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为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导向,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目标
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要指为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包括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也可纳入专业发展培训范围。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着力打造一支讲师德、爱学习、肯钻研、有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任务
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120学时。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脱产集中培训。
2.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3.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
四、策略措施
(一)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深化“师德推进年”活动,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新教职工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著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教学竞赛、知识竞赛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把握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5.技能拓展培训。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以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技能拓展培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培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汉字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培训层次
1.全员校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养。
2.班主任培训。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关要求,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等方面内容,帮助班主任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青年教师培训。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在试用期内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熟知教育教学常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继续大力实施
“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科学制订并认真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创设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
4.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探索实施“骨干教师工程”,既要着眼培育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又要探索校级骨干教师的培育选拔。学校要把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努力设计不同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方法,为富有潜力的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念、拓宽专业知识层面、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使他们都能立足自身基础得到有效发展,切实提高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
5.其他分组培训。其他分组培训主要指教师所在的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不同发展阶段组、学术组等培训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各小组的教育培训功能,让教师在组内互帮互学、内化成长。小组活动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
(三)培训形式
从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出发,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大力加强校本培训,主要采取主题培训、协作交流、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师讲坛”这种教师自主参与、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四)主要策略
1.教师成长规划引路。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教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专业发展培训年度计划。面向全体教师,狠抓青年教师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培养,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提升师德修养,改进教育行为,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队伍。
2.校本培训形成联动。继续加强调研力度,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成为教师讨论的热点,坚持学校组织培训和自主参与培训有机结合。开展重自主,讲实效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交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上一堂观摩课,参加一次论坛,点评一节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3.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实施“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系列培训模式,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完善岗位设置中全面师徒结对制度,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完成师徒共同成长目标。师徒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教师素质的共同提高。
4.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优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使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加大培训、讲究实效”原则,发现培养人才。
5.学历进修自主提高。我校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已有少数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进修,以改善教师智能结构,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
五、培训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形成专题研究校本培训
工作的良好氛围。及早开展科学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制度保障。学校从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出发,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规范管理。专人负责做好教师参加集中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登记、备案等工作,尤其要重视制订科学规范的集中培训申报制度与规范的培训学时登记制度。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考核与管理,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3.经费保障。除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外,学校按照上级有关文规定提取教师培训经费。经学校批准参加专业发展培训,凭培训结业证书和实际培训课时数,在培训课时报销经费标准内报销培训经费。教师培训资金须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20XX年9月
篇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学校从促进教师生命整体发展的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在自身成长中找到坐标,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让教师立体发展,幸福成长,特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一、专业发展纵向格局
基本功提高;组织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基本功培训,具体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普通话;说课;评课;案例撰写;写作;按学年排列,第一学期安排三笔字、说课、写作等;第二学期安排普通话、评课、案例撰写等,检验青年教师的基本功;
教学策略锤炼;改变单一的课堂评价策略与考评方法,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长线与短线结合、点与面合理安排”原则,要求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基本策略,即“把握整体性、突出人文性、体现开放性、发挥主体性、注重实践性、落实探究性、追求艺术性”,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专业发展分格培养
学校以教研组建设、三级台阶帮扶、名骨干教师培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为依据,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
新教师“入格”训练;学校新教师不缺乏学科知识,但缺乏工作经验;为此,学校制订实施“入格”工程;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桥梁,使之践行“学生为本”理念;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紧抓教学常规,通过“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与辅导”等环节,鼓励新教师做一个教学实践的反思者;签订“师徒合同”,新教师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以每人“交合格教案、上研讨展示课、写教学反思”的形式,要求新教师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入格”;
青年教师“升格”培养;根据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特点,学校开展“科研沙龙”、“教学研讨”、“课程研讨“、“小课题研究”等方式,在新教师“入格”训练的基础上,紧扣以上四方面的点上推进;分批到国内名校观摩学习、挂职锻炼,以形成良性的积极进取、竞争缤纷的局面,达到青年教师“升格”的目的;
名骨干教师“风格”形成;学校把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作为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核心内容;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学习交流,完善骨干教师档案管理工作,坚持追踪考察;尽量为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教研交流、赛课活动搭建平台;主要侧重于名师、骨干教师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提炼其个人教学艺术,研究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关心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尽可能出版反映他们教改实践的专着;
教研组教师专业发展;针对学科与年级特点,通过组内主题教研,开展以磨课为形式的课堂教学深化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组内外出汇报交流等,将教研组建设成新型的学习型群体组织,让各个层次的教师在教研组中得到各自的发展;
三、拓展专业成长空间
