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第1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散文温暖的语气,用语言表达清楚。
2.感知、探索和表现散文的内容,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3.感受小树叶和大树的妈妈互相照顾的深情。
4.通过观察引导孩子说出图片的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落叶》。
2.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
3.道具:大树头饰一个,树叶手环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小树叶》导入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在活动室门外,播放歌曲《小树叶》,幼儿随着教师的动作、语言的暗示做树叶状“飘”进活动室。音乐结束前夕,教师提醒幼儿“飘”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师生共同欣赏音乐散文。
老师播放配乐散文,老师表演陶醉于散文的内容,感染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配乐散文。
(三)教师帮助孩子回忆散文的内容。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对幼儿的回答用点头、竖大拇指的动作加以肯定,鼓励更多的幼儿说一说。)
(四)利用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散文。
1.随着配乐散文的播放,老师参考相应的图片和文字,帮助孩子掌握散文的内容和顺序。
2.教师:现在我们边看图画,边听散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5)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集体探索,加深对散文意境的理解。
教师:这篇散文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说一下自己的感觉。)
1.鼓励幼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对表述不清楚的幼儿,教师可以用征询的语气说:你是不是觉得……(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教师:以前都是老师提问题。今天要请小朋友来当回老师,请你们来提问,好不好?那听完这篇散文,你还想知道什么都可以提出来。
2.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寻求答案。
(6)与音乐散文老师和孩子一起表演,进一步理解散文。
1.老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叶子,跟着乐谱散文,用行动表达对大树妈妈的理解和关爱。
2.教师请表演得好的幼儿交流他们的表演,扩大全体幼儿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幼儿自制树叶生长图卡,并进行排序活动。
2.环境创设:老师带领孩子用落叶装饰活动室,让孩子感受秋天的气息。
3.以家庭为基础的合作教育:建议家长在休息日带领幼儿收集和整理落叶,共同制作落叶艺术品,并记录幼儿的创意命名。
资料附录:
[散文]落叶
大树是母亲,小叶子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叶子只是绿色的嫩芽。夏天,小叶子已经长大,在烈日下为人们撑起一把大伞,带来一片片树荫。秋天,小叶子由绿变黄,一个个穿着金色裙子的小女孩在秋风中与大树妈妈共舞。
一天,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小树叶不停地翻动着身子,飘呀飘呀,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像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起来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过冬。”
小叶子在秋风中飘着,飘向四面八方,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他们还在想着树妈妈,希望树妈妈明年春天能生很多小娃娃。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第2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诗,发展孩子思维的联系性和灵活性。
2.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3.发展孩子的口语,学会使用动词:摔、爬、躺、坐、游、藏等。
4.通过听老师朗读书的书面语,提高根据图片想象,用更丰富的词汇表达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根据散文诗的内容画一幅画。
2.活动前带孩子到户外观察,捡落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小朋友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引出散文诗的名称。
(2)教师带着表情背诵散文,要求幼儿认真听讲,感受散文诗的美好内容。
(3)引导孩子观察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D)丰富词汇,找出散文诗中的动词,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动词。
(五)启发幼儿想像,鼓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1.树叶还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模仿散文诗的语言进行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6)教孩子学会带着感情背诵。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让幼儿根据秋天的天气变化增加衣服。
美术:配合美术活动,让孩子用收集到的落叶贴上漂亮的图片。
科学:让孩子知道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五、生活中渗透通过打扫落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布置活动室墙面“五彩的秋天”,让幼儿将户外拾来的落叶、落花等布置于墙上,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渗透在家庭中在家长带领孩子在公园玩耍的时候,引导孩子认识各种树木和落叶,了解秋天的变化。
八、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
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第3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丰富知识,引导孩子大胆想象。
2.通过看、猜、说、读来理解和学习诗歌。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的结合,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激发孩子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孩子高度的自制力和兴奋感。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雪景图片、歌曲《雪绒花》
活动过程
:
一、出示雪景图,引起幼儿兴趣
(以景激趣,为幼儿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
雪绒花音乐起,课件展现下雪场景。
(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
“下起了雪花”
师:雪地里还来了一群小画家们,他们在雪地里画出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现视频:雪地里画画的小动物们)
二、引导观察分析都有哪些小画家们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看,都有谁来到了雪地里呀?”
(出现小鸡)
小鸡,小鸡的脚印像什么呢?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在雪地里画出了竹叶。
(出现小狗)
小狗,小狗的脚印像什么呢?小狗的脚印像梅花,所以小狗在雪地里画出了梅花。
(出现小鸭)
小鸭,小鸭的脚印像什么呢?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小鸭在雪地里画出了枫叶。
(出现小马)
小马,小马的脚印像什么呢?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小马在雪地里画出了月牙。
三、引出诗歌内容。
小动物的脚印太美了。我想把你变成一首诗。
(出现雪景图、雪绒花音乐)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让幼儿完整的欣赏、学习诗歌,加深理解)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看,还有些小动物也来到了雪地里,他们的画也很美,我们猜一猜,这些都是谁的脚印呢?”
(分别出示小猫、小鸡、小猪、小牛的脚印)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猜对了吗?”
四、活动小结
小动物们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脚印,它们要回家了,和小画家们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感觉到教师在课前的备学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他们平时的生活出发,多准备些授课过程中需要的图片,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当下课后孩子们能用童真的声音喊着“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成就感。。
但是也有一点遗憾。如果让我再上一次这门课,我会多准备几份材料。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己玩耍的空间,不要局限在雪地里画的这些小动物的图片是什么。你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想好之后再画画。有几个老师参加了这个班,他们都认为这个活动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不过活动中师生互动很好,气氛很好。相信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开展类似活动会有更多的经验。
第4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粤语童谣的语言美和节奏美。
2.尝试用粤语积极参与游戏,体验童谣的乐趣。
3.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理解故事内容,认真听讲,有良好的听讲习惯。
活动准备
1.童谣内容相符的图片
2.音像视频
活动过程
1.朗读活动
(1)教师朗读粤语童谣“鸡公仔”.
(2)师:老师是用什么方言朗诵的?请你说说老师朗诵了什么。
总结:这是一首粤语童谣,用广东地方方言朗诵。
2.学习童谣
(1)欣赏视频
(2)教师:你觉得这首童谣什么地方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句?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展示图片。
(4)看图谱学习童谣
3.闯关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背景“鸡公仔”山。
游戏规则:山上有山洞,山洞前有大石头挡路。石头上有不同的难题,如“念出童谣《鸡公仔》前两句”如“念出童谣《鸡公仔》第六句”等。完成难题才可移开石头继续爬山。
4.结束活动
老师:请和你的好朋友组成一个小组,用你喜欢的不同形式朗读童谣。
活动延伸
收集其他广东童谣让幼儿欣赏。
附童谣:
鸡公仔(广东童谣)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呢点可以怕艰难,
清早起床返学去,执齐的书本啊上学堂,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又点会有所成啊!
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呢当然要有精神,清早起床有好习惯,经常都温书啊要学勤,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又点会有所成啊!
喔.....喔......
附视频:
第5篇教案
活动目标:
1.阅读中体验不同也没关系。
2.从故事主角的心情中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3.能够安静的听别人发言,积极的思考,体会文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绘本,或者电子书,幼儿活动案,教师导学案
第一课时:
1.活动导入,认识奇奇。
2.阅读封面激发孩子了解故事情节的欲望。
3.根据阅读实际自然地讲故事。
4.完整欣赏故事。
第二课时
1.导入活动。
2.不一样,没关系。
3.自然地完成故事。1类
一、活动导入,承上启下。
导语:“我们认识了小魔怪,认识了宝儿、皮皮菲莉比,而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
二、读封面激发孩子对故事的求知欲。
提问: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是有名字的,我不叫艾玛,我不叫皮皮菲莉比,我叫奇奇!
