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2022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2022年)

时间:2022-12-19 09: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2022年),供大家参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2022年)

  篇1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摘要】 文章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2010年世界及我国国际直接投资(FDI)概况,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直接投资(FDI)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走出去 国际化战略

  一、2010年世界国际直接投资(FDI)概况

  2010年全球FDI1.24万亿美元,但仍然比危机前的均值低15%,与已恢复至危机前水平的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形成了鲜明对比。据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UNCTAD)估计,全球FDI将于2011年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上升至1.41.6万亿美元,并于2013年接近2007年时的最高值。

  2010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带来约16 万亿美元的增值,约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 的10%以上和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近期FDI投资政策趋势为: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促进仍然是近期投资政策的主导内容,但投资保护主义的风险有所增加。

  二、我国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概况

  UNCTAD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在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资国中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国和印度,巴西、俄罗斯和波兰分别位列第四至第六。数据显示,中国是去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最多的国家,在全球排名中仅次于美国。

  根据国际投资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资本投资越多,其未来发展前景越光明。根据此观点,外来直接投资可以看作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我国对内的国际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10%,对内国际直接投资在过去的30年中成为我国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也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30 多年,我国在引进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续17 年居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首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发达国家的强国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成为吸引外资的大国,同时也应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是否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入世10 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UNCTAD WIR 2011显示,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 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19.3%。2010年全球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2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0.4万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计算,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六,超过了英国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在未来10年,中国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根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投资流量再创新高。

  第二,投资存量突破3000亿美元,对大洋洲、欧洲存量增幅最大。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下称存量)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别为2281.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71.9%)和438.8亿美元(占13.8%),大洋洲、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其中,在大洋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为86.1亿美元,是2005年末的13.2倍。对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9.4%,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所占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降至66.2%。

  第三,投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行业多元而聚集度较高。至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其中对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绝大部分投资流向商务服务、金融、批发和零售、采矿、交通运输和制造六大行业,上述行业累计投资存量280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8.3%。

  第四,并购比重超四成,再投资比重上升。2010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占流量总额的43.2%。并购领域涉及采矿、制造、电力生产和供应、专业技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当期利润再投资24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8.9%,所占流量比重由上年的28.5%上升到34.9%。

  第五,对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增幅较大,对欧投资流量翻番。2010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为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对东盟44.05亿美元,同比增长63.2%;对美国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对俄罗斯5.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对日本3.3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

  第六,地方对外投资持续活跃,西部地区增幅最大。2010年,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8%,为2005年的8.6倍,创下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的记录。浙江、辽宁、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位。2010年,西部地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3.8亿美元,增幅高达107.1%,中部地区14.6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他地区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4%。

  第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七成来自中央企业和单位。

  四、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根据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第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国企业要打开更大的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第二,应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环境。

  第三,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减轻中国外汇顺差过大,资源消耗过大的压力。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产业重组的良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并购资产、知识产权、营销渠道的机会增多,投资成本降低,交易条件改善。境外开发资源、建设大型项目的准入条件相对降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的范围扩大。

  五、我国国际直接投资(FDI)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第一,现在有些企业把走出去当做一种时髦,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为了追求一种感觉而走出去,这样的走出去是不成熟的。判断一个企业走出去做投资、做并购,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这些走出去后给股东带来的利益、带来的投资回报是高还是低。这应该是最核心、最主要的标准,而不是说根据哪个企业是不是走出去了、到哪个国家,特别是到美国买了什么企业、买了什么资产。更要防止以个人名声的提升作为走出去追求的目标,做到在成本、收益非常合算的前提下走出去,而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不能把走出去作为政绩工程,不能以贴标签的方式达到走出去的效果。

  第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有股权式和契约式两种,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了解当地市场的准入条件、目标国的法律监管环境、投资项目的法律设计结构和潜在风险均非常重要。对于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讲,应该有许多知识上与战略战术上的准备,而这方面的研究又恰恰是目前极为不足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还只是蹒跚学步,其国际化运作能力及相关经验上的缺失也是有目共睹,中国企业在进一步熟悉国际操作惯例、增强自身的对话能力等方面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企业真要走出去,人才的储备、教育储备,以及央企的人事管理体制都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了适应企业的国际化和走出去的新现实,必须要做很多调整。如果教育没有办法跟上来,势必会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事实上,海外人才已经有一个很强的资源库。怎么利用好这一资源库一是让他们回到中国,以海归的形式进入中国企业,充实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对外投资部;二是以海鸥的形式,利用海外的人才储备,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本土化进程中、并购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两方面都能有效地利用海外的人才储备。