新课改不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较高的要求,还要求教师具有对课程、教材进行研究的能力;因此,学校采取各种形式,拓展教师学习空间;
名着专着阅读吸取;观念的更新需要重新学习许多新的理论知识,更新知识,丰富内存,使自己成为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学校要求以业务杂志、专业理论专着阅读摘记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自主性学习,辅以相关文化知识学习;学校根据教师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从中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学行为转变提供理论素养;
学科联动拓展整合;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及兴趣爱好等,这些具有不同背景教师的组合,能通过合作、交流与分享,完善知识结构;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自己主课以外的其它学科5节课;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与交流,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与标准,明确学科整合的重点与切入点;同时,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英语培训,安排专职教师辅导,学会简单的英语教学用语;
交流切磋资源共享;为加强教师间互助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学校设立“校长室—教导处—备课组”三级工作机构,要求备课组隔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协调,确定每一位教师的备课内容、主讲内容、教研活动;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及时记录课堂上的亮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写出教后感;同时,备课组内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吸取各自的优点,互相借鉴有效的方法;
四、创造成长展示平台
教学研究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学校创设机会,采取措施,建好为不同层次教师发展服务的平台;
课堂教学研讨观摩;实施“同课异构”活动;教师分小组将相同的内容,采用完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然后再由各组教师代表阐述本组的教学设计意图,其他各组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再由教师将教案付诸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从比较教学设计、课堂试教、研讨反思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实践的智慧;实施“一人同课多轮”活动;一位教师在教研组内老师的共同帮助下,通过多次的备课、试教与修改,最后达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主要操作流程:个人研备—课堂实践视频记录—个人反思、集体会诊-教后修改、再次实践;
竞赛比武教学展示;学校结合青年教师多的特点,结合上级业务部门有关指导精神,举行教坛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比赛,促动教师发展自我动力,为青年教师展示自我搭建平台,并从中推荐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发挥学校名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平台,以此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教改论坛观点呈示;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目的是促进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不断更新,学校为教师创设条件,提供讲坛,让教师的思想认识在碰撞中激起争鸣,在交流中促进提高;学校每学期各举行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德育工作论坛,形成系列;
教改成果推介刊出;学校积极引导教师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新的特征、细节、方向,切实注重课题的过程管理;根据学校龙头课题,各课题组成为一个校本科研协作体,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将科研成果实行资源共享,学校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使之在一定区域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学校推出教改成果刊出制度,从校刊、专着、汇编等反映学校不同时期的不同成果,从中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篇三: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
教师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的核心部分。为了全面贯彻市教委有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
一、以自培与他培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构建园本研修体系。
二、对新进青年教师开展职前培训系列活动。
三、园长引领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四、组织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做到为每位青年教师引荐两位师傅,即:班级管理师傅和专业技能师傅。徒弟每月向师傅听课合计不少于四次,师傅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与关怀青年教师。
五、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帮助提高。
六、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汇报活动、基本功比武活动。
七、教师享有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的机会,培训钱经领导同意或推荐,培训费由园方承担。教师在完成自己的工作量的前提下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需在幼儿园一定范围内开展汇报活动。
八、鼓励教师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历进修。
篇四: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通用技术教育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的教育,需要教师用系统的现代教育科学来支撑,用娴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驾驭,用崇高的专业精神和较强的发展能力来维持。作为通用技术教育学科高中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教师必须是专业化的。但由于目前我们还是一支非通用技术专业教师组成的通用技术队伍,在学校发展和教学实践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快更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使教师更好地适应通用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制度。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1.树立“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的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精读教育理论书籍一到两本,并要有读书笔记。
2.树立“教师专业发展是分阶段、无限的和终身的”的观念。结合实际制定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职业规划。
3.树立“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的观念。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中进行反思和探究,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价值判断。
二、搭建成长平台,鼓励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1.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学校积极制定计划,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专业培训和外出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先进学校、发达地区教学的成功经验,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便利。
2.个体学习,积累提高。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课题研
究需要,通过自我阅读、网络等形式收集整理资料,主动学习。把握好参观学习的机会,多与同行交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教师自我总结把教师个体学习状况纳入年度考核。
3.集体学习,互动发展。经常性组织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和全体教师研讨沙龙活动,引导教师发挥主人翁精神,围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研究,探索最佳解决方法和优化途径。活动形式以项目备课组和教师会为主,教学业务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
三、以评促教,提升艺术
听课评课是教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期集中教学阶段进行行政随机检查听课,及时交流探讨。非集中教学阶段组织备课内容进行听课交流,取长补短。
每学期分阶段举办“五评比”活动,即一篇优质教案,一堂高质量说课,一个优质课课件,一堂优秀课评比,一件优秀作品制作,促进教学业务能力提升。
四、开展青蓝工程,促进共同成长
为推进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开展教师互帮互学研究活动。为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每学年举办青蓝工程对接活动,年终进行优秀师徒评比,促进教学相长。
五、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
“教师即研究者”,只有在学校及教师共同参与下,才有可能找到通用技术课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有效的解决方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从教学反思起步,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的研
究能力。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价值资源筛选的有效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将教育教学中使你感动的“故事”或个案记录下来,把自己在听课和上课中意料之外的情况记录下来,把学生设计制作和设计作业中的常见误区、独到的观点、创新的思路记录下来,把自己成功教育学生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研究素材。总结、提炼,便形成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学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学年有1到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2.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县级微型课题的研究,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育科研能力发展主线,在此基础上参加省、市立项的教研专题研究工作。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与同伴协作,针对课题进行分工、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每一位老师每学年都必须有一个以上课题,并有研究成果。
3.立足本校实际,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组织教师主动应对通用技术最新科技发展状况,结合我校校情、教材发展和各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建立有本校特色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校本课程体系,寻求适合学生实际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开发出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学生终身发展的必修和选修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