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讲话稿 > 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精选文档)

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精选文档)

时间:2022-08-23 18:45:03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精选文档)

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

  项目建设是党员干部干事成事的舞台平台,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能不能打好,能不能打赢,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工作范文网小编整理了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在全市项目大突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近年来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大会,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动员会、部署会,是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攻坚誓师会、责任落实会,目的就是向全市上下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项目建设是当前泰州全局工作的头版头条、重中之重,稿子铺整理,必须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力打赢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构筑泰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牵动发展全局,没有项目大突破,就没有发展大跨越

  项目大突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主题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对此看得很高、很重,全市人民也充满期待。我们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引擎,项目大突破的成效决定着泰州发展的快慢、创新的快慢、转型的快慢,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项目大突破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第一,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总体战。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工作到底怎么抓、增长动力究竟如何培育、结构怎样才能优化、转型升级靠什么才能实现,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长10.8%,但从绝对值看,稿子铺整理,仅列全省第9,占全省总量的5%,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泰州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做大总量应该成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量是质的基础,量举才能质升。如果我们再不把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突破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和第一抓手,稳增长、调结构、实现转型都可能是“空中楼阁”。必须从现在开始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增长点、支撑点,实实在在地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为跨越发展培育有效的动力源。

  第二,项目建设是重构经济版图的关键力量,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争夺战。省委罗书记在泰州调研时指出,有效投入不足是泰州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泰州发展的症结所在。过去常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往往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稍有懈怠,标兵就会越来越远,追兵就会成为标兵。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突破重围、争得主动、赢得未来,重点在产业、关键在投入、抓手在项目。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市产业特色加快形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项目大突破的条件基本具备,特别是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泰州叠加交汇,为我市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拼抢意识,以非常态之功持续追赶,以超常规之效弯道超越,牢牢掌握重塑新一轮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主动权。

  第三,项目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持久战。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后劲。市委、市政府推进项目大突破,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阵风,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现在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民生刚性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没有增量,财政增收就没有税收来源,改善民生就得不到有力保障,甚至于保吃饭保运转都会面临问题。如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唯有加大增量投入、多上优质项目。我们一定要保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持久热情,一定要涵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胸怀,舍得投入、舍得时间,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努力用干部的“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取项目突破的“成功指数”和发展的“绩效指数”。

  第四,项目建设是党员干部干事成事的舞台平台,这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项目建设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能不能实现“大突破”,是对我们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最大检验。稿子铺整理,经济工作一线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是彰显激情、展示能力的最佳舞台,是锻炼干部、锤炼作风的最好平台。是不是想干事、是不是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到了项目一线一目了然。对于机关部门来说,作风转得怎么样,服务基层、服务投资者、服务项目的意识强不强,在为纳税人办事的过程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复杂环境磨砺人,艰巨任务锤炼人,项目建设考验人。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增强攻坚克难的意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比别人提供更优的服务和环境,赢得比别人更大的机会和成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坚持高点定位,奋力攻坚克难,在聚力招商、强攻招商中推进项目大突破

  衡量项目大突破的成效,不仅要看有没有项目数量上的“铺天盖地”,也要看有没有项目质量上的“顶天立地”;
不仅要看有没有一批带动力强、贡献度大的龙头项目,也要看有没有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高端项目;
不仅要看项目建设的过程有没有快推进、快落地,也要看项目建设的结果有没有快产出、快达效。

  按照这一要求,项目大突破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项目的规模总量要大突破。未来几年,保持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的数量迅速攀升,力争20xx年,全市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个;
力争2016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

  ——产业项目投资结构的优化要大突破。力争通过五年左右努力,工业项目投资占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80%;
工业项目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占全市产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主导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产业项目投资效率的提升要大突破。项目建设的集约度和投资回报率有大的提升,全市产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60万元/亩以上,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达到280万元/亩以上;
工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18万元/亩以上,服务业项目亩均税收贡献达到20万元/亩以上。同时在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态上有明显成效。