第三,根据阅读实际,自然地讲故事。最后留悬念。
根据孩子的发现进行观察并做出适当的反应。重点听,了解奇奇的心理,根据奇奇的想法和做法自然回应。
结尾留下悬念:医生会为奇奇想什么办法呢?我们下次再讲。
第二课时
1.直接导入。
上次我们的故事讲到奇奇伤心处,找到了医生!医生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医生宣布了奇奇的耳朵是健康的!并且最终医生还告诉了奇奇:“所有的耳朵本来就不一样?”不一样,有关系吗?
2.不一样,没关系。
1.不会一样了。如果和班里的孩子结合起来讲自己班的故事,也没关系。
就像我们班的……和……他们就不一样,有关系吗?……
2.回到故事内容。
“那好吧,来吃一个甜萝卜吧!”回到故事,以医生的口吻说道!
幼儿假装吃萝卜。
三、接着讲完故事。
奇奇回到了班上,而奇奇的同学也不再是想象中的那样了,他们说“奇奇,你去哪儿了?”“没有你,都没有意思了。”“你有没有其他好玩的事情?”“你的耳朵好不好再变其他的魔法啊?”……
活动反思:
这个绘本比《我是皮皮菲莉比》更接近中班幼儿的阅读和把握水准,幼儿对故事进程猜测的积极性很高:自然而主动,因此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很自如、很轻松,特别让我高兴的是:自从座位更换后,自从加强关注几个不太善于表达的幼儿后,在这些好的绘本资源的引领下,该部分幼儿有了很大的提高,仔细反思。
第6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在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尝试根据图片信息临摹。
2.感受自然之美,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参与阅读和讨论,体验故事的诡异和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看书的兴趣。
4.让孩子尝试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散文诗,激发兴趣
——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散文诗,我先不告诉你们诗里说的是谁,念一段请你们一起听一听,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念散文诗)
——你觉得它是谁?为什么?
——散文诗又没有说叶子,你从哪里听出来是说叶子的事情?
——你们猜对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再欣赏一遍。(PPT图片)
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叶子,我带来的这首散文诗就是关于叶子的,叫《一片叶子的猜想》
二、观察画面,理解散文诗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遍散文诗《一片叶子的猜想》,仔细听散文诗里面把叶子猜想成了什么?(配乐完整欣赏)
1.隐身城堡
——飞蛾的隐身城堡?隐身是什么意思?飞蛾在哪里?为什么飞蛾会隐身?除了说它是隐身的城堡还可以说它是隐身的什么?如果是绿色的树叶会让谁隐身?
小结:黄黄的树叶是枯叶蝶的隐身城堡(衣)。那么绿绿的树叶可能是……
2.柔软的摇篮
——叶子上面有什么?为什么这时候的树叶会猜想成摇篮?柔软的是在说什么?除了说它是柔软的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摇篮?
总结:卷起来的叶子紧紧包裹着小蛾的茧,柔软的叶子就像柔软舒适的摇篮,可以做美梦。你猜的话好像散文诗更美。
——可爱的盛水的小碗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树叶可以是盛水的小碗?你觉得它会成为谁的盛水的小碗?
3.盛水的勺子
——如果是小蚂蚁(小牛)来到这个盛水的树叶前面你觉得它会把它当成什么?(叶子,可以是……)
小结:盛水的叶子是小绵羊喝水的小碗、是小蚂蚁……。虽然画面上没有看到有小动物,但是我们可以看着叶子猜想出来,同一片叶子不同的小动物来可以有不同的猜想呢。
过渡语:那么,叶子还可以有哪些猜想呢?
三、解读画面,想象仿编散文诗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启发。
1.共同仿编(鸟巢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时候的叶子可以猜想成什么?
——会说好玩的话、好听的词以及猜想画面中没有的角色吗?
小结:叶子可以是……
2.分组创编
——我还带来的好多的叶子,每张叶子上有着树叶猜想的秘密,请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编一编散文诗。记得把好玩、好听的词以及没有的角色都可以猜想进去哦,三个小朋友一组,等一会我们来分享。
3.交流分享
——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编的散文诗吧!——这里有一张会说话的魔毯,地毯上每次只能站一个人,不要争抢,也不要让它空着。
这样吧,我来读开头,让我们伴着动听的音乐把散文诗《一片叶子》继续下去。
三、结束,引发继续猜想
——一片叶子只是一片叶子,一棵树上的一点儿,我们还可以试着去想象,叶子还能变成什么……
附:
它就是它,(叶子就是叶子)
每一个春天,当黄鹂开始鸣叫,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这里,它出来了。(叶子长出来了)
它是枯叶蝶的隐身城堡
它是飞蛾宝宝柔软的摇篮
它是可爱的盛水的勺子
第7篇教案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就设计了这节课《朋友,你好》。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画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会用语言表达。
3.学会关心和帮助同伴,增强爱同伴的感情。
4.理解故事内容,记住主要情节,初步学会人物的简单对话。
5.培养孩子说话大胆、说话完整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在仔细观察故事画面的基础上,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难度: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活动准备:微课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小老鼠和大老虎”的话题引入。
1、谈话: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图片)你们猜猜,它们两个会成为好朋友吗?我们来看一看。
第二,看绘本,了解绘本的内容。
1.播放PPT1——12,了解故事内容。
问:你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究竟有哪些小问题吗?(小朋友试着学一学、说一说故事中的语言);这时的小老鼠心里会怎么样?(难过、伤心)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老鼠这次还会继续忍受下去吗?小老鼠还会和大老虎做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太生气、太伤心、太难过了,它再也不能忍受了,它终于爆发了。当大老虎一脚踢飞它引以为豪的大城堡时,它有了一个决定,小老鼠的决定是什么?(不再和大老虎做朋友了)。那么当小老鼠决定离开大老虎时,你觉得大老虎会怎么做呢,它会挽留这位好朋友吗?它可以做些什么事来挽回小老鼠这位好朋友?它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呢?(幼儿想象表述)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继续播放故事图片13——19。
4.了解大老虎做的事情提问:最后,小老鼠和大老虎有没有又成为好朋友?大老虎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小老鼠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提问: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什么又成为了好朋友呢?(小老鼠原谅了大老虎,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和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
老师总结: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要谦虚,要互相照顾。有矛盾的时候,一方要学会谦虚,另一方要学会原谅对方。当同伴有困难时,帮助他。
2)你可以对你的好朋友说什么呢?做些什么?(幼儿学会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三、结束部分
播放微课,自主阅读画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结尾。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的角色扮演,体现了儿童快乐学习的理想要求。我认为最可取的是在活动中使用交际语言,既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不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改进和应用。
但是,如果能在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和好朋友一起的幼儿活动形式,会让孩子更好的动起来。并且愉快的接受对方,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8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听音乐信号,愿意帮助乌龟一起回家。
2.感受小动物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为乌龟获救感到高兴。
3.试着通过活动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激发爱心同行的感情,体验互助的快乐。
5.激发孩子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孩子高度的自制力和兴奋感。
6、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场地创设:点点、桌子等
活动流程:
听声音引趣——听故事呼救——入情景救助——享助人之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想象
师以故事的方式导入:“一天,乌龟爷爷要到山坡上去锻炼锻炼身体。它爬呀爬,一不小心,从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滚下来,跌到山脚下,四角朝天,爬也爬不起来!”
师作着急状:“乌龟爷爷摔跤了,这可怎么办?”(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办法)
总结:原来乌龟叔叔摔跤了,起不来了。
二、听故事呼救
1、小蚱蜢在喊什么呀?
