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讲话稿 > 【工信讲话】副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工信讲话】副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时间:2023-06-03 13:20:13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会上除了传达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一批先进企业,部署今年工业和品牌发展工作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讲话】副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工信讲话】副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

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会上除了传达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一批先进企业,部署今年工业和品牌发展工作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力求实现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靠什么来转变呢,就是要靠落实科学发展观,靠企业不断的自主创新,通过打造更多的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来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额来引领我市工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我们把“两会合一”集中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坚持走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工业产值以年均24.1%的速度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财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把工业作为“基础工程、后劲工程和栽树工程”来培育、来建设,提出“工业为先、工业为重”的发展战略。刚才,陈津局长、靖碧局长和新成副局长分别就我市2006年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并就2007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思路,讲得很好,我都赞成。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简要传达领会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

112日,全省经贸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小晶省长、李川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黄小晶省长指出,全省经贸系统要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急行军、快升级、大平台、优服务”,为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他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委卢展工书记,对经贸系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一年来,我省工业发展思路清晰,贡献提高,质量向好,后劲增强,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对2007年的经贸工作,黄小晶省长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挑大梁。工业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要在反哺农业、改善民生中挑大梁,通过发展工业壮大财力,促进社会安定稳定;要在抢抓发展机遇中挑大梁,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急行军。要按照产业政策导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急行军,更多地生成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更多地吸纳国内外产业转移,更多地支持企业有效扩张,通过增资扩产、改组改造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快升级。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更多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更多研发成果出自于企业、更多研发人才集聚于企业的局面;要用好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突出“6?18”创新平台作用,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增效。

四是大平台。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公共平台建设,产学研、政银企各方要合力建设平台;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作用,加快形成能更好履行行业服务职能的行业协会组织。

五是优服务。要形成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浓厚氛围;要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新业务,在破解矛盾和问题中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要形成发展合力,形成和谐共进的工作局面。

李川副省长在谈到2007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目标与任务时,说2007年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经贸战线上的同志一定要牢记使命,明确重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聚精会神,精心策划,精心运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承担起挑大梁的分量,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比2006年更好更快发展。李川副省长要求重点抓好“八大战役”:

一是做大工业总量战役。要从保障高效运行,确保存量持续增长;抓好技术改造,推动内涵式增长;引导制造业扩大投资,实现外延式增长、抓中小企业发展,从源头上培育总量等四方面展开。二是提升工业竞争力战役。要从优化结构,实现产业质的提升;创优、做强、做大,实现企业质的提升;抓自主创新,实现产品质的提升等三个层面入手。三是节能降耗战役。要抓节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抓好工业等重点领域和电力等重点行业节能行动方案的有效实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落实,抓好节能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健全节能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战役。重点是完善营销联盟工作机制,推动省内企业间产品的有效利用,做好闽货产品省外推介工作,做好工业品出口工作。五是加强企业管理战役。六是强化金融保障战役。七是推动生产服务业发展战役。八是推动行业协会发展战役。

李川副省长最后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务求运作时效。他说,八大战役第一、第二是主战役,其他六个是辅战役,缺一不可,他要求全省经贸部门要精心策划,有效组织,凝聚合力,营造氛围,全力做好今年工业工作。

会上,省经贸委主任徐刚还做了《落实“四个重在”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支撑》的工作报告。

二、2006年工业经济难中求进,为全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体现在:一是我市大部份投产企业已进入稳定发展期和受市场份额等因素限制,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力已明显减弱。二是过去一年全市新投产工业大项目较往年偏少,加上个别重点企业停产、减产,影响了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做大;三是受汇率变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地产工业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减弱,不少企业不得不减少出口产品生产;四是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等原辅材料以及成品油等能源价格长时间在高位运行,增加了企业成本,挤压了利润空间。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对我市外向度极高的工业经济来说,无疑加大了发展的难度。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低开中走”态势,一月份增幅仅2.4%,地产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6月份均处在一位数低增长。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工业经济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省委常委、市委何立峰书记、张昌平市长等市领导定期深入工业集中区和重点企业调研,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资金、人才、土地等多方面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工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

