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县委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一、总体要求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深刻认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惠民政策和加快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强化绩效理念、构建监管机制,快速启动、规范运行、有序推进,切实把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改革抓实抓靠、落地见效。
二、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坚持总体设计、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的工作原则。力争到2022年,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基本建成政府预算、部门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等有机统一的全方位管理格局,基本形成以绩效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管理链条,基本实现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内的全覆盖管理体系,切实打破财政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切实营造“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氛围,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重点任务
将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政府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脱离实际制定增长目标,严禁虚收空转、收取过头税费,严禁超出限额举借政府债务。政府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着力支持我县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发展。至2022年实现县、乡(镇)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
四、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各司其职。预算绩效管理由政府领导,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财政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主体,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组织并指导各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各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并指导、监督下属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社会各界对评价结果进行监督。
(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各部门要将全部资金纳入绩效管理,编制绩效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单位和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项目和资金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项目的实施效果。
(三)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抓紧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管理流程,健全绩效指标框架和分行业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大力推动预算绩效公开,主动向县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压实责任,约束有力。明确各部门(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逐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流程、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性约束机制。增强“花钱必问效、无效低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对等机制,切实履行好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责任。
五、主要内容
(一)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1.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将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预 算绩效管理。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讲求质量,既要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又要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脱离实际制定增长目标,严禁虚收空转、收取过头税费,严禁超出限额举借政府债务。预算支出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同时不得设定过高民生标准和擅自扩大保障范围,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2.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 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赋予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更多的管理自主 权,围绕部门和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 线,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 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 考核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 整体绩效水平。
3.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以专项 资金为重点,既关注项目资金的直接产出和效果,又关注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监控评价调整机制,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要及时 清理退出。
(二)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1.在预算申请环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绩效关口前移,各单位要结合绩效目标管理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财政部门要做好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的预算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参与开展绩效评估,审核和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财政部门要加强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在预算编制环节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各单位编制预算时要全面设置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内容应完整、细化、量化,做到可审核、可监控、可评价。财政部门要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将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未按要求设置绩效目标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
3.在预算执行环节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各单位要按照 “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完善用款计划管理,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要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财政部门要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跟踪机制,按照项目进度和绩效情况拨款,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4.在决算环节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各单位要加快实现政策和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如实反映绩效目标实现结果,对绩效目标未达成或目标制定明显不合理的,要作出说明并提出改进措施。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常态机制,对重大政策和项目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不断创新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质量。
5.在结果应用环节强化刚性约束。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财政部门要把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予以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资金予以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建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1.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县政府在收入方面要重点关注收入结构、征收效率,同时高度关注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
在支出方面要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特别是事关重点领域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民生保障等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其中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定,重点关注促进地区间财力和区域均衡发展。
2.建立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政府性基金预算绩效管理,要重点关注基金政策设立延续依据、征收标准、使用效果等情况,以及对政府专项债务的支撑能力;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要重点关注贯彻国家战略、收益上缴、支出结构、使用效果等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要重点关注各类保险基金收入政策效果、基金管理、精算平衡、运行风险等情况。
六、保障措施
为了快速启动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各乡镇、县直单位要抓好落实、依规行事。
(一)明确预算执行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转变思想,增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管理理念,配合财政部门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二)财政部门要精准落实改革,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首先要打牢支出领域的工作基础,把目标申报审核、事中跟踪问效、事终评价认定和结果应用等各项工作,做实落靠,凸显成效。其次,必须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创新意识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长远意识,筹划收入领域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化改革做好基础。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绩效信息公开透明度。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改革,不是简单的修补改造,而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要从收效满意率等方面,多听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为人民服务、为事业发展、以及增收节支的改革目标的得以实现。
(四)加强绩效管理监督问责。各单位要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对未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或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的,要进行绩效问责。财政部门要会同审计部门加强预算绩效监督管理,对绩效监控、绩效评估评价结果弄虚作假,或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严重背离的部门、单位及责任人,要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追责问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财政部门向同级人大报送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并积极向社会公开,回应社会关注。
推荐访问:县委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县委 实施方案 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