2、听信号,一起呼救。
要求:给一棵小树听音乐,站好,喊。
小结:我们一起喊,声音传的远,小动物们听见了都来救乌龟大叔了。
三、入情景救助
1、完整听一遍音乐,2、个别游戏
要求:四个孩子握住乌龟的四条腿,听信号。
小结: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推,终于把乌龟大叔推到了小河里。
四、享助人之乐
继续故事
结论:乌龟叔叔得救了,多亏了大家的帮助。乌龟叔叔邀请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活动反思:
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
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1。初步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2.通过故事,孩子们可以理解集体的力量。
活动一开始,为了帮助小朋友理解故事,我先介绍了今天的主角:乌龟,并介绍了今天的故事与乌龟有关。然后播放课件,分段播放故事,分为三段。每段播放完后,就刚才的内容
提问,巩固孩子听到的内容。蚱蜢求救后,让孩子模仿蚱蜢的呼救声,想让他们通过语言体验小动物的对话。但在提问阶段,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孩子没有完全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略显生硬。
为了使幼儿懂得故事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集体的力量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体验一人搬积木力气小,但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够使力量加大。通过行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体验,无法让全体幼儿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
在活动的创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没有很好地把握已有的经验。本次活动准备不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动中有所改善。
第9篇教案
一、活动领域:语言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动物特征和本领;
2、模仿各种动物消防员的本领;
3、感受体验中的乐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
活动难点:发现各种动物的本领,并乐意模仿;
四、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头饰、图片、故事PPT。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内容,并理解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
2、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这几种动物消防员的不同本领;
3、幼儿自选角色带头饰进行情景表演;
(三)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活动,让孩子掌握消防基础知识。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消防员是干什么的,通过故事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应聘消防员,小动物有什么技能可以帮助消防队,通过它们的一生了解消防员为我们做了什么。
第10篇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试图通过联想把人、事或场景结合起来,去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观察PPT,学习问答式对话。
2.围绕画面想象,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长大后的愿望,与同龄人交流想法。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运用想象和推理能力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绘本的基本阅读方法。
活动准备
《长大以后做什么》PPT、角色头饰、响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PPT(1),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悄悄告诉你们我的小秘密,我小时候有个很伟大的愿望,长大以后想做一名老师,结果我的愿望实现啦,你们的小秘密是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老师、医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请认字的小朋
友大声说出来《长大以后做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故事里的朋友长大以后做什么?
第二,分段欣赏和猜测绘本。引导孩子理解故事,说出主要人物长大后的愿望。
1、播放PPT第一部分(2~5),猜测蒲公英的心愿,理解威武、善良。
提问:
(1)咦,你们在这图上看到了什么?(小女孩在草地上玩耍……)
(2)女孩发现了谁?(蒲公英)
(3)我们一起来猜猜蒲公英长大想做什么?(飞向远方发芽……)
(4)原来这朵美丽的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一只大狮子。为什么蒲公英想做一只大狮子?(会保护自己帮助小动物·······)
(5)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是怎样的呢?(理解威武、善良)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它的梦想真奇特。
过渡句:男孩和女孩还会走到哪里去呢?
2、播放PPT第二部分(6~9),猜测小鱼的心愿,理解四大洋。
提问:(1)来到了小河边他们发现了什么?(小鱼)
(2)猜一猜小鱼长大以后想做什么?(鲨鱼)
(3)小朋友想象力真好,我们一起看看这条小鱼长大以后做什么?(一头大鲸鱼)
(4)小鱼为什么长大想做大鲸鱼?(游得很快......)理解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多么美丽的梦。一条小鱼变成了一条大鲸鱼,在海里游得很快。请个别小朋友角色扮演。
3、播放PPT(10~11),猜测蜡笔的心愿。
提问:(1)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干什么呢?(画画)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大家来猜一猜蜡笔长大想做什么?(魔术笔·····)
(2)蜡笔说:“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色的大森林。”为什么蜡笔想做蜡笔树啊?(树上结满了果实……)
真羡慕蒲公英、小鱼和蜡笔呀,他们有那么多梦想,那么美好、那么奇特。那么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梦想呢?
4、播放PPT(12~14),猜测男孩和女孩的梦想。
提问:(1)女孩用绿色涂出了什么?幼儿猜测后出现图:用绿色涂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的草原。女孩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她的心愿是什么?
(2)男孩用蓝色涂出了什么?男孩长大后做什么?男孩会怎么说?
5、播放PPT15,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为什么?
哇~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的。
三、出示PPT(16~18),简写故事进行游戏互动(问答式对话),回忆故事。
1、师: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你想做什么?(我要做一只大狮子)为什么?(威武又善良)
2、师:小鱼,小鱼,长大你要做什么?(我要做一头大鲸鱼)为什么?(畅游四大洋)
3、师:蜡笔,蜡笔,长大你要做什么?(我要做一片大森林)为什么?(当一片彩色的大森林)
四、以念童谣的方式有节奏的念简写版《长大以后做什么》。
5.展示头饰,画出孩子的角色,通过背诵童谣有节奏地播放情景剧。
六、两人一组,拍手问答游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
七、活动延伸。
幼儿绘画出自己的心愿。
活动总结
绘本中发生的一系列奇特的愿望,从蒲公英想当大狮子……到自己长大想做什么,让小朋友们融入到环境里,大班幼儿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们对这种变化感到非常有趣,愿意去想象并表达。
第11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年夜饭合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气氛,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年夜饭文化。
3.谈话中能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介绍家中的年夜饭。
4.通过听老师朗读书的书面语,提高根据图片想象,用更丰富的词汇表达的能力。
5.知道故事中使用拟声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幼儿带一张自己家里年夜饭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到处都喜气洋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什么呢?
2.围绕主题进行谈话。
(1)你们家的年夜饭是怎样的?
(2)请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说说自家的年夜饭。
总结:年夜饭也是中国人的团圆饭,农历的年夜饭,也是每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每个家庭都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中国新年的食物有一些特殊的意义。
(3)看图片和同伴讨论从食物的读音或形状联想说说食物的寓意。
(4)要求幼儿在小组面前大胆地表达他们对食物的道德性的猜想。
小结:鱼——年年有鱼,生菜---生财生财,饺子——招财进宝,汤圆——团团圆圆,年糕——年年长高
3.游戏——大声说出来。
(1)老师抽取出一张食物图片,幼儿用“吃一口**,祝你们****”的句式说出吉祥话。
(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画食物图,一人说问候语。
活动延伸
了解祖国各地不同习俗的年夜饭。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园语言教学纲要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节课在年兽的传说一节,让幼儿充分地进行大胆的表达以及给予幼儿互相交谈的空间,让幼儿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具体内容。了解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在手工活动一节中,幼儿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在分组之后,有的小朋友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烟花制作的即结实又美观。但也有部分小朋友不愿意动脑筋,只限制于教师的演示。这部分小朋友在今后的手工活动课中,要加强对其大胆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幼儿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喜悦的欢呼声压倒了一切。总体的来看,本节课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幼儿们更是体验了故事,手工,游戏溶为一体的快乐感受。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要设计使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说:剪窗花,贴对联,吃年夜饭,等等能够让幼儿乐此不彼的将活动进行到底。
第12篇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积极参与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
3.有对属相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4.激发孩子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角色的性格特点。
5.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借助插图和图片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十二生肖
2.材料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来了很多小朋友,跟他们问声好吧!
师:请他们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一下呢?在介绍时你要说出你的姓名和年龄
师:哎?小朋友们发现了吗,他们年龄不同属相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属相和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是否想知道生肖的来历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十二生肖的故事。
二、利用课件讲故事。
1.讲故事并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师:故事中玉皇大帝选择几种动物来表示年份?又是以什么方式来选择这些动物的?(提醒幼儿说完整话)
师:谁排在了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位?他是怎么获得第一名的?(幼儿:老鼠排在了第一位,他钻进牛耳朵里快上岸时赶紧跳下先跑到了终点.....
师: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老鼠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第一名?