可以说,如何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市工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和主动协调服务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下半年开始,工业经济恢复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年底“盘点”,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366亿元,增长20.8%,比年初确定的20%增长目标超出0.8个百分点。去年工业经济还有几个突出的亮点,一是工业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工业集中区面积新增30平方公里,我市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总投资108亿元的PX项目及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二是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工业产值由以岛内为主调整为岛外为主、岛内外协调发展(岛内外产值比485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更加突显。三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06年全市26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48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市财政共安排1.43亿元支持10个重大科技项目,启动包括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中心、厦门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十个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对企业自主研发将产生重要支撑作用。各个行政区政府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走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在招商引资中更加注重选择“两高两低”项目;在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定位上更加注重高新产业,如火炬(翔安)产业区、湖里高新区和海沧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等。四是品牌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如金龙客车,不仅获得国家出口免检产品,同时也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去年易地搬迁改造后的金龙联合汽车公司实现了第十万辆大金龙客车下线,成为中国首家产销量突破10万辆的大客车生产企业,刷新了中国大客车生产销售新记录。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货源,使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400万标箱,有望跻身世界20强;工业的平稳快速增长还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税源,为我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此,我再次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企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的企业,和今天受表彰的其他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的意识到当前我市工业及其品牌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加以克服和破解。刚才陈津局长和靖碧局长、新成副局长已经作了深入分析,我就不再展开说了。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力促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2007年是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根据市十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要达到16%,工业总产值2800亿元,力争达到3000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要完成2715亿元,增长20%以上。

众所周知,工业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没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就很难保证GDP16%的增长。关于今年的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工作,总体上要认真贯彻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一是继续推进工业载体和项目建设,做大工业经济规模;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应对新政,强化调研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推进工业载体和项目建设,做大工业经济规模

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是充分发挥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第一产业;才能持久地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迅速壮大经济规模;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形势和市场风险。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厦门工业经济必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积聚产业群体,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为厦门在全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市拉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拓展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海沧工业集中区等五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我们用不足两年的时间,新建工业集中区面积3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相继竣工交付使用,有效发挥了“启动器”和“吸附器”的作用,一大批新企业新项目相继进驻,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投产实现效益,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达到171亿元,增长45.8%,创造了厦门特区工业建设的新速度,成为我市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PXPTA二期项目、友达光电及其配套项目、T5项目、太古飞机维修六期等大型生产性项目陆续动工建设,标志着我市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去年,我市结合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启动东部115平方公里新区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空间。

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为我们进一步扩大总量规模,实现产值翻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在做大工业经济规模上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项目入驻园区工作。要按照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既要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也要继续重视引进为大企业大项目配套的中小项目;既要引进三资企业,也要引进内资、民营企业,力争保持去年以来项目引进的良好势头。

第二,着力抓好项目投产量产工作。要不断完善服务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入区企业生产经营的体制机制,各区各部门应在工业集中区设立相关服务机构,及时周到地提高各项服务,促进入驻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增资扩产。

第三,着力抓好通用厂房建设管理。要在五大工业集中区继续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项目项目建设,在环东海域开发地带启动一批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年内竣工并基本完成招商。同时,要对已出售的通用厂房进行一次重新登记、清理,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对规定年限内没有生产性项目投产的通用厂房,由政府予以收回,重新安排项目。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

从总体上看,2006年,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综合效益更加显现,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的规模、效益和速度协调发展。全年财政收入增长31.2%,财政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7%,比全省高出近10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从工业方面看,运行质量创近年来最好的水平。全市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实现工业产值38.7元,比上年增加2.3元,每立方米工业用水实现工业产值2777元,增加255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工业产值1.56亿元,工业产销率99.1%,这在全省九地市乃至全国的大中型城市中都是处于领先的水平。应该说,过去的一年,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工业20.8%,全部工业是20.4%),且运行质量是好的,这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两高两低”产业的结果,也是我市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内做大做强现代工业经济的客观要求。但是从深层次分析,我市工业产业的贡献度还偏弱,2006年工业增加值率为22.8%,每100元的工业总产值中工业增加值只有22.8元,水平不高。在这种形势下,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2007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我们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出台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工作。

1、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新一批自主品牌

品牌既是一个企业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是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的重要基础。谁拥有知名品牌乃至最具有价值品牌,谁就占领了市场制高点,就可以分享更多的市场份额。据调查,目前不足3%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占有了40%的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国际一些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渗透已重点由资本输出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变。我市的品牌建设和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品牌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自主品牌数量不多、规模偏小,品牌产业链不长,政府、企业、社会的品牌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方面资金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增加等等。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品牌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培育和发展品牌经济,推动我市企业由贴牌生产转为培养自主品牌,实现由加工基地、制造基地向创造基地的跨越。对于品牌发展要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我市已经成立了品牌发展协调机构,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了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质量观念,建立产业同盟内部守则,形成某种约束,集体制裁某些危害产业的行为,维护品牌的生命力,积极推动品牌战略。