  确定这样的目标,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发展所需;
实现这样的目标,既要充满激情,更要脚踏实地。要大力弘扬建市创业精神,用梦想点燃激情,用实干成就梦想,稿子铺整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努力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谋划项目。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之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竞争,就是比较优势的比拼。岸线资源、滨江优势是泰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要用足用好这一优势,深度推进沿江开发,集聚一批临江物流和临江制造业大项目,在构筑沿江经济“高地”中求得突破。制造业具备较好基础是泰州的又一优势,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上迈出更大步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泰州发展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每年有3万多泰州籍高校毕业生、本地高校每年有2万多学生走出校门,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招商的重要优势。要千方百计把出去的人才引回来,把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再造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大的突破。项目招得进来、留得下来,关键是营商环境上要有比较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泰州比苏北产业层次更高,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更强,开放机制更活;
比苏南发展空间更广,成长潜力更大,亲商环境更好,从而坚定信心,通过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当然,泰州的优势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要克服新常态下唯条件论的“消极畏难”思想,摒弃坐等机会上门的“守株待兔”做法,摆脱找不到方向的“无所适从”状况,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变化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招商工作主动权。

  2.在明确主攻方向中创新方式、拓展领域。促进招商引资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既要坚持传统的富有成效的招商方式,又要注重招商方式创新,不断提高工作实效。要主攻产业链招商。坚持一二三产业齐抓,梳理排定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目标客户,开展定向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特色项目,重点突出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突出互联网经济、海洋经济、智能电网、3D打印等新产业新经济项目,突出现代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稿子铺整理,突出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支撑项目。要主攻大项目招商。一个重量级项目,就可能带动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市。要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全力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扩张和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要主攻重点区域招商。对内,常态跟踪苏南、上海、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
对外,着重在港台、日韩、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组织产业对接活动,确保境内招商常态化、境外招商不断线。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能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子,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凡是影响子孙后代、环评安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要;
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坚决不要;
凡是跑马圈地、成长性不强、贡献度不大的项目坚决不要。

  3.在挖掘企业潜能中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推进招商引资,专业招商队伍和企业经营者都是主力军。要坚持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发挥企业家在信息、人脉、品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帮助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要高度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引导企业利用当前“谷底投入”、行业整合、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实施技术改造催生项目,通过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围绕引领市场需求培育项目,加快成长为行业发展领跑者、行业创新领军者、行业整合领导者;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攀高附强,在更大范围内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高位嫁接,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一切创业激情充分迸发,一切创业源泉充分涌流,持续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培育一批小而新、小而强、小而专、小而精的优质企业。

  三、筑高发展平台,创新发展环境,为项目大突破提供强劲支撑

  新一轮的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推动项目大突破,需要我们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促进载体建设大提升、瓶颈难题大破解、发展环境大优化。

  1.在提升承载能力上求突破,完善项目建设的“支撑链”。筑巢才能引凤,要统筹抓好园区功能升级、港口功能转型、城市功能完善,不断为项目大突破筑高发展平台。要大力提升开发园区承载功能。中国医药城要围绕大健康产业基地目标,稿子铺整理,完善产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靖江经济开发区要着力在重大项目招引上再突破,在产业结构优化上再发力,在港产城融合互动上再推进,把国家级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全力支持泰兴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造条件整合高港高新区、临港经济园、核心港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出口加工区争创综合保税区,鼓励其他符合条件的开发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园区。引导各类开发园区以特色产业园为方向,选优选准1-2个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对特色产业的吸引力和集聚力。积极支持南北共建园区发展,主动吸引一批在转移中提升的优质项目。鼓励发展“飞地经济”,重点支持和引导全市招引的生物医药类高端项目“飞到”医药高新区,市区招引的项目按照产业属性“飞到”各类特色产业园区,靖江、泰兴、兴化等地在辖区内推动项目“飞地”布局,实现区域之间良性竞争、合作共赢。要大力提升港口承载功能。从全省来看,我市宜港岸线资源仅次于南京和苏州,未开发利用部分达14公里。加快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发挥岸线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沿江开发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项目大突破、打造现代产业名城的重要支撑。要打破行政区域和所有制界限,优化港口规划,整合港口资源,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港航企业的战略合作,以港口能级的大提升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深水航道疏浚机遇,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泰州港向大型深水直挂港转型。坚持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沿江与腹地联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临港产业的突破提升,带动腹部地区加快发展。要大力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推进城建新提升,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城市功能不完善、与项目大突破要求不适应的问题。要加快完善城市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推进城市与产业互动并进,集聚人才、集聚人气、集聚要素,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泰州。