2.了解生肖的轮回。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生肖的顺序让我们一起说出他们吧!咦?最后一一个是小猪,那你们猜猜猪之后又应该是什么生肖呢?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太仔细了,猪年之后就又是鼠年了,十二生肖就是每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年之后又是同一个生肖。
3.总结本节内容
4.师: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来历和他们的顺序,并知道了每十二年为一轮是同一个生肖。
5.师: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节课上,小朋友们的表现都非常好,小朋友可以任意和伙伴、其他人聊聊天,并问问他们的年龄和属相。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给我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主要要求幼儿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和了解有关生肖的知识,由故事和儿歌来帮助他们记忆顺序。十二生肖,是每个生命出生、成长的见证,它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反映着中华民族自古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十二生肖》这个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十二个神态各异、古怪精灵的小动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
第13篇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虽然没有专门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但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能认识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汉字。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们很喜欢用图画或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语言目标里也指出: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愿意用图画或者符号表达意愿和故事。
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的一种文字,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象形文字的特点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吻合,幼儿即将进入小学,这也是幼儿衔接的好机会。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汉字的历史,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萌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了解汉字的发展史。
2、学习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简体字匹配。
3.通过活动激发对汉字的兴趣,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4.帮助孩子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解释简单的事情。
5、大胆参与讨论,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养成求异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
难点:将象形文字与相应的简化字配对。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幼儿尝试用图形或者符号写信
物质准备:PPT课件、象形文字的演变视频、象形文字动画《三十六个字》、象形文字字卡、简体字字卡、毛笔、宣纸、墨水、画垫。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展示早期孩子写的字母,选择其中一个,让其他孩子猜猜是什么。
1.画面上有什么?2.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虽然还不会写字,但是能用图形和符号来表达,这就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用类似这种方法创造出一种文字——象形文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认识象形文字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火。山、水、木、人的象形文字)“这是几个古代的象形文字,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小朋友猜完后出示(火、山、水…)的图画,“看一看你们猜对了吗,象形文字和这些图画像不像?”引导幼儿发现“象形文字”是从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过来的。
小结:象形文字就是模仿一些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出的字,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三、游戏《找一找》:
播放动画片《三十六个字》,请小朋友找一找视频中有哪些象形字,小朋友说出一个,教师出示对应的一张象形文字字卡
四、汉字的演变
“象形文字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简体字呢?”播放象形文字演变的视频。
小结:从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字
五、游戏:汉字宝宝找朋友
教师出示一组象形文字和一组简体字,请小朋友找到和象形文字相对应的简体字,并用线将它们连起来
六、游戏:身体变变变
1、教师出示简体字字卡“人”、“火”,请小朋友用身体将汉字摆出来。
2.让一个孩子上来用身体摆汉字姿势,让其他孩子猜他摆了什么字。
3.让两个孩子上来拼一个更复杂的。其他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单词。
七、学写象形字
教师出示“火、山、水、日、木”等常见象形字,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用毛笔学写象形字。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层次分明,从一封信引出主题到认识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是如何从象形文字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简体字,最后到学写象形字,层层递进。活动中的两个视频——动画片《三十六个字》和《汉字的演变》让幼儿很直观生动的认识象形文字及其演变过程。活动后面的两个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游戏《身体变变变》,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性非常高,能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积极思考。最后学写象形字的环节进一步对象形字加深印象,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类的智慧结晶。
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我的过渡语还有待提炼,大班孩子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详细讲解。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篇二: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大班音乐大头娃娃教案反思
1、大班音乐大头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中如何跳跃,唱歌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气息,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曲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互相指指点点,体验搞笑搞笑的味道。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T:“他有哪些本领啊?”(幼儿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幼儿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大头娃娃除了有这些本领,他还有一个本领呢!听!”(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幼儿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幼儿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然后带领孩子做动作,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学习唱歌曲的第二段。
孩子们一起表演,通过互相指指点点和唱歌来体验歌曲的幽默。
4.孩子们穿着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和唱歌。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该是情境性的,主题性的。用孩子喜欢的文学作品、体育比赛、劳动、节日等创设场景。为核心,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演唱、节奏、游戏、欣赏、打击乐等音乐活动。,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音乐与孩子的互动。创建的场景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叠加的。这样,每一部作品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音乐作品与生活情境联系的集中体现。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泥娃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孩子体验自由创作表演和帮助他人的乐趣。
3.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恰当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发展孩子的音乐表现力。
4、鼓励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完整表演。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泥娃娃一个,图谱
2、下载歌曲——泥娃娃MP33、教具泥娃娃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你见过这样的娃娃吗?你们知道这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吗?
3.老师:这是一个泥娃娃。让我们向泥娃娃问好。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
2.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展示一张小地图。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师:小朋友们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师:听完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泥娃娃吗?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让泥娃娃感受到我们对
她的关爱。
3、再次演唱歌曲
4.集体表演孩子们分别分组玩泥娃娃和真娃娃。唱到最后一句时,泥娃娃和真娃娃互相拥抱,以示关心。
老师总结师:现在有的人痛苦,有的人爱上泥娃娃。我真的很开心。谢谢你们,孩子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
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3、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中如何跳跃,唱歌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气息,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曲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幼儿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
T:“他有哪些本领啊?”(幼儿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幼儿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大头娃娃除了有这些本领,他还有一个本领呢!听!”(教师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幼儿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幼儿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幼儿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然后带领幼儿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
孩子们一起表演,通过互相指指点点和唱歌来体验歌曲的幽默。
4.孩子们穿着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和唱歌。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该是情境性的,主题性的。用孩子喜欢的文学作品、体育比赛、劳动、节日等创设场景。为核心,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演唱、节奏、游戏、欣赏、打击乐等音乐活动。,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音乐与孩子的互动。创建的场景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叠加的。这样,每一部作品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音乐作品与生活情境联系的集中体现。
4、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风趣,体会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感受旋律的氛围和与同伴一起参与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导:小朋友坐成半圆形,老师用节奏游戏引导人。他们用粤语和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孩子在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的三重节拍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中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象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次感受歌曲。在故事的结尾,孩子们会完整地听老师唱这首歌。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用手指游戏(手指小动作)帮助孩子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遍感受歌曲。老师和孩子边听老师的歌边玩手指游戏,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
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孩子熟悉动作和节奏后,空间位置可以相对自由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5、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大头,下雨不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风趣,体会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的心态。
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表现力。
5愿意参加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次或第二次感受歌曲。故事结尾,把歌带进来,孩子完整地听老师唱这首歌。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用手指游戏(手指小动作)帮助孩子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遍感受歌曲。老师和孩子边听老师的歌边玩手指游戏,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遍感受歌曲。用橙色道具引导孩子跟着歌曲一起唱。
老师:你的头很大,但我的头更大。(伸出带橙色的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
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孩子熟悉动作和节奏后,空间位置可以相对自由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6、大班音乐布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够说出你在幼儿园最好的朋友的名字。
3.复习重点字词“幼儿园“、”布娃娃“。
活动准备
1.资料:教学挂图、教学光盘、大小字卡(幼儿园、娃娃)。
2.教师自备:教师自己做的纸房子。
活动过程
一、爱情的萌发(激情感染)。
老师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布娃娃来到我们班了,她在哪儿了?找一找。”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布娃娃和谁在一起?她的好朋友是谁?在和她说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爱的体验(创意想象)
欣赏儿歌,说说你的好朋友。
(1)教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我们看一看她和好朋友都说了什么好听的话?“"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播放教学光盘中的律动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为什么豆豆刚刚开始哭的时候头顶上有一片云?后来又变成了几片?为什么呢?”
