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县复工复产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生产防疫两不误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在全县复工复产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以无尽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心,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今天我们跨过这个时间的门槛,走向了春天的怀抱。我们今天召开复工复产动员大会,目的就是全面动员企业复工复产。下面我借此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齐心协力,充分肯定前期疫情防控工作和服务工作
我们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方位加强企业防疫和复工复产支持保障,全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面复工。
1.打好“阻击战”,确保疫情落实到位。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坚决落实上级疫期防控的相关精神和决策部署建立了运转高效的有力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了联防联控。采购了防疫物资,确保了防疫物资的充足。在疫情期间大家克服困难,有利地支持了抗疫企业的生产。社区值守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小组负责、重点跟踪,掌握居民底数和基本情况,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小区的管控,严格落实了政府部门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工作要求,共同筑牢了疫情的防火墙。紧扣宣传的主旋律、强化了正面引导,及时地宣传了***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严防严控的措施成效,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题报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发挥了积极有益的舆论作用,引导干部员工不信谣、不传谣,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心态,营造了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
2.搭建“数据网”,完成用工信息采集。高质量完成“两需求一贯通”返岗复工数据采集工作,有力推进了农民工返岗需求与市内外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稳就业、保增收,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此次需要采集的“返岗需求”信息劳动力达XX余万人,通过组织、人社、扶贫三部门联合下文,对农民工返岗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作了具体安排,运用大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协作平台、分析就业信息等措施加班加点精准核实采集农民工基本情况、返岗需求、就业意愿、原单位复产复工情况、务工去向、出行时间、实际困难等,并录入相应信息系统。为做好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超前谋划劳务输出组织工作,积极与省内外中小企业、劳务战略协作企业主动对接,摸清用工需求,实行线上招聘活动。同时,组织乡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分片包干,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返乡数量、就业意愿、务工意向地点和企业用工信息,建立转移就业人员服务台账,精准提供岗位信息推送服务。目前,与XX多家省内外企业对接,已实现XX名劳动力返岗复工,返岗率达到XX%。
3.管好“钱袋子”,提供提供金融和税务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量身定做“前程无忧”金融服务,已累计实现XX多人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返岗就业。对外出创业有具体项目的人,银行愿意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开立便民卡,实现有需求便可利用手机银行随用随借。目前已开立便民卡XX张,授信XX万元。为了能够让外出务工的人员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真正实现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银行安排人员逐一拨打电话询问开户情况,及时帮助外出人员一次性办好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等一系列便民业务。同时,运用交流平台提供线上招聘信息,通过进村入户,建立微信交流群,及时发布相关消息。对一些外出没有着落的农户,帮助联系本土重点产业和项目,实现无外出有工务。同时,税务局组建业务专家团队和快速反应团队,建立XX个电子税务局辅导工作微信群,安排XX名业务骨干在线宣传税收政策和做好辅导,认真收集纳税人涉税问题,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接力服务新模式,做到快办快结,并实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做到“最多跑一次”。 为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全程辅导,在线上为企业梳理业务流程,指导企业完成网上办理申请,并提前与企业预约了到办税大厅办理的时间;在线下,税管员与办税大厅联动,提前为企业预约办理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线上线下接力方式为XX户复工企业解决涉税问题。
4.坚守“法治关”,打击扰乱经济秩序行为。市公安局组织基层派出所建立“一企一警”警务联络机制,帮助企业开展内部安全检查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大公安政务服务力度,宣传推行户政管理“不见面服务”,宣传引导复工企业及员工通过“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等途径办理流动人口登记、从业人员信息申报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对紧急业务进行上门办或加急办服务,若必须到现场办理,可提前电话预约,分批错时办理。同时强化增派警力治安巡逻,开展辖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维护通行秩序,护航返程复工和物资运输车辆的通行安全顺畅。对阻碍企业复工复产、破坏生产经营、聚众扰乱经济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打击。市人民法院依法审慎开展执行工作,完成XX份执行卷宗归档,疫情期间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XX件,执行到位金额XX万元。