  2.在破解瓶颈制约上求突破,打通项目建设的“要素链”。推动土地、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项目集聚,为项目大突破提供可靠保障。坚持“两头并进”,破解用地难题。一头要对内深挖潜力,科学分配产业和城镇用地指标,通过增减挂钩、弹性出让、“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等途径,大力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及低效用地,千方百计扩充增量、增加流量、盘活存量,最大限度为重大产业项目预留用地空间;
一头要对外全力上争,争取更多土地改革政策的先行先试,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以上统筹推进。坚持“两个并重”,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坚持强化信贷支持与强化金融创新并重。积极推动信贷资金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向项目建设集聚,运用融资租赁、债务融资、国外银行贷款等工具,以及上市融资、股票增发、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途径,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稿子铺整理,二是坚持财政引导和向上争取并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投入。深入研究中央、省各类鼓励扶持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地争取资金支持。坚持“两手齐抓”,破解用工难题。一手抓用工保障,大力推行“订单培养、订单招工、订单服务”,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产业工人,多形式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输入基地,再造劳动力新优势;
一手抓“机器换人”,鼓励支持企业实施装备改造,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制造水平。

  3.在打造最佳环境上求突破,优化项目建设的“生态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事关项目大突破的生命线。打造项目建设的强磁场,拼资源、拼优惠、拼环境的老路行不通了,迫切需要在比政府职能转换、比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活力、比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环境上创新突破。要从“放”和“管”两端发力,改出一个审批最少、效能最高的政务环境。“放”,就是要持续不断做减法。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完善项目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四证一体”等联审联验机制,努力改出一个程序最简、手续最省、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管”,就是要按照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要求,加强企业在执行规划、土地、建设、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引导和帮助企业了解法律规章,遵守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要在“强”和“活”两方面下功夫,改出一个束缚最少、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要强力营造更优发展环境,大力清理一切不合理收费、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着力打破“部门利益中介化、中介利益垄断化”的藩篱,最大程度让企业减少包袱、轻装上阵。坚决依法打击阻工闹事、强揽工程、突击抢建等违法行为,确保项目建设全程“快车道”、“无障碍”。放活企业的经营管理,支持企业自主经营,不干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要坚持“破”和“立”双管齐下,改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接轨国际规则的开放环境。“破”,就是要在法治框架下,抓紧废除不符合国际规则、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的习惯性做法;
“立”,就是要通过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立起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最佳投资创业环境,说到底就是机关部门围绕企业和投资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问题。我们要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项目,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环境,坚决反对“态度很好、办法不多、效率不高”的不良行为,坚决反对游离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之外的人和事,确保党委政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回音,始终高于企业对困难问题诉求的呼声,用一流服务为泰州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四、干部决定项目,项目考验干部,项目大突破关键在干部

  项目大突破这场硬仗能不能打好,能不能打赢,干部是决定性因素。我们为官一任,干事可能挨人骂,不干事肯定挨人骂;
干事可能挨人骂一阵子,不干事肯定挨人骂一辈子。各级干部都要在项目大突破这个生动实践中大胆干、拼命干、科学干,把心思集中到大干项目上,把本领体现在干大项目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项目上。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始终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我任第一组长、志鹏市长任组长,市四套班子领导也将挂钩联系市区、开发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我们要率先垂范、放好样子,工作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各级“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充分发挥客商资源多、层次高、决策能力强的优势,亲力亲为、主动作为;
也要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中。对各市(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一把手”任务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每月一通报、双月一过堂、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述职”的督查推进制度,每年专项考核项目投资总量和产业项目数量,现场观摩大项目新项目开工、建设、投产情况,各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专题述职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成效业绩,真正通过专项考核比一比、现场观摩看一看、专题述职亮一亮,让大家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展示才华、建功立业。市委、市政府也明确了机关部门提供项目信息的责任,我们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拓宽项目信息特别是有效项目信息的源头,另一方面是要让机关部门的同志融入发展大局,体会经济一线工作人员的难处,在服务项目、服务基层、服务投资者的过程中更多一份主动性。