老师鼓励孩子根据老师的提问大胆想象和表达。
三、爱的表达(快乐游戏)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游戏准备:大字卡、小字卡、纸制的房子。
游戏过程:
(1)教师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许多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班,它们在哪了呢?找一找!“教师提前把小字卡放到幼儿的椅子下。”找到它们了么?你们认识这些汉字么?“教师出示大字卡。
(2)老师和孩子一起玩,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了这么久,它们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家在哪里呢?“教师出示房子,房子上贴有大字卡”幼儿园“、”布娃娃“。
教师:“请小朋友学着小鸟飞的样子把它们送回家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7、大班音乐教案:大班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活动准备
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视机、音碟机、U盘)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利用多媒体动画,孩子可以观察画面,表达和感受妈妈的辛苦。
(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孩子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美的动作表达对母亲的爱,让孩子在音乐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释放自己美好的情感。
(4)利用谈话让孩子对母亲心存感激。
给妈妈唱一首歌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亲吻拥抱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庆“三八”亲子同乐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让孩子在唱歌、跳舞、玩耍、送红花中体验妈妈,是非常有意义的。奶奶的节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感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3、布置好活动场地、家长座位。
4.准备绉纸、彩纸等材料做成红花,活动时送给妈妈和奶奶。
5.游戏材料(布、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首先,母亲、祖母和孩子们就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
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展示。和婴儿母亲一起表演节目。
3.让孩子说说事先准备好的问卷。
(1)简单介绍一下妈妈的职业和工作。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孩子们和他们的妈妈和奶奶一起玩。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孩子从终点把书包交给妈妈,妈妈背上书包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母亲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母亲的鞋子,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
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平时从幼儿园的一些事情,比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等,提高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向老师求助的少了。但一定要时刻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多。开始孩子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是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的反馈,孩子回家后会说关心妈妈,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一个小故事,一首歌,就能让父母心里甜甜的。
3、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篇三: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大班音乐家教案反思
1.大班音乐家教案反思
(一)活动准备
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视机、音碟机、U盘)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利用多媒体动画,孩子可以观察画面,表达和感受妈妈的辛苦。
(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孩子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美的动作表达对母亲的爱,让孩子在音乐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释放自己美好的情感。
(4)利用谈话让孩子对母亲心存感激。
为妈妈唱一首歌或说几句祝福的话,亲亲妈妈、抱抱妈妈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庆“三八”亲子同乐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让孩子在唱歌、跳舞、玩耍、送红花中体验妈妈,是非常有意义的。奶奶的节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亲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3、布置好活动场地、家长座位。
4.准备绉纸、彩纸等材料做成红花,活动时送给妈妈和奶奶。
5.游戏材料(布、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首先,母亲、祖母和孩子们就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
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表演
。幼儿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
3.让孩子说说事先准备好的问卷。
(1)简单介绍妈妈的职业和工作情况。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孩子们和他们的妈妈和奶奶一起玩。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孩子从终点把书包交给妈妈,妈妈背上书包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母亲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母亲的鞋子,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
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此活动,从平时在幼儿园的一些事情发现小孩的独立能力有所提高,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叫老师帮忙的少了。但是平时必须经常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
多,开始小孩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我们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的反馈,孩子回家后会说关心妈妈,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一个小故事,一首歌,就能让父母心里甜甜的。
3、幼儿教学,关键是爱心和耐心,还有家长的支持非常重要。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美丽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准备了“我爱新疆”主题活动当中的一个综合艺术活动。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在许多幼儿园开设艺术活动中不难发现音乐欣赏.及美术欣赏活动是很薄弱甚至是被砍掉的内容。这种内容的薄弱性和不全面性必然会限制幼儿艺术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准备了一段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音乐供幼儿欣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表现,同时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2.培养孩子的综合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
3.引导孩子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大家要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进行恰当的表现。
难点: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新疆亚克西】、【花园】、【我们新疆好地方】、白纸、水彩笔、抹布、基板、橡皮泥、盒子、火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新疆亚克西】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活动室。(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爆竹”庆祝)
(1)刚才的音乐好不好听?这是我们新疆著名的歌曲【新疆亚克西】
(2)你们觉得我们新疆漂不漂亮?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的了解一下新疆。
(3)看幻灯片:新疆的美景,新疆的变化,新疆的特产,新疆的特产。
(4)师:看了这个短片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幼:
我们新疆漂亮……………………
师:我觉得我们新疆人民太了不起了!我为我是新疆人感到自豪!
二.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维吾尔族音乐【花园】
欣赏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花园】(此环节运用鼓励语言“亚可西”)
1.欣赏音乐.
2.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幼:喜悦欢乐……….
谁吃过葡萄?那有谁摘过葡萄?你是怎么摘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1)想一想还有什么?星光夜市上有很多什么吃的呀?
羊肉串;羊肉串是怎么烤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2)还有好吃的馕,也是我们新疆人最爱吃的。
馕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吃馕的?
幼儿先示范;师再规范动作;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我们新疆还有很多好吃的说不完!
4.让我们再次享受音乐。跳你刚刚创造的动作。
三.美工活动:【美丽的家】背景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我们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民族团结要搞好的不仅仅是我们新疆。全世界人民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现在,用你的小手创造你美丽的家。
区域1:画画
区域2:布贴
区域3:橡皮泥
区域4:盒子火柴构建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宜的引导。
(2)展示儿童作品,儿童互相参观。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备课的时候,我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因为在最初的教案中,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音乐活动和一个打击乐活动。后来发现内容太多,花了两个小时才完成。调整后,在活动中,我发现我可以按照修改后的计划实现目标,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但也出现了我预想之外的情形,幼儿一度由于兴奋而趋于混乱的常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课时中,当请幼儿表演歌曲时,许多孩子只顾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摆出教师的权威大声命令他们回到椅子上。平时我是非常不认同这种方式的,认为是缺乏教学智慧和技能的表现。活动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回顾了姚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提醒在前、个别示范在前、及时自然地介入、缩短完全自由的时间。具体到这节课情境中,我认为
“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还使我有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3.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学唱粤语歌,初步对粤语和粤语歌产生兴趣。
2.能够一边玩猜谜游戏,一边有节奏的唱歌。
3.体验和同伴一起唱歌玩耍的快乐。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会演唱歌曲《大公鸡》
2.歌曲地图6张,公鸡图2张,母鸡小鸡图1张,房子图8张,石头剪刀布图4张。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大公鸡》进场。
2.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和“鸡”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一样吗?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2)介绍广东
师:这是一首广东歌,是用广东话唱的。你们知道广东在哪儿吗?
小结:广东在我们祖国的南方,那可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地方。广东人说话很有趣,广东歌听起来也特别有味道,所以大家都喜欢学说广东话、学唱广东歌。你们想学吗?
3.展示歌曲的图片,并演唱和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1)师: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
(3)看课件,学习用广东话说“真奇怪”,“望望公园里”,“鸡”,“谁家”。
(4)老师带领孩子看图集,用粤语把歌词连起来读一遍。
(5)老师用动作示范唱第一段。
(6)幼儿边看图集边做动作、唱歌。
4.唱并通过例子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
(1)出示图片,学习粤语中的“请公鸡、母鸡、小鸡”三个字。
师:广东话“鸡”叫“该”,“公该”、“母该”、“小该”。
(2)学会扮演公鸡、母鸡和小鸡。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习音乐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1)看视频,介绍游戏规则,探索儿童体验。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歌曲的哪里是时应该出拳?
(3)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何家公鸡何家猜》这首歌词简单、旋律欢快、充满童趣的广东童谣,分析了乐曲结构后,我们又进一步尝试把《石头、剪子、布》这个幼儿常玩且十分喜爱的猜拳游戏引入活动,以歌曲为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节奏感、合作能力的提升。
4.大班音乐森林音乐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唱出薄弱的起点。
2.通过欣赏、听歌词、临摹图片歌词等活动,学习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吕。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图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小号,鼓。
4.打击乐器:铃鼓、铃、舞板和锣。
活动过程
1、打击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给《小看戏》伴奏。
——教师:刚才,你们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小看戏》的?
2.老师背诵歌词,感知歌词内容,带领孩子学习读歌词。
——教师讲述歌词《森林音乐家》第一段歌词。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音乐家,第一位是谁?他有什么乐器?他是怎样演奏乐器的?
——教师出示小松鼠图片和小提琴乐器图片,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
——引导幼儿看图片,教师放慢弹奏音乐,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教师:小松鼠怎样拉小提琴?
——引导幼儿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动作,然后边唱歌边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4、看图仿编歌词,学习第二段、第三段歌曲。
——教师分别出示小白兔和喇叭图片以及小熊猫图片和小鼓乐器图片。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第二位音乐家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这个乐器呢?
