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因素【完整版】

2022年度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因素【完整版】

时间:2022-12-03 13:3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因素【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因素【完整版】

  1985年我国提出普及义务教育,2011年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级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这意味着实现了所有适龄儿童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利的目标,使他们获得了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完全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性和财政投入能力不一样,因此学校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存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如何让基础教育从数量的普及提升为质量的普及,让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1. 公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富足,越来越愿意和有能力加大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消费,特别是在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下,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意愿强烈。譬如,争购学区房、家长陪读等,以前一般出现在大城市的现象,如今在农村也相当普遍了。特别是在一些名校周围,常常出现一房难购、一房难租现象,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2.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口向城市流动,造成了学校生源的重新分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重庆城镇化率由2008年49.99%上升到2012年56.98%。城市中的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更是一所难求,无形中增加了城区学校的办学压力,产生了新的教育教学矛盾。重庆市永川区城市人口从2002年的40万增至2010年的57万,仅8年时间净增17万,并且速度不断加快,预计2016年城市人口要达到70万,2020年将达到100万,如此巨大、快速的人口增加,也加大了城区教育的压力。2014年城区小学毕业人数6千余人,2015将达1万人,净增的3千余人如何解决入学问题,也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难题,因此区政府明确在新城区新建的兴龙湖小学、老城的宋锦桥小学,必须确保2015年投入使用,同时扩建红专小学学校,以满足进城小学生能够顺利上学。

  3. 学校发展的差异性。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地方财政按学生人数将人头教育经费拨付给各个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各校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存在差异,学生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条件好的学校招收学生越多,教育经费就越多,就有更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更优的师资,这种马太效应,让学校趋向于优者更优的方向发展,学校呈现出两极分化,有的学校招生难,有的学校人满为患。

  二、如何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秉承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宗旨,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是办好教育的根本。由于城镇化建设加快,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加,学生越来越向优质教育学校集中。以永川为例,以前教委有近10所高完中分布在乡镇,它们既招高中生又招初中生,还有每个乡镇各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小学、初中阶段一般没有住校生。而今,乡镇的初中、高中招生越来越难。由于城区学校比乡镇学校更具有质量、交通、区位等优势,学生都向城区学校集中,于是造成了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而乡镇学校招生难的现象。为了满足学生要求入读城区学校的需要,永川区政府2011年在城区新组建了一所全高中学校昌南中学;扩大了原有四所中学高中的招生规模,同时从2011年起投资3.6亿在新城区建永川中学分校,建设规模达90个教学班,2014年已投入使用;2011年在新城区建成红河小学;扩建了汇龙小学;迁建了红旗小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办学压力,缓解了新的办学不均矛盾。

  2. 深化教育改革。其一,师资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合理流动,主要通过政府行为,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促进优秀师资的合理流动,从而保障弱势学校在优秀教师帮助下获得较好的发展,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目的。积极加强基层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鼓励基层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其二,新进教师到基层锻炼。对于每年新分大学生,可以要求先到基层、边远地区等教育师资薄弱学校锻炼,要求有一定的基层工作年限后,才能调动工作,以充实基层学校师资配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困难。同时,在评职要求中增加了要求有乡镇教学经历、鼓励优秀教师到基层支教。在评职、评优等工作中,要求向基层倾斜,以鼓励更多人才扎根基层。

  3. 改善办学条件。其一,建立名校联合体,以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名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声誉带动相关学校发展。学生选择名校看重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管理能力,如何把这种优势传递给其他学校,走联合发展的路是一种好办法。例如,永川区2014年先后启动了上游小学和小南小学、红旗小学和大南小学、青城路小学和红江小学、来苏初中和王坪初中、双石中学和双石初中实行一体化建设试点。目前,5对一体化学校的领导班子调整、师资配备、招生工作推进顺利,成效初显。其中,小南小学在实施一体化建设前,全校的学生总数为70余名,平均一个班仅几人到十几人,将小南小学建成上游小学分校后,招收一年级新生就达90余人,加上其余年级回流就读的学生,学生净增130余名,目前学生达到200余名,18名教师有1/3为上游小学教师,两个校区实现了统一编班、统一排课。其二,发展一校多区,建立多校区体制。充分挖掘名校的办学潜能、社会影响力、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扩大名校的办学能力,建立名校的分校区,让更多学生能享受优质教育服务。永川中学作为永川的老牌重点中学,在渝西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大批学生慕名而来,但永川中学地处老城区,发展空间有限,为此,2011年区政府投资3.6亿在新城区建立分校区,现已投入使用,新校区可以容纳90个教学班,大大缓解了老校区的办学压力,同时满足了更多学生就读永川中学的渴望。其三,改造乡镇学校,调整学校布局,改善乡镇中学办学条件。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进入后普及时代这一阶段,即从简单的普及教育到优质教育的覆盖,因此,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心必须从数量的扩展转向质量的提升,把提升质量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和价值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新需求,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由于人口的自然流动,前永川各乡镇的高完中已经无法招到高中学生,为此可以将高完中与乡镇初级中学整合,集中优势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4. 学校生源改革。其一,坚持学生就近入学原则。就近入学是平衡生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家庭新兴的教育支出的重要手段,学生生源平衡后,学校学生的输出水平将不再有巨大的差别,差学校有了生源保障,有了资金保障,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改善条件,缩小与名校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其二,人口聚集区新建学校。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城镇化建设,加快产生了新的入学难问题,唯有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在新的人口聚集区域新建学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同时也是民生大事。

  5.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民间团体支持教育。贫困是造成一些学生得不到优质教育的原因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因贫辍学、失学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应鼓励企业、民间团体设立社会奖励和扶贫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永川区积极推动部分镇街设立教育基金,每年吸纳社会捐助近200万元,中央、市、区、学校、社会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建立健全,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资助学生12万余人次,各学段贫困学生做到应助尽助,2013年区政协关爱基金助学款发放32.5万元,区政协关爱基金点亮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希望之光;区总工会金秋助学助学金为80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共计28万元;区团委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向41名贫困大学生新生发放助学金13.9万元;春蕾圆梦行动资助金让我区71名贫困女学生领到了资助金。区残联、区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2013年扶残助学创业爱心活动中,3名应届残疾人本科大学生每人受助5000元,21名残疾家庭子女应届大学生每人受助2000元。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浅谈 均衡 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因素 浅谈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因素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