  二要鲜明用人导向,着力强化“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各级干部要强化“抓项目是本职”、“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意识,真正把抓项目作为履行职责、服务发展、推动工作的分内之事,在项目推进中敢担当、能担当,在难题破解中能作为、善作为。要理直气壮支持干事者,旗帜鲜明鼓励创新者,真心实意宽容失误者,但绝不允许被动应付,消极应对,贻误战机,绝不允许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搞弄虚作假。这次我们专门明确组织部两位副部长分别担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主任,目的就是希望在经济一线锻炼干部、检验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进一步强化“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想抓项目的干部有舞台,让能抓项目的干部有干劲,让抓成项目的干部有位置。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推动招商引资比起来、项目建设赛起来。我们不搞全民招商、全员招商,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单单是几个领导、几个部门的事情,更是全市的大局、全市人民的大事。无论条条还是块块,无论经济部门还是非经济部门,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人员,都要在这个大局和大事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比业绩、比服务、比贡献、比位次、比进步,形成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的攻坚态势,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项目大突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大胜的决心、全胜的雄心,始终保持干事的激情,始终保持创业的热情,始终保持攻坚的豪情,只争朝夕、紧张快干、克难奋进,以项目大突破的新成效为泰州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二

  同志们:

  这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既是贯彻落实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开局“十四五”、谋求新突破的关键举措。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导向,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功勋企业、优秀企业、外来投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扎根枣庄、深耕主业、服务社会,是枣庄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和中坚力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为枣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表示衷心感谢!有关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态度很坚决,措施很有力,关键要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为什么要实施三年攻坚突破行动。

  省委确立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全省动员大会也发出了“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的动员令。突破,就要有突破的方向、突破的办法、突破的路径。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要聚焦工业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做强做优,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

  一是回望来时的路,这是立足基础、顺应民意的主动选择。枣庄有着140多年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民族工业历史,“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建市之初,枣庄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曾经一度走在全省前列,为支持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城市、能源基地的地位由此确立,也铸就了枣庄人的“工业强市”情结。重塑枣庄昔日辉煌,是枣庄人心中最为强烈的声音;
加速枣庄工业崛起,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进入新世纪,我们在工业之路上求进求强,大力推进工业转型振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制造迅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我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初步趟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回眸枣庄百年工业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积淀了深厚的工业底蕴,形成了齐全的工业门类,这是我们转型发展的最大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强市的最大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枣庄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未来也必将因工业而强。

  二是看清脚下的路,这是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迫切选择。近年来,枣庄经历了负重转型的阵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工业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发展不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总量方面:我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3.5%降至2021年的1.4%。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3.6%降至2021年的2.5%。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缺乏,只有一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工业百强企业至今没有突破。质量方面:产业结构偏重,传统资源型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5%。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总量仅占全省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近6个百分点。速度方面:2021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16位,在淮海经济区10个核心城市中排在第9位;
工业技改投资增幅低于全省平均3.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固然沉重,但主要是资源依赖、路径依赖造成的,是转型过程的必然现象。所以,落后是暂时的,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付出,就一定能够突出重围、重塑辉煌。

  三是借鉴成功的路,这是把握大势、遵循规律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纵观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发展进程,大都经历过工业化的过程。从国际看,英国、美国等国家能够领先世界关键靠工业革命,德国、日本在二战后再度崛起也是靠工业实力,尤其是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的提出,让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仍然紧抓工业不放松。从国内看,凡是经济领先地区多为工业先行之地,像上海、深圳、苏州都是工业强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3万亿元。尤其是苏州,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从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到先进制造业体系日臻成熟,每一次重大转型跨越,无不得益于工业发展。从枣庄看,我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仍然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抓经济必须抓工业,强经济必须强工业,以工业的强势崛起带动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强市的坚实基础。

  四是远眺前行的路,这是抢抓机遇、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工业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叠加期。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必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后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赶超带来难得历史机遇。我省拥有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枣庄交汇叠加,这些国字号、省字号的重大战略,包含着大量的政策、资金、项目。机遇面前,人人都有机会。唯有比别人睡得更晚、起得更早,跑得更快、拼得更狠,才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总之,先把经济搞上去,就要把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重点、重点抓,战略基点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产业就是主战场,工业就是主阵地,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起步开局之战。开局重在开头,起步决定后势。大家要主动对标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多想一想我的职责使命是什么?需要我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更要深入思考,需要我攻坚什么、突破什么?我能为枣庄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时代答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认识再强化、思想再统一、力量再凝聚、信心再坚定,聚焦工业求突破、齐心协力勇攻坚,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枣庄大跨越。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明确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抓什么。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会上印发的制度文件,明确了攻坚突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提出了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双20条”,要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项一项抓攻坚,一个一个求突破,一步一步把蓝图变为现实。