  第三,近年来,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是以劳动要素形成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在现代产业链中,我国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部分企业主要依靠低端制造,高污染来增加产能,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增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将难以为继。其次,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经历国际市场严酷的竞争考验,许多企业主要依靠开发和经营垄断型资源竞争,其中部分企业还主要靠政府支持在国际上竞争,还未成为真正意义的市场竞争者。再次,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技术平台服务。最后,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薄弱。

  而就这些问题,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建设,培育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因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在企业的建设力度。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原来在高校,最近科技部专门发文,除了在高校还要在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就是把企业的创新主体向企业聚集。

  二是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型,形成紧密结合的创新联盟。

  三是建立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机制。

  四是扩大国际市场合作,提升科技开创和合作水平,支持有实力企业到发达国家开展投资合作。五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环境,积极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创业板的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加大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度。

  此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还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形成国际化的运营能力,人才是不能忽略的关键要素之一,一定要更好地利用管理人员本土化,才能真正诞生国际化的中国企业。

  第四,过度强调民族品牌是一个误区。人们一讲企业国际化,大家就想到走出去,把民族品牌发扬光大,这需要正确对待。其实,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和市场等资源非常重要。试想,中国产品要走出去占领海外市场,那就是占据了一个重点,据此就可以去收购别人的品牌。现在谷歌把摩托罗拉的手机给买下来了,谷歌买的不是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买的是摩托罗拉手机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数以十万计的知识产权,还有技术和市场,这也是中国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第五,中国公司在海外收购的过程当中,没有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所以就不停地交学费。中国企业每年增长都有一个指标,如果不努力发展这个指标就完不成,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表明业绩,那就进行上市。事实上,对于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很好的认识,在海外兼并收购当中,会带来一些问题,面临诸多风险。很多公司都是先看看再说,把最便宜的项目拿下,以后再做其他的项目。因此,中国公司在海外收购的过程当中,没有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所以就不停地交学费。对此,我们不妨汲取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德国有关部门会定期组织有着成功走出去经验的企业走访全国各地,推介自身的成功经验,以此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好地走出国门。

  第六,企业需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做好相关调研工作。而缺少调研,正是不少国有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海外,企业可更多借助投资中介机构的职能,以有效地获取更为准确、对称的信息。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相对规范的第三方服务体系,相关企业似乎也更愿意绕开中介,单打独斗。

  【参考文献】

  [1] UNCTAD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Z].2012.

  [2] 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Z].2011.

  篇2

  试谈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摘 要】 经济 全球化的 发展 给我国 企业 走向世界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比大量引进的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包括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主体选择和投资方式选择的战略选择,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 投资战略

  一、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179.1亿美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相比,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海外投资企业数量、每年海外投资的金额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还比较小。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仅有35家中国企业,且排名大多数位于下游。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研究

  1.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突破口

  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国际投资 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开采业对外投资的环境极为优越。对于一些行业,如采矿业、林业、石油开采业,世界上一些国家资源的供大于求,我国企业应该因地制宜的到国外去投资,开采、加工和运回国外的资源以满足国内需要。

  2.以制造业和贸易替代为海外投资重点

  对我国现阶段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而言,投资重点应放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 电子 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 交通 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3.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一致的标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或与当地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合作,可以直接获取一般技术贸易和引进外资所无法获得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播回国内运用,从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例如。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事业部。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我国地处亚洲,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需求偏好等使得进入障碍较小;中国的纺织、服装、家电、 机械等技术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边际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大,投资机会较多;还可以利用东道国享有的优惠贸易条件,把产品销往第三国。

  2.有选择地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因为其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社会稳定,投资 法律 法规健全, 金融 市场发达,各类人才丰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 管理 经验,把掌握的高新技术反馈回国内。

  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这些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发达国家的 工业 基础、民众的 教育 和工人的技术水平,拥有丰富的 自然 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出口能力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战略

  1.重点 发展 具有垄断优势 企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

  其直接的效果是创造经营的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避免外部市场交易的风险;使资金的转移、税赋的合理避逃有了通畅的渠道;同时降低了谈判、询价等交易成本;保证本企业的技术、技能等不外泄,以持续获得利益。对资源寻求型的投资还可以保证母公司所需资源的稳定来源。

  2.大力发展具有经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大部分却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由于其拥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优势。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劳动力成本低,产业转移产品的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也比较低廉;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明高效率的 组织结构优势;拥有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实用技术。

  3.促进企业集群的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一个国家的成功是来自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国内有大量的企业集群地,如宁波的服装、北京中关村的 电子 产业等。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的重要战略。从跨国公司成长的角度看,