——启发幼儿根据第一段歌词的结构,仿编小白兔吹喇叭的歌词,鼓励幼儿快乐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采用上述方法,学习表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完整地看图表演唱歌曲《森林音乐会》。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的旋律虽然简单轻快,但是歌词有三句,孩子还是很难快速记住歌词。首先,我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注意我的演唱,讨论他们听到的内容,然后展示图片,以降低记忆的难度。这首歌里有几个量词,比如小提琴,小号,小鼓,音乐家。有时候,孩子听的很迷糊,口齿不清,我还是用反复听。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5.大班音乐山上的音乐家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充分感受音乐,通过声音、动作等表达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的好习惯。
4.熟悉音乐的旋律,并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听音乐,试着分辨音乐的速度和轻重,能够跟着节奏走。
(二)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孩子们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铃鼓和其他乐器。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展示小提琴、钢琴、笛子、鼓四种乐器,引导孩子讨论自己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孩子认真听歌。指令:在繁忙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表演。
(2)让孩子谈谈歌曲中说了些什么,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孩子重新欣赏音乐,注意音乐中四种乐器的音色变化,在这个音程中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孩子以不同的角色表演音乐。
(1)角色自由分配。说明:森林音乐会即将开始。现在让我们邀请一些山里的音乐家。(老师介绍四位音乐家的职位)
(2)教师充当指挥,引导幼儿以不同的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帮助孩子理解。虽然宝宝们在短短20分钟内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是有一定遗忘规律的,孩子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需要不断的巩固和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6.大班音乐公开课森林音乐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快乐、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优美的声音。
2.课件、节奏卡及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出话题:森林里要开音乐会。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小松鼠)它的表情怎样?它这么开心去干嘛的呢?(幼儿猜想)今天呀小松鼠要去参加森林里举行的音乐会。小朋友们猜一猜,它将要在音乐会上表演什么节目呢?
第二,捕捉歌词的结构,学会唱歌。
1.倾听小提琴演奏片段,初步了解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提琴音效)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呀?(幼儿讨论后出示图片)师:你知道小提琴是怎么演奏的吗?(拉)谁来学一学?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拉一拉小提琴!
2.图谱演示,完整说唱第一段歌词师:原来小松鼠在拉小提琴,它是怎么拉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展示图谱边念第一段)3.完整的理解歌词,并感受歌曲附点的节奏段落师:小松鼠是在什么地方拉小提琴的?它说什么?它说自己是谁?这个笑脸是什么意思呢?)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说起来有困难吗?(里面、提琴)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在图谱上出示附点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松鼠说一说!(变换各种形式:指名幼儿;请指名幼儿点2名幼儿;接龙)4.完整感受第一段音乐,尝试演唱。
听伴奏,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说唱。
师:这首歌除了说,还可以唱呢,小朋友们听听看。(跟着琴声、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5.挖掘情感,表现快乐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第二段歌词。
1.师:音乐会真热闹呀,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也在演奏呢?(ppt)2.师:小白兔在演奏什么乐器?(音效)小喇叭是怎样演奏的?(吹)3.师:小白兔要来表演了,这张图谱什么地方要换一换呢?把小白兔说的话变成好听的歌唱出来!(谁来试试看)4.介绍歌曲名称《森林音乐家》。
师:这么好听的歌,谁想帮它取取名字的?(师幼讨论,揭示歌名)5.幼儿分组表演(不看图谱)。(分男女,分角色,集体演唱两段)四、幼儿创编图谱,表演唱。
1.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这场音乐会,我们小朋友想邀请谁来呢?它会演奏什么乐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图谱,(ppt出示介绍)还有一些小动物和乐器,如果你想邀请谁就把它贴在图谱上,再唱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唱给老师听。(提示每个桌子4名小朋友;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来的时候要迅速的回到位置上哦)2.幼儿互相将自己填充内容唱给同伴听。
3.谁来说说你邀请了什么小动物,它要演奏什么乐器?有没有谁碰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帮忙?(乐器不认识、节奏改变等)4.大家一起来唱一唱。(2-3遍)五、结束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回去后,我们再把更多小动物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的旋律虽然简单轻快,但是歌词有三句,孩子还是很难快速记住歌词。首先,我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注意我的演唱,讨论他们听到的内容,然后展示图片,以降低记忆的难度。这首歌里有几个量词,比如小提琴,小号,小鼓,音乐家。有时候,孩子听的很迷糊,口齿不清,我还是用反复听。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7.大班音乐小小音乐家教案反思
目标
:
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精神。
能够大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会轮流说话,体验与同龄人交流讨论的乐趣。
准备:
有七个相同的玻璃杯,两根筷子和一些水。
玩法:
1.七个玻璃杯并排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多少个玻璃杯。
2.在杯子里装满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按照水位从低到高把杯子排好。
3、孩子用筷子敲击杯沿,听一听说一说像什麽音?
4.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和比较水位和声音的关系。
5、家长调整水量,以便发出Do、Re、Mi等音阶声音,"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然后演奏乐曲,激发孩子演奏兴趣。
6.父母一起玩,一起唱歌。家长鼓励孩子边敲杯子边唱歌。
7.父母和孩子轮流成为音乐家、歌手和舞蹈家。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家》设置了两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听歌曲,以及编创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领会了本课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于歌曲的学唱,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都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及稚嫩、可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听音乐时,有些孩子没有选择正确的拍子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用多听多拍手的方法,引导他们识别音乐的节奏,并用正确的拍手方法伴奏。
在编创活动中,我采取“辨别身边声音的长短”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音的长
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8.大班音乐教案:大班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活动准备
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视机、音碟机、U盘)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利用多媒体动画,孩子可以观察画面,表达和感受妈妈的辛苦。
(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漂亮的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展示,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
(4)利用谈话让孩子对母亲心存感激。
为妈妈唱一首歌或说几句祝福的话,亲亲妈妈、抱抱妈妈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庆“三八”亲子同乐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让孩子在唱歌、跳舞、玩耍、送红花中体验妈妈,是非常有意义的。奶奶的节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感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3.安排活动场地和家长座位。
4.准备绉纸、彩纸等材料做成红花,活动时送给妈妈和奶奶。
5、准备游戏的材料(布料、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首先,母亲、祖母和孩子们就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
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展示。和婴儿母亲一起表演节目。
3、请幼儿说说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
(1)简单介绍一下妈妈的职业和工作。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孩子们和他们的妈妈和奶奶一起玩。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孩子从终点把书包交给妈妈,妈妈背上书包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母亲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母亲的鞋子,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
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平时从幼儿园的一些事情,比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等,提高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向老师求助的少了。但一定要时刻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
多。开始孩子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是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的反馈,孩子回家后会说关心妈妈,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一个小故事,一首歌,就能让父母心里甜甜的。
3.幼儿教育的关键是爱和耐心,家长的支持很重要。
篇四: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和小朋友的粤语互动小游戏教案
第一篇:
活动目标
1.感受粤语童谣的语言及韵律美。
2.尝试用粤语积极参与游戏闯关活动,体验童谣带来的乐趣。
3.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童谣内容相符的图片
2.音像视频
活动过程
1.朗读活动
(1)教师朗读粤语童谣“鸡公仔”.(2)师:老师是用什么方言朗诵的?请你说说老师朗诵了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粤语童谣,是广东本土方言朗诵的。
2.学习童谣
(1)欣赏视频
(2)教师:你觉得这首童谣什么地方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句?(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图片。
(4)看图谱学习童谣
3.闯关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背景“鸡公仔”山。
游戏规则:山上有山洞,山洞前有大石头挡路。石头上有不同的难题,如“念出童谣《鸡公仔》前两句”如“念出童谣《鸡公仔》第六句”等。完成难题才可移开石头继续爬山。
4.结束活动
师:请和好朋友组成小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形式念童谣。
活动延伸
收集其他广东童谣让幼儿欣赏。
附童谣:
鸡公仔(广东童谣)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呢点可以怕艰难,清早起床返学去,执齐的书本啊上学堂,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又点会有所成啊!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呢当然要有精神,清早起床有好习惯,经常都温书啊要学勤,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又点会有所成啊!喔.....喔......第二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粤语童谣《世界真细小》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爱歌曲欢快的旋律,知道这是一首广东童谣。
2.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同伴面前演唱。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方言引入,激发兴趣。
(1)用广州话与幼儿问好。
(2)用广州话表达“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猜
猜这些词的意思。
(3)幼儿尝试用广州话说“细小”“欢笑”“世界”“眼泪掉”等词语。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世界真细小》
师:请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师:这首歌是一首广东童谣,名字叫《世界真细小》。
(2)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幼儿拍节奏。
(4)表演唱。
①采用轮唱、分段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②请幼儿在集体前表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提供碰铃、圆舞板、铃鼓等乐器听音乐进行打击乐活动。
篇五: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精选3篇)
《何家公鸡何家猜》
篇1一、活动目标:
1、初步常试学唱广东话的歌曲,并对学广东话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边玩猜拳游戏,并会在间奏处做相应的肢体动作。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律动《大公鸡》。
2、图谱六张。
3、全班幼儿坐成扇形。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生一起作律动《大公鸡》。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哪些关于公鸡的歌?