  一要在产业集群上攻坚突破。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市产业门类不少,但大的产业集群不多。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靠规划引领集群。“6+3”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市产业发展的总规划,落实中关键要细化路径、分线作战,做细行业规划、绘好产业图谱。要“敲开核桃、一业一策”,一个产业一个链条一套分析,每个产业都要有清晰的定位、目标和路径,争取用3到5年时间,打造高端装备和高端化工2个千亿级、新材料1个五百亿级、新能源和新医药2个三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2121产业雁阵”。像锂电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但还存在规模小、层次低、配套差、布局散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更多的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向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加速集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留给我们的空间更加有限。要干就必须抓紧跟上。要按照“123”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1个目标”,加快壮大中材锂膜总部经济中心、国家锂电池质检中心“2个中心”,大力实施“3年倍增计划”,支持航天科工、中材锂膜、天瀚新能源、星驾科技等企业做强做大,力争全市锂电产业3年内实现产值、利税翻两番。像机床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缺龙头、缺高端,同质化竞争多、专业化协作少,有的还是家庭式小作坊。要尽快制定机床产业培育计划,瞄准数控化、智能化、精密化,做大龙头、做大品牌、做大集群,努力打造全国机床制造销售中心。

  二是靠龙头带动集群。龙头企业是产业集聚的引擎。像浙江湖州的天能、超威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吸引集聚了上下游100多家规上企业。像滕州的化工产业,正是得益于鲁化的产品技术优势,落地了联泓新材料、新能凤凰、国泰化工等关联企业,打造了省级化工园区。这启示我们:舞动龙头,才能出头;
大抓工业、抓大产业,首先要大抓龙头企业。要大力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30家龙头骨干企业、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力争5年内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到4家、过50亿的10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和品牌优势突出的领军企业。要坚持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协作配套,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一起抓、沿链招引与关联拓展一起抓、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一起抓,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营造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热带雨林”。

  三是靠技改提升集群。产业集群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优。我市煤电、建材、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都有很好的基础,贡献了全市工业税收的70%,仍然是我们吃饭的产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同样能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像正凯纺织,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要深入实施千项技改、千企提质“双千”工程,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枣庄产业发展新亮点,要坚定不移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力打造京沪廊道智能制造高地。

  四是靠园区承载集群。园区能够降低配套成本、集聚生产要素、有利产业集群发展。要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每个园区都要明确主导产业,什么有优势就做什么,哪个成熟就抓哪个,做就做到极致,做成全国一流。要创新“飞地”“飞企”模式,用利益分享机制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联动、要素流动、产业互动,确保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省里作出实施一县一个重点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东西部结对共建开发区等部署,各区(市)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以园区为依托、以“飞地”促集群,为产业做强、园区做优提供有力支撑。

  二要在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必须落到项目上。做大规模靠大项目,做优结构靠好项目,做长链条靠新项目。要进一步强化“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上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一是早谋划。大项目好项目,等不来也送不来,关键要超前谋划、主动争取,这才是真本领、有能耐。要吃透上情“重点谋划”,围绕国家、省重大规划布局,加大项目研究论证、策划包装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大盘子”。要把握市情“科学谋划”,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与中建材、中科院、山能集团等大企业大院所的战略合作,共同谋划实施一批过百亿甚至几百亿的大项目好项目。像刚刚奠基的青岛啤酒项目,不仅落地了年产10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更带来了上下游配套。这样的项目多了,枣庄发展就有了强支撑。要立足实情“精准谋划”,各区(市)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园区建设,科学谋划项目,合理布局项目,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

  二是快推进。对省市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和专项债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拿出“一天当做两天用”的劲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快勿慢、宁早勿晚,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要实行领导帮包、项目专员推进机制,提供“一对一”、全周期服务。市里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考核力度,既看项目进展情况,也看干部帮包成效。

