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青团**市委重点做好“选、育、服、管、用”五篇文章,创新打造“2234”赋能模式,严把“政治、素质、能力、实绩、民主”五条底线,在全市范围选树1.1万余名乡村好青年,努力打造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53名乡村好青年进入“两委”班子,29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力量。
一、两项机制赋能,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建立“1+5+1”联系服务青年、基层团组织工作机制,每一名市县团领导机关工作人员都要与社会各界的五类青年和一个基层的团组织建立常态化联系,通过面对面、键对键,了解好青年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二是建立“团银”联动机制,与金融系统共同推广“鲁青基准贷”“好青年贷”“乡村好青年贷”“好青年信用贷”“惠青贷”等金融产品,为乡村好青年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创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编撰《创业指南》,积极开展青年金融产品推介、金融知识讲座、银企对接等主题活动。两年来,全市已发放优质贷款1.7亿元,定向解决了632名好青年的启动资金“老大难”问题。
二、两线培训赋能,增长发展本领。一是开展好青年专属“育苗行动”。团市委与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等联手开展好青年专属“育苗行动”技能赋能,在摸清青年需求的前提下,开展精准、高效的农业技术、产品销售、政治提升培训,覆盖好青年1200余人次,辐射服务好青年产业130余家。二是依托“团属资源”开展结对指导。依托各类培训机构,用足用好现有党政政策保障,动员乡村好青年积极参与创业技能培训、农村电商培训、岗位技能练武等一系列活动;
建立青年创业导师结对帮扶“好青年”机制,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创新创业诊断,给予好青年长期指导。
三、三个平台赋能,形成发展合力。一是打造宣传平台强引领。在**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好青年”先进事迹20余篇;
开展好青年宣传月活动,在微信平台推广“微视频+创业故事+产品推介”好青年创业故事60篇。二是打造线上平台强交流。以村级为单位组建微信“塔群”,覆盖了在村常住青年和本村籍在外青年。通过建立直通微信群,及时传递各级团组织在帮扶青年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有效全面覆盖,解决宣传不到位的难题。三是成立协会平台强协作。成立乡村振兴青年创业者协会,94名乡村好青年成为首批会员成立**市乡村好青年联盟,在乡村振兴领域及时打通青年群体之间、青年与政策之间的了解渠道,强化构建青年之间的发展协作“政治链”“人才链”和“产业链”。
四、四项政策赋能,拓宽发展路径。一是推动县乡级团委书记列席涉及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议题的党委常委会,增强团干部了解大局、掌握政策、服务发展的能力。二是明确通过建立群团党支部、单列发展指标等方式,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乡村好青年入党。三是鼓励好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推荐优秀好青年列入村级后备力量库、兼职挂职进入镇街团委、担任镇街青工委班子,明确乡村“好青年”可挂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并作为村级团支部负责人。四是鼓励好青年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明确党政扶持资金和优惠贷款要优先资助有好青年参与的集体经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