1、教师唱《大公鸡》,边做动作边表演。
2、师生一起表演,第一遍不做动作,第二遍边做动作边唱。
3、幼儿两人一组表演。
小朋友们唱得真帮!今天呀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公鸡的歌曲,请小朋友认真的听一听老师唱的这首歌和我们刚刚唱的《大公鸡》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轻唱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着重“公鸡”)提问:你们发现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学习演唱歌曲中的副歌部分。
1、教师完整的范唱歌曲。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谭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广东话的歌曲。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范唱)那公鸡用广东话怎么说?(公“该”),跟老师说一遍
(公“该”),那小鸡呢?母鸡呢?好,那我们把公鸡、母鸡、小鸡一起加上动作用广东话教一遍。
“公该”——“母该”——“小该”
2、重点范唱副歌部分,“何家公鸡何家猜,何家小鸡何家猜,何家公鸡何家猜,何家母鸡咯咯咯”边唱边做动作,幼儿跟着边唱边做动作。
现在请幼儿再来听一听公鸡、母鸡、小鸡这三个词在歌词里面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
公鸡——小鸡——母鸡
(三)、出示图谱:
1、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然后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用普通话念一遍。
那歌曲的前半段(真奇怪呀.......是谁家的不知道(广东话唱))这段唱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那老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加上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我们看图谱来一起念一遍。再来一遍加上动作。(三遍)
2、看图谱共同演唱歌曲的前半段。
我们看着图谱把这段歌曲唱一遍?(三遍)
3、完整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完整的演唱一遍。(加动作)
四、学习音乐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1、交待游戏规则,(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哪里出的拳?
师:小朋友们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会)小朋友们都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了,现在看老师是怎么跟着《何家公鸡和家猜》的这首歌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的。(教师示范)
3、再次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交换朋友)
我们再换个好朋友玩。
五、互动
和客人老师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进一步体验师生游戏的快乐及和他人分享、传递游戏时的愉快情感。
你们玩的开心吗?那你愿意把你的快乐分享给客人老师吗?现在每个小朋友找一位客人老师和你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六、结束语
教师用广东话教幼儿说“老师再见”,幼儿和老师们一边打招呼一边走出教室,活动结束。
《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
篇2大班音乐活动: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一、教材分析:
在《祖国真大》主题中,孩子对模仿各地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我们选择了《何家公鸡何家猜》这首歌词简单、旋律欢快、充满童趣的广东童谣,并对它进行了些微的改编,使它既能让幼儿感知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又易于体验、表现其音乐性。
分析了乐曲结构后,我们又进一步尝试把《石头、剪子、布》这个幼儿常玩且十分喜爱的猜拳游戏引入活动,以歌曲为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节奏感、合作能力的提升。
本活动的重点是民间游戏和音乐的自然结合,通过对句末和间奏的感应,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出拳、什么时候表现输赢。活动的难点则是幼儿的应变反应速度,猜拳游戏需要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对输赢作出判断,并合上音乐给予形象的表现。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最关注的是为幼儿搭建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一是了解、拓展、梳理已有经验,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表现方式;二是教师示范,让幼儿感知新经验,为自主表现打下基础;三是提供简单的图形符号,为幼儿记忆与表现提供隐性帮助;四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各种表现方式拓展游戏,在重复中体现变化。
二、活动目标:
1、结合广东童谣玩猜拳游戏,感应音乐的句末和间奏。
2、能较快地对游戏结果做出反应,并用动作予以表现。
3、进一步感受童谣的趣味,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游戏图卡若干张
四、活动过程:
一(一)回忆广东童谣,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活泼与韵味。
1.回忆歌曲,感应歌曲中个别字、词的发音变化。
提问:“公鸡、母鸡、小鸡”是什么意思?“何家公鸡何家猜”呢?
小结:这是一首广东话歌曲。广东人说话和我们不太一样,比如歌里的鸡要唱成“gi”,你要唱成“lei”。
2.师生共同歌表演一遍。
((二)梳理民间猜拳游戏经验,学习音乐游戏。
1.幼儿自由结伴玩猜拳游戏,教师运用图卡梳理游戏方法。
(1)引出游戏,幼儿自由玩猜拳游戏。
师:老师要把这首广东歌变成一个好玩的猜拳游戏。你们玩过什么猜拳游戏?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表示输赢的。
(2)梳理玩法。
请几对幼儿到前面演示各自的玩法,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并补充出示一些幼儿没有说到的玩法。
2.引用其中一种猜拳游戏的玩法,教师示范音乐游戏,引入新经验。
师:现在老师要选一种玩法,把它玩到歌里去。请看仔细,我们是怎么玩的。(两名教师示范打枪玩法)
3.分析游戏规则,学习新游戏。
(1)猜拳起始部分感应。
师:我们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开始猜拳的?(练习开始猜拳部分)
(2)(规则感应。
①句末的感应——出拳。
师: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出拳的?(练习句末猜字时出拳)
②间奏的感应——输赢。
师:打枪的动作在什么地方做?(练习间奏时表示输赢的动作)
(3)解决平局问题。
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师幼讨论并确定一种比较友好的表现方式。
(4)完整练习猜拳游戏(打枪)。
①练习猜拳部分。
②完整练习游戏。
4.迁移经验,拓展游戏玩法,在自主选择玩伴和玩法中感受快乐。
(1)重新确定一种玩法进行游戏。
师:刚才我们有那么多好玩的方法,想换一种吗?玩什么呢?(讨论确定一种)
(2)自主商量一种玩法进行游戏。
师:请你和好朋友自己商量一种玩法来玩一玩。
(3)交换朋友连续玩。
师:现在我们需要交换朋友玩游戏了,而且需要你们在前奏部分完成找新朋友和商量好玩法两个任务。
《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
篇3一、说教材
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这首歌是幼儿从未接触过的粤语歌曲,教起来必须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有趣,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运用了视听唱和游戏法进行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学唱广东话的歌曲并对学广东话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变玩猜拳游戏,并会在间奏处做相应的肢体动作。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掌握粤语的发音,以及边唱边玩猜拳游戏,并会在停顿处做相应的肢体动作。
四、说教法
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表演游戏法、提问法、体验法等几种方法使幼儿在玩、跳、唱、说等几重方法中获得音乐节奏感,从中感受到粤语歌曲带来的乐趣。
五、说活动流程
1、导入课题
用律动《大公鸡》以表演的形式引入,让幼儿对大公鸡的歌曲产生兴趣,并将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进行比较,发现歌曲的不同之处,引发对粤语歌曲的兴趣,在这个环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特点,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2、欣赏歌曲并初步试学粤语,我唱歌曲后提问,广东话“鸡”叫“该”,听一听这首广东歌里面有哪些“该”?这些“该”还是排着队出来的,看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鼓励幼儿用粤语说,并给予积极的肯定。
3、学唱歌曲第一段并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尝试跟我们一起学唱第二段,加入动作,帮助记忆,并表扬会在间奏处停顿的幼儿。
4、观看图谱,学习第一段,根据图谱学习理解歌词内容,我首先用普通话来念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相应的动作,来更好的记忆歌词,接着尝试学习用粤语来演唱歌曲第一段,再配上前面的动作以后,幼儿对第一段的掌握会容易许多。
5、我教幼儿玩猜拳游戏,并请教师和我一起示范,然后提问,我们是在哪个字上出拳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做了“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在幼儿做猜拳游戏时,鼓励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游戏。
6、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2)两个幼儿一组,完整演唱歌曲并在第二段时做猜拳游戏。
(3)幼儿要请客人老师互动表演,一起玩猜拳游戏。
六、结束部分
简单扩展广东话,和老师们再见,活动顺利完成。