  三是强保障。资源要素越是趋紧,越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能耗方面,中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省里要求率先达峰,争取煤炭指标越来越难。面对这一局面,煤化工产业如何发展壮大?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指标,但这个难度很大,重要的还是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少增煤耗或不增煤耗,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资金方面,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足用好上级的钱、社会的钱、银行的钱,绝不让好项目为资金发愁。要落实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发挥专项债最大效益,既争取更大规模,也推动债贷联动、投贷联动。要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力争3年内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0家。土地方面,关键在挖潜和增效上做文章,要深入实施闲置和低效用地清理行动,鼓励“零增地”技改和新上项目,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新增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工业项目建设。要完善“标准地”出让制度,建立项目审批“承诺制”,确保“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坚决杜绝手续一直在路上。要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谁的项目好,就给谁更多保障;
谁的马力大,就给谁加更多的油;
谁的步子快,就给谁更多支持。

  三要在招商引资上攻坚突破。招商引资始终是我们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不二选择。要坚持“招大引外、招新引高”,突出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标准,集中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力争3年内全市工业实际使用外资和内资实现翻一番,各区、枣庄高新区每年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滕州不少于3个。

  一是招商力度要大。我们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产业项目“一企一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大抓招商的决心和态度,要学好、用好、宣传好这些政策,确保发挥最佳效果。要及时制定年度招商计划,对每个季度开展哪些活动、洽谈哪些项目、对接哪些企业,认真梳理、科学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要推行4月、8月“无会月”制度,“无会月”就是“招商月”,“一把手”要主动走出去,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以上率下推动项目招引实现大突破。

  二是招商方法要新。要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产业“头部企业”,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社会化招商、市场换投资等多种方式招引客商。要在国内重点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促进中心,搭建“飞地”招商平台,发挥异地孵化器作用,让更多项目“孵化在外地、转化在枣庄”。招商方式有很多,根本还是要更新观念、创新办法,只要是不违背法律规定和上级政策的,只要是有利于枣庄发展的,什么办法都可以尝试,什么办法有效就用什么办法。

  三是招商力量要强。招商引资是门技术活,专业的人才能干好专业的事。要选优配强专业招商队伍,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懂政策、懂市场、懂产业、会算账的招商人才梯队,不断提高招商实效。开展招商活动,去了不等于成了,签约不等于落地。对看准的项目、达成的意向,要盯住不放、持续跟进,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通过细致的工作,让客商感受枣庄诚意、增强投资信心。

  四要在改革开放上攻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坚持靠改革促攻坚、用开放求突破,以更高境界、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一是改革重点再聚焦。今年省里明确了112项改革任务,更加突出新旧动能转换要求,这也是我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关键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主动承接,持续深化“9+2”改革攻坚行动,深入推进金融、国企、流程再造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争取产业全链条、企业全生命周期等集成改革在我市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枣庄特色的改革品牌,用改革赋能枣庄高质量发展。

  二是市场导向再鲜明。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更加突出向市场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像资源要素改革,省里将搭建产能交易平台,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要及时对接、积极参与,通过市场的手段,补上资源要素的缺口。像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更多引入市场机制,让体制更活、机制更优、动力更足。总之就是一句话,市场能做的政府全部放手,市场不能不愿做的政府先做起来。

  三是开放水平再提升。开放不足一直是制约枣庄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必须补上的短板。要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扩大出口,促进生产企业向外贸企业转型,电商企业向跨境电商平台转型,把更多出口份额留在枣庄。要提升平台能级,加快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深化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高效运营“齐鲁号”欧亚班列,进一步构建开放新通道。要突出“三外”联动,千方百计克服国际疫情影响,全力以赴稳外贸、扩外资、促外经,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五要在科技创新上攻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最深沉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要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力争3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45家。要探索建立企业科技投入递增奖励机制,多投多奖、重投重奖。要围绕“6+3”现代产业开展“揭榜攻关”,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掌握更多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市里设立“墨子创新奖”,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近200家、市级创新平台近500家,这些平台用好了、成果落地了,全市工业创新发展就有了“源头活水”。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抓住省里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机遇,主动对接省属高校,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发挥鲁南科创联盟协同创新作用,推动企业与平台精准对接,技术与市场精准对接,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产业与人才密不可分,既要以产聚人,也要以人聚产。要紧密对接“6+3”产业人才需求,持续提升“枣庄英才”集聚工程,调整优化人才新政18条,深化“人才+项目”招引模式,每年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要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发挥枣庄学院应用型大学优势,支持枣庄职业学院、技师学院定向培养更多蓝领人才、技术工匠,打响“匠心枣庄”品牌。越是后发地区,越要在人才上舍得下本钱,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