灵活开展线上执行,积极运用电话、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线上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法院执行局共发布网络拍卖XX件,拍卖成交量XX件,拍卖成交额XX万元。在疫情防控期间,各法律服务所、星星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所、公证处以及法律援助中心推行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谈判等做法,全力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成本。受理法律援助案件XX件,办理公证案件XX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XX件,办理诉讼、调解案件XX件,没有因疫情防控而影响法律服务。市检察院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实施意见》,严厉打击涉企复工复产工作,妥善处理涉企案件办理,延伸检察服务触角。
3.输送“劳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略落实。为保证贫困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加大与用工企业、劳务输出部门的联运。谋划劳务输出组织工作,实行线上招聘活动,采取统一组织、统一交通工具、统一出具健康监测证明等方式,加大与用工企业、劳务输出部门的联运。同时,开展“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的“点对点”劳务输送,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返岗实现健康就业、有序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就业、稳定就业,实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赢目标。“点对点“专车护送XX批次XX多人到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返岗就业。动员返乡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就近就地就业,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现已有XX个扶贫车间开工复产,复工复产人员达XX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人。
二、守关卡口,继续毫不放松抓实疫情防控。
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目前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扩展,但防控工作还处于关键阶段,全县上下绝不能出现思想麻痹、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的心态,要进一步履行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主体责任。
第一,要坚决把好外防输入的“安全门”。复工复产后人员流动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好外防输入的“安全门”。必须佩戴口罩上班,做好员工和客户体温测量工作,有序引导疏散,有发热现象要及时报备处置。
第二,要守住内防扩散的“防护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懈怠,员工就餐要采取送餐和分时段进餐方式,严禁出现扎堆现象;坚持健康打卡,未满隔离期的员工要继续实行隔离,防疫物资不充足的单位要提前做好采购和储备工作。
第三,要守住重点场所的“检疫门”。制作政府令、公告等宣传门型展架、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牌,加大对疫情防控防护知识的宣传科普力度,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共识。制定从业人员体温测量登记表、发热人员情况登记表、消毒记录登记表等登记材料,做好人流管控和登记工作,做好人流体温监控、卫生消杀等工作。
三、多频共振,高效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全县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打破常规思维,坚持规上规下一起抓、生产生活一起抓、经济民生一起抓,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1.把队伍组建好。防疫指挥部及时成立企业复工指导专班,设置企业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动员、商贸流通、综合协调X个专责小组。各小组分别划分“责任田”,定人定责,明确“脱鞋下田、精耕细作”要求,分片区制定走访计划。设置咨询服务窗口,受理企业咨询复工前准备工作以及相关申请资料填报。从机关选派X名得力党员干部担任“企业专员”,落实“每日一查”,现场指导企业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辖区涉疫区人员情况,全面彻底排查辖区每家企业、每个工地、每栋出租屋、每户家庭与疫情发生地的关联情况,一一造册登记,精准记录其外出史、接触史等关键信息,实行信息动态滚动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不留糊涂账。积极用好大数据查缺补漏,与企业自查信息进行再对碰,确保全覆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2.把制度完善好。组织力量研究出台《企业复工指导工作手册》,给予复工企业全面政策、路径指引,明确企业提前复工条件、报备程序及所需要材料,使企业有抓手、有指引。积极发布《致全县企业的一封信》,进一步提振企业的信心和士气,制定企业提前复工报备、企业复工报备、企业管理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企业管理人力调配方案等系列制度,保障企业复工各项工作依据明确、流程清晰、开展有序。
3.把政策落实好。积极召开企业复工复产报备工作会议暨专题培训班,让大家提前熟悉政策、明确流程。同时,“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方案,协助企业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为复工后安全生产做好各项准备。积极用好上级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相关举措,整合财政力量、凝聚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不少于X亿元资金支持,配套专项产业扶持资金,着力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和具有成长空间的小微企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同志们,希望大家落实好当前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勇于担当的勇气和破解难题的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