篇六: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基础教育┆教育教研ASIA-PACIFICEDUCATION051摘?要:粤语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广东特色的本土音乐,一些广为流传的民间粤语童谣更是脍炙人口,深受幼儿的喜爱。粤语童谣本身富有内涵,表达不同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选用了一些适宜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所喜爱的粤语童谣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学会适当地表达情感,促进其自身的社会化发展。关键词:粤语童谣;幼儿发展;社会化发展;幼儿教育粤语童谣,点亮你我童年——浅淡粤语童谣在我园教学中的运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吴敏妍?陈晓明(一)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粤语童谣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时要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且易于配合一些肢体语言进行教学的童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学习和理解粤语童谣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同,因而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将粤语童谣进行筛选。比如小班的幼儿思维比较直观形象,以模仿学习为主,可以选择《打开蚊帐》《河边有只羊》《数字歌》《小茶壶》等童谣;中班的幼儿想象力更加丰富,可以选择《何家公鸡何家猜》《齐一、选择合适的童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让孩子们会听会讲本土语言,也能欣赏本土艺术的美。因此,把本土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重视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教育,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大发展趋势。粤语童谣具有韵律感强、短小精悍、幽默诙谐、朗朗上口等特点,非常适合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歌唱,所以,对于学习本土语言——粤语,从粤语童谣中学习是最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那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粤语童谣的教学呢?齐望过去》《跳飞机》等童谣;大班的幼儿则表现力更强,可(二)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选择幼儿乐于学习的粤语童谣以选择《广州好》《行花街》《月光光》等童谣。虽然我们在选择粤语童谣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但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对某些粤语童谣特别感特点,结合微课的内容,设计出好玩有趣、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游戏,寓教于乐,寓学于玩,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英语。3.交际法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进行交际。因此,在微课设计中,应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功能,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设计一些常见的交际场景,通过真实或模拟的人物对话和交际活动,提供真实的语料,使学生处于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氛围,自然地习得英语常用的交际话语。4.浸入法浸入式英语教学是在借鉴加拿大成功的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我国开展的第二语言创新教学模式。在幼儿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幼教师资强大、教学条件成熟的园区和学校,可以用全英文来设计一定的微课课件,引导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教师可设计参观农场、餐厅、海洋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场景,使幼儿自然地接触、理解和习得英语。本文探讨了幼儿英语教学中微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何将微课和课堂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内和课外的“翻转课堂”以及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和互补,将教师、家长和孩子有效连接在一起,既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将会大大提高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三、结语参考文献:[1]陈炬锋,丘婷婷,王芬,等.运用翻转课堂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8(5):17-20.[2]陈茂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3).[3]邓海燕.微课在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15):104-106.[4]丁雪阳.双语幼儿园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析——基于混合学习理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4):56-60.[5]黄渊柏.对我国目前幼儿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幼儿园教育教学,2005(04):55-56.[6]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7]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134-142.[8]刘华.幼儿园浸入式英语教学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18-20.作者简介:周忠杰(1973—),男,汉族,四川广安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育。史正刚(1976—),男,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和外语教育。
052教育教研┆基础教育教师将歌词融入“切西瓜”的体育游戏: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圆圈,一个小朋友扮演“西瓜刀”,唱到“切开它”的时候就把手“摊开”,然后去追其他小朋友。通过游戏让幼儿熟悉和记忆歌词、旋律,既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又帮助幼儿进行了体育锻炼。又如小班的《打开蚊帐》,这也是一首游戏性很强的歌曲,在学习时,教师扮演蚊子的形象,孩子们就充当打蚊ASIA-PACIFICEDUCATION兴趣,教师在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后,可以对粤语童谣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系列童谣进行学习。如我们在小班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对《打开蚊帐》很感兴趣,这首童谣反映了人们用扇子赶走蚊子时的有趣情景,还渗透了数学认知的相关知识,因而我们根据歌词重复的次数在PPT上显示相应数量的蚊子,渗透相关的数学知识,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又如把中班童谣《麻鹰捉鸡仔》整合到体育游戏当中,幼儿一边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边唱这首童谣,玩得特别起劲,眨眼工夫就把歌词记住了,同时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当兴趣使然,孩子们的学习就能顺水推舟。三)挖掘粤语童谣的内涵,粤语童谣具有文化地域性、选择促进幼儿发展的粤语童谣生活性、审美性、开放性和随意性,内涵丰富,对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如《大西瓜》中:“唔小心吞左啦,圆圆几粒,哎呀呀,问妈妈点算哪,头顶长出瓜,妈妈笑住话,长左多瓜食,由春天到冬天,时时有西瓜。”短短几句歌词就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妈妈和宝宝有趣的对话,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遐想,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二、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主要从教学游戏、自主游戏、日常生活和家园共育这四个方面来开展粤语童谣游戏活动。一)创设课程教学游戏,结合健康、语言、社会、让幼儿认知和理解粤语童谣的内涵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目标,我们通过粤语童谣的游戏化、情境化和生活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组织幼儿学习粤语童谣《何家公鸡何家猜》时,我将童谣的后半段词句与“猜拳”相结合,幼儿边念童谣边随童谣有节奏进行“猜拳”游戏,胜的一方模仿公鸡的动作,输的一方模仿小鸡的动作,幼儿玩得不亦乐乎。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其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还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我们把粤语童谣与舞蹈相结合,并努力发挥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家公鸡何家猜》《鸡公仔,尾弯弯》等,引导幼儿寻找共同游戏的伙伴,并不断扩大游戏主题、丰富游戏内容,然后把收集到的游戏展现给教师看。教师再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修改、整合、创编,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童谣舞蹈,使舞蹈成为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形式。二)鼓励幼儿自主游戏,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游戏是学前儿童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粤语童谣的特点最重要的活动和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中班童谣《大西瓜》教学中,子的小孩,他们边追着教师拍打边学唱歌曲,玩得好欢乐!接下来要换角色了,孩子们扮演蚊子,教师做打蚊子的人,孩子们纷纷被教师“打”得躲藏起来。整个气氛十分活跃,课(堂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三)渗透日常生活教育,我们将粤语童谣融入早操、让幼儿践行和提升粤语童谣的经验午间操中,利用晨间、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粤语童谣,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如午间操跳舞蹈《点虫虫》《世界真细小》,午睡时播放《月光光》,让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生活卫生习惯等在一日生活中自然、巧妙地得到培养。这样做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也减少了幼儿排队等待的消极现象。吃水果的时候,幼儿一起欣赏《排排坐》,在粤语童谣中学会分享和谦让。这种教育形式让幼儿乐于接受,效果比单纯说教好得多,还可(以随时进行。四)开展亲子传唱活动,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传承和发扬粤语童谣的精神“我爱广州”中,我们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粤语童谣,并且在家里一起吟唱、表演,还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一起表演。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进行创编、仿编、改编,创造他们喜欢的粤语童谣。他们乐此不疲,常常在家园联系群上进行分享。家长们体验到了成就感,也更愿意将粤语童谣教给幼儿。通过亲子传唱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与家人亲密接触的快乐和家庭的温暖,也体会到了粤语童谣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粤语童谣的教学在我们幼儿园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自从粤语童谣进入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通过吟唱,辅以相应的动作表演或乐器伴奏,兴趣很高,通过学中玩、玩中学,加深了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热爱,提升了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了情感。而一首首的粤语童谣,唱出了广州人的骄傲,也让我们重温了最初的感动,希望它能一直在本土文化艺术中发光发亮。参考文献[1]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徐艳贞,何志慧.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语文建设,2015(35):67-68.[3]杨凯.幼儿园童谣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佟玉琴.以本土音乐为中介促进幼儿情感发展[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5):22-23.(((
推荐访问:幼儿园大班粤语童谣教案 粤语 童谣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