创造竞争条件,以期待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一些高素质学生党员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不但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应聘者提出政治上的要求,而且一些外企和私企,也逐渐认识到学生党员不仅思想政治素质高,而且往往更富于协作精神,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因此,许多用人单位都比较青睐党员毕业生,甚至公开优先录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党员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相对容易的局面,也就是说,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收入和职位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党员的身份显得格外重要。因而也驱动着部分大学生的功利观,使其入党的价值取向变得现实、实用和扭曲。
3、一些招考中提示的社会导向,容易使大学生萌生入党能增加择业竞争砝码的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选调生招考的条件仅限于党员,公务员招考和部队招收地方生的条件几乎都有政治要求。这使得没加入党组织的普通同学将不具备报名的基本条件。这使一部分大学生萌生入党能增加择业竞争筹码的想法,进而对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偏差。
二、大学生产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特点与类型。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和平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此,他们大多数人认同并追随党的事业。但是,他们对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热情不足。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学生的入党动机也不排除掺杂着一定的功利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一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自我设计的一部分。
这类同学仅仅把组织上入党作为一种成才的政治标准,甚至只把入党过程当成是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并不是把思想上入党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毕生追求。他们把入党看成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手段,渗透着个人利益的现实考虑。所以,这类学生经常主动找组织、找老师谈心,表现出十分迫切的入党愿望,自我约束力也比较强。但是,一旦组织上批准其入党后,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只是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是思想上入党。
2、在家长的督促下,一部分学生把入党当成就业道路上必过的一道关隘。
有些同学提出入党申请,是受到家长的督促。当代大学生背负的家庭责任越来越大,我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独生子女更被视为掌上明珠。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都把子女能否在大学入党这个问题看得很重,因为子女入党可以增加毕业后的竞争资本。如有些家庭就认为党员身份是仕途顺利的重要筹码,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有的同学说我爷爷、爸爸等家长和亲戚很多是党员,我受他们的影响,想要入党等。这类学生一般会表现的乖巧,知趣,有些则难免动用社会关系来达到目的。此类同学入党动机功利化的背后,有着诸多的家庭因素。
3、高校思政工作的功利化导向,使一部分学生把入党当成就业的筹码之一。
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教师在平时的管理、教育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着功利思想,甚至过分强调入党对学生个人将来发展有利的一面,从而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慢慢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刺激了学生追功求利。一些希望进步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入了党才得到老师的信任,甚至得到一些荣誉,这些都将成为将来激烈就业中的筹码,此类学生一般会和老师套近乎,对教师言听计从,进行无原则的服从。
4、从众心理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就业的敲门砖。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一般而言,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会被吸收为党员,这部分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有一些学生拿自己和党员同学做比较,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他们能入党,我也能入党,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够做到;或者有的同学觉得周围同学都申请了,我也跟着申请了,自己不申请就太落后了。同时,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的言论也会影响到学生得入党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把入党作为敲门砖的同学,往往并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三、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的矫正。
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了更好的就业,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积极要求进步,增强政治素质向党组织靠拢,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入党动机一旦产生偏差,就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并决定行为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下,才能使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进行矫正。
首先,组织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加深对党的理性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理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阶段,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才能坚定起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念。
其次,经常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人生经历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不足,看问题往往出现片面、偏激,思想波动较大。因此要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创设多层次的实践途径,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党组织了解考察递交了申请书同学的入党动机,全面分析考察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切实掌握他们思想发展脉络和入党的真实动机,区别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党动机教育。比如对从众型的同学要加以正确引导,对功利型的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思想认识。
再次,把握各个环节,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克服功利思想。
加强团员推优、群众评议等各个环节,在与积极分子密切接触的党员和群众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关注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洁,是否有偏差,并及时帮助其端正。在支委会讨论、党员大会讨论以及党委审批时,并在讨论和表决时引导党员注意考虑被表决者的入党动机的情况。在组织员谈话时,组织员也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入党动机。对经过考察和教育,确实不能端正入党动机的同学,不能发展其入党。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学生入党动机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对高校的组织发展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研究大学生组织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努力为培养真正的跨世纪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入党 好处 大学生 大学生入党好处分析 大学生入党的好处分析 大学生入党到底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