第二,加大对品牌的扶持培育。各级政府要统筹资源,在重点建设项目、科技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自主品牌的产生和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积极引进能带动产业发展或促进延长产业链的成熟品牌企业,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市经发局、科技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要选择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实行动态重点培育,使之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知名度高、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显著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形成优势产业群。

第三,加大品牌的保护力度。加大打假力度,是有效促进我市名牌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规范商标、专利、质量认证、打假协作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对品牌企业的保护。要把名牌企业、驰(著)名商标列为"打假扶优"的重点保护对象,对制假、售假案件以及侵犯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行为,要重拳出击,严加惩处,形成强大的保护品牌声势。

2、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工业与科技有机结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工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企业是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政府层面,关键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为企业提供一个激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包括改进保护办法,在专利的申请上可以降低申请专利费用标准,提高处罚的力度等;三是加强对通用技术的直接投入,这是政府要做的,政府的投入应体现“公共性”。

第二,有效发挥科技资金在推动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支持三个方面:一是滚动支持06年启动、进展良好的项目,助其尽快发挥作用,服务工业发展和企业进步;二是继续支持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和产业科技项目,营造增强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三是突出支持自主创新,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引导中小型企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向、促进新创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推进科技合作和产学研联合的自主创新。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五大工业集中区聚集,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

第三,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各区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的支持政策,引导大中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中心,争取一批新的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省级认定。要把《厦门市优秀新产品奖励办法》作为推动我市企业品牌创造的重要抓手,支持企业开发优秀新产品,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指导我市企业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应对新形势,强化协调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

在今后一段时间,工业经济还将受到国家政策调整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去年1219日,财政部金人庆部长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介绍,新所得税法(草案)将实行“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四个统一,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照顾性税率;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五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给予“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科技招商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内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向厦门集聚,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企业研发经费大于4%的比例,这点我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很多达不到。对经济特区过渡政策:即其他非高新技术老企业从2008年起,税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即2008年税率为17%2009年税率为19%2012年执行全国统一的25%税率。这就意味着,我市外资工业企业从明年起将会增加一定的税收。今年新设立的外资企业可以享受过渡型政策。

第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调整的影响2007年我市农转用指标难于增加,工业用地指标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增长,而且从今年的11日起,工业用地出让将实行最低价标准,其中四类用地480/平方米、七类用地288/平方米。我市除岛内工业出让价格有所降低外,其余四个行政区均大幅提高,同时要求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出让,工业企业用地的投资成本将会提高。

第三,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去年9月份,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调整部份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调低或取消退税,影响我市出口产品近280种,相应增加这些地产工业品出口成本。

对于上述政策调整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在认证贯彻执行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化弊为利,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同志们,2007年,我市工业发展目标已经确定,思路比较清晰,当前的关键是抓服务,抓应对,抓落实,抓安全。

1、抓服务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工业为重、工业为先”的总体思路,在工业集中区建设、项目引进落地、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人才引进、安全生产等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增强服务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各区各部门要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平台,大力宣传促进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建设成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推动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

2、抓应对。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总体是好的,在今后一段时间,工业经济主要会受到国家内外资企业税收、土地供应和出口退税率下调等政策的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政策,由市经发局牵头,会同财政、土地、税务、科技、贸发等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解读,请各企业学习吃透政策精神;由市区各部门领导深入企业工业集中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针对政策对我市工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要认真研究,化被动为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集约用地,节能降耗,推动我市工业经济的产业升级。

3、抓落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落实年度发展目标。建立各区年度工业产值指标考核制度,狠抓目标落实,确保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目标的完成,年终市里将对各区及火炬开发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二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紧张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经济安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节能法》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努力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每年下降2.52%,完成“十一五”期间下降12%的目标,推进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社会建设。

4、抓安全年,全市工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总体较好,各类工伤事故、死亡和受伤人数都大幅度下降,安全生产环境逐步趋好。但随着新建工业集中区和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春节将至,企业生产任务较紧,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尤为重要,各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抓好安全管理,把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常抓不懈,做到安全监察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设施建设相结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与查处力度,建立、完善发货和装载的各项制度,加强对重点品种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进行重点监控,抓好隐患整改的落实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同志们,做好全市的工业经济和品牌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在此我祝在座的各位与会代表、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推荐访问:讲话 工业经济 副市长 【工信讲话】副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暨品牌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