  六要在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仅要和别人比,更要多和自己比,市场主体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一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严格落实司法执法平等保护机制,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更多执法领域,坚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企一警”服务机制,开展“千警联千企”活动,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要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着力倡导诚信为本、品行天下的社会风尚。

  二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要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确保减无可减、降无可降,着力打造“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要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包办企业墙外事,帮办企业墙内事”,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要用好“企呼枣(早)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设立“企业宁静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三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要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展现”要求,全力推进“五城同创”,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肌理修复,让城市形象成为招商引资新招牌。要围绕产业所需、创业所需、人才所需,持续加大投入,科学布局和完善公共服务、商业业态等城市功能,努力让企业家和各类人才生产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企业家是枣庄发展的功臣,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算多。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企业家,无论是外来还是本土都必须一视同仁,谁给他们穿小鞋,我们就念谁的紧箍咒;
谁让企业不好过,我们就让谁难过;
谁破坏枣庄的发展环境,我们就砸谁的饭碗。

  当前,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进,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们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绝不只是抓工业,而是要以工业为引领和突破,以工业带农业促服务业,协同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要深化农业“+深加工”“+电商”“+旅游”“+康养”,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壮大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发挥工业带动支撑作用,推动新型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特色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一二三产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要统筹谋划、又要有所侧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强化保障、求实求效,明确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怎么抓。

  实施好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次“大考”,必须强化责任勇担当,苦干实干加油干,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要解放思想抓推进。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发展的高质量。“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破解发展困境,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打破思想牢笼,突破思维桎梏,摆脱路径依赖,善于从差距中找到潜力、从压力中激发动力、从挑战中抢抓机遇,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要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用每个单位的“小进步”,推动枣庄发展的“大提速”。要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多谋创新之举、多定创新之策、多打创新之牌,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上求变求强求突破。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主动把自己放到国内国际大舞台上比一比、看一看,与强者赛,向高处攀,以打造“领军企业”“百年老店”的雄心壮志,闯大市场、干大事业、求大发展。

  二要创新机制抓推进。制度最能管根本、管长远。要建立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对重大事项、难点问题实行市县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要完善领导帮包机制,包区(市)、包项目、包企业、包安全生产,帮就帮到位、包就包到底。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亮屏”和媒体定期双公开,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观摩。要树立鲜明的人均指标考核、差异化考核导向,制定科学务实的考核指标体系。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对挑不动、担不好、走不远的,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挪位子的挪位子、该摘帽子的摘帽子。

  三要转变作风抓推进。攻坚突破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各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深入开展DS学习教育,学DS、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担当成就事业、以实干铸就辉煌。要争当求真务实的表率,多务实、少务虚,多干事、少议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以脚板丈量短板,以实抓确保抓实。要争当攻坚克难的表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要争当担当作为的表率,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火热实践,在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征程中奋力奔跑、砥砺前行。

  四要重点突破抓推进。抓工作不能盲目抓,搞平均用力。我市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资源要素、财力保障都很有限,必须加以整合集中、推进点上突破。要立足“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市域空间格局,找准突破口,打好攻坚战,以点上突破带动全域提升。市级层面,要围绕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支持枣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承载力。县级层面,要支持滕州做强做大,争当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实现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
支持山亭、台儿庄突出优势、奋力赶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镇级层面,要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双十镇”建设,加快新型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镇域小城市和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五要加强领导抓推进。为统筹推进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和宏伟同志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督导指导,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推动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区(市)要参照市里做法,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完成好。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从市级领导做起,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该做的工作做到位,作出示范、当好表率。枣庄发展没有局外人。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扑下身子、大干三年,推动枣庄工业更强、产业更兴、未来更可期。

  同志们,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善谋深耕,实干拼搏、攻坚突破,全力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推荐访问:两篇项目建设讲话材料 项目建设 两篇 讲话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