  企业集群可以作为一跨国公司成长发展过程中内部化优势的一种替代。

  五、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1.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目的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国外的 自然 资源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 经验。自然寻求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有利于冲破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的控制以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习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以并购、合资为主。这种进入方式能够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培养自己的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充分提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

  2.根据中国的行业特性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一些中国有优势的行业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中国跨国公司应该以新建企业和合资进入方式为主要进入方式。现阶段,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制造业和机床、自行车、钟表等 机械加 工业 是中国技术方面比较成熟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投资优势,这些行业投资市场主要是 经济 技术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

  3.根据东道国的投资 环境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新建、合资为主,有利于发挥这两种投资方式的优点,避免并购、独资的劣势。选择新建和合资方式可以节约外汇资金,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尽快占领市场、弥补新建企业所需时间较长的不足,新建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新建合资企业比较欢迎。

  参考 文献 :

  [1]江小娟,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73).

  [2]陈波,荣飞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 统计研究,2008,08.

  [3]冼国明,严兵.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7,(1).

  篇3

  浅谈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摘要】21世纪的中国正从外资接收国转型成为资本输出国。在强大的外汇储备支持下,在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经济局势下,中国企业迎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国内市场增长逐渐放缓,以及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极大地刺激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欲望,此外中国政府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本文简要分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以及前景。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历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联想

  1、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其动机主要包括收入动机和成本动机。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增长在一定时期往往会受到本国的限制,如恶性竞争或政策变化等,这时就需要需求新的市场,即发掘具有需求潜力的海外市场,以期公司得到更大的扩张发展。

  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打入具有更大利润空间的市场,某些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也能乘此机会在国际市场上打下基础。此外如果由于过多出口商品到其他国家,导致当地就业大幅下降,当地政府往往对进口做出限制。而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就业,因此也能规避政府对于贸易的限制。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也能大幅降低企业成本,主要原因在于:受益于规模经济,充分利用外国的生产要素、原材料、先进技术等,对汇率变动及时做出反应。

  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为止,5.3万跨国公司约有3.5万亿美元资产。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且基本上分布于日本,美国,欧盟三极之中。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1991年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探索起步阶段,在此期间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阶段,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经营自主权有限,缺乏对外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外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且额度很小。

  1992-2001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稳定发展的阶段。对外投资金额大幅上涨,但是投资增长呈现大起大落的势态。这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但企业并没有长期、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对外投资仍然受到偶然性因素和短期利益的驱使。2002-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快速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由2002年的25.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52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4.5%。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也将全球化列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之中。

  3、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冼国明与杨锐(1998)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FDI-Ⅰ),即学习型FDI,和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FDI-Ⅱ),即竞争策略型FDI.通过前期的学习型FDI,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积累的速度和效果,并且增加了后期的所有权优势,进而通过后期的策略FDI进一步巩固OIL结构和市场份额。二人同时指出,当发展中国家通过前期的学习型FDI获得的技术与同期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技术之间的差距小于某个特定值时,FDI-I才能向FDI-II转换,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进行FDI-II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当然,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积累程度较高的可以直接进行FDI-II.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由于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短缺,而积极吸引外资,借以提高我国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引进来为主。这期间,我国企业对引进的技术等加以吸收、改进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有实力主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在我国加入WT0后,国内市场上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果我国企业只是固守本地市场而放弃进入国际市场,那么其国内市场份额势必逐渐被吞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4、联想的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间也涌现出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如联想,华为,海尔等。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大批国内企业争相进入海外市场。

  2004年12月8日到2005年5月1日,联想企业以12.5亿美元收购IBM。收购资产为IBM在全球范围的笔记本及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业务、IBM深圳合资公司以及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大和的研发中心。

  完成收购后,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厂商,跻身世界500强企业。2014年1月30日,联想又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完成本次收购后联想获得了摩托罗拉持有的2000多项专利、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有了摩托罗拉的加持,联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移动手机业务上的短板与不足,该业务的发展也会更加平顺。从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联想集团还收购了包括德国电子公司Medion、日本计算机厂商NEC等海外企业的部分业务。

  联想大手笔收购各大海外公司,积极打入国际市场,一方面确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影响力,也将企业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但是在耗资数十亿完成收购并购的同时,也有人质疑联想到底是否真的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是否真正具备成为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的IT领袖的实力。如何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壮大企业,联想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升起,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趋势与政策,东亚论文2009年第75期.

  [2]张武,王雪松,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对外投资问题统计研究,统计与咨询2007年第5期.

  [3]郑美宏,赵琳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的文献综述,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11期.

  [4]杨文,企业并购对其全球营销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为例,知识经济2010年第6期.

推荐访问:直接投资 中国对外 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文提纲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