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7篇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3-08-01 15:20: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教育?业调研报告教育?业调研报告范?(通?6篇)  在学习、?作?活中,需要使?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筹莫展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教育?业调研报告范?(通?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育?业调研报告1  为了全?、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谈话,同?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下??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已经叙述的或者是?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来说,是?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以后的?作有些效果。  ?先,从教师的?度来谈?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省重点?中,学校规模较?。该校在宝鸡市地区?考成绩排?第五,所以近年来?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年,该校学?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学??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多数?师所使?的教学?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达到和学?交流的?的。调查中有的数学?师对我说现在的学??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的这门课,认为努?与否考试时得分提?不是很明显,所以信?不断减少,况且努?了也不?定能取得好成绩。因?,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多数学?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可以使?师和学?交流,另???也可以进?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了此?法,成绩果然不错。  ?师们认为?个班?的学?数学成绩有很?的差别,可以把学?分为?等。?个?师要想让所有的学?都把数学学好,?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的具体情况,及个?的基础程度。视个?的情况不同?对学?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些?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不过?师的精?也是有限的,所以不?定能照顾上每?位同学,?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个?考的指挥棒在?形中束缚着他们。?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这?点?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师们对课堂教学?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数学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退,所以?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部分的教师采?的课堂学?动起来的教学?法是让学???思考问题,巩固知识,?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师进?教学时,课堂?氛相对和谐。?师说本校?些班级学?的记律较差,?觉性不?,如果?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且学?的?主学习能?差,合作能??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量的时间,从?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的?度来谈?下数学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对数学学习存在较?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师,数学好难啊!”我?边以坚定的语??励他们,?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的学习?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边在??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式从初中转变到?中来,适应难度较?的?中数学学习。现在的学?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考时多得?分,??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社会后,多多少少会?到数学知识。  学?对现代化的教学?法?开始还是?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长也就?所谓了。有的学?告诉我,上课?师

  ?多?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听起来?感觉到?聊。甚?有的学?说,?师的?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希望?师能关注他们。?论是成绩好的学?还是后进的学?,对这?问题的看法是?致的。调查中有?个学?问我如何看待?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还问我今后要是当?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师关注成绩好的学?是因为他们能听?师的话,??般情况下后进?的?觉性差,经常不听话,?然惹得?师不开?。?师也是?,存在?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看来?师要??种平等的?态去对待学?,多?励后进?这?点对于?师和学?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说学习数学时有的?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师不怎么样,?平低,进?也就不再理会?师的讲解,这样久?久之,学?的数学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些课外的知识。  ?部分学?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的,能够和学?很好相处的?师,他们都希望?师能够多关注??,即使是成绩差的学?也这样,这种愿望甚??其他学?更加强烈。他们希望?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理,同他们做好朋友,?不是?师??种居?临下的?势去对待他们。?且,有的学?还喜欢关注?师,对?师的?着,对?师?常?作中所发?的?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师的要好好和学?进?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的真实想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7点30分,由于较长,学?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学?都表?考试的压??,有很多题?不会,但就不?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师应该注意以下?个问题:  ?、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对他所学的科?提?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成绩。?师可以多组织?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在??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师可以多举?些?动、形象的例?,让学?有个直观的感受,?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浅出,例?最好能贴近?活,最好是当下发?的,?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展开讨论,进?使学?兴趣更进?步。  ?、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进步,它的直观性、?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的促进作?,但我认为在应?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个度,过度地使?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的反感,这?点从上?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下?对数学产?兴趣,从?带着好奇?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本就会容易让学?感兴趣。  三、对待学?要?视同仁,赏识每?位学?。?论学?的成绩好与差,?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的?格,这也是?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尊重?师,?且还要求?师尊重学?,作为?个?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学?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也要积极地?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只要?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进步的?种好的?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以?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时,也要注意?法,语?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的?尊?。有批评错的地?也应该向学?道歉,这?点恐怕?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的宽容之?并不??师差,真?地向学?承认错误的?师可能会更加受学?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的本职?作以外,我认为语??师最好能多参加学?们组织的?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交流,了解学?的真实想法,对学?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谈?,做学?的好朋友,消除?师和学?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些优秀?师的做法,结合??实际的?平应?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名合格的?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持的?师们、学?们表?感谢!  教育?业调研报告2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范点之?。为体现实践特?,充分发挥“四群”教育?范点的典型引导和?范带动作?,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作作了进?步深?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经济收?以农业?产为主,全村耕地?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积1665亩,?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达500万元以上;  其它还从事猪、?、?、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达80万元左右。

    ?、存在的问题

  1、?畜饮???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区,且饮??源地植被破坏严重,?态环境恶化,?源逐年减少,?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农?灌溉。如遇?旱,村民只能??到外?拉?,??天就接???。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体健康。

  2、交通??  宝窝村委会6个村?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路,晴通?阻的情况?较突出,特别是??天时个别村路会塌?堵塞,??影响了群众?产?活出?和经济发展。

  3、电???  宝窝村委会各村?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购置电?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多?法正常使?,有的连?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且这些村?组的电线??化,还未列?农?改造。部分村?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

  4、宝窝村委会各村?组的村容村貌很差,?且没有?化活动场所,?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组?集体经济收?,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建设困难较?,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持下,争取资?多?投?加?对各村卫?、交通、电?、饮?等??的投?,不断改善村民?活?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破除城乡?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的、?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组?级?出费?没有列?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组没有集体经济收?,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组能正常开展?作,上级部门应有?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组办公经费问题。  教育?业调研报告3  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环节规定动作的通知》要求,我办4?23?印发了《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及征求意见的?案》。确定了办班?成员的分包联系点,明确了领导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的形式、?法和步骤,要求班?成员在5?15?前完成调研报告。在此之前,我办向项?单位、相关委局发放了《XX市XX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查问卷》,以书?形式征求各??的意见建议。现将班?成员调研情况和问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基本情况  (?)班?调研基本情况

  11名班?成员中,单位?把?分包下属?级机构质量监督站,其他班?成员按照?常分管的原则分包联系点。调研围绕领导?部和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重点项?建设领域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群众(项?单位)对重点项?监管和服务?作最不满意的问题;群众(项?单位)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建设项?重?安全隐患监管、整改和事故责任追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所联系处(站)监管或服务???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对办机关建设和党建?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七各??重点展开。调研通过座谈、谈?、?访等形式进?,共收集问题29个,意见建议31条。  (?)问卷调查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62份。其中并联审批处向相关委局发放问卷12份,代建制处向代建单位发放问卷24份;质量监督站向?程监理单位发放问卷30份;安全监督处向施?单位发放问卷30份;?程协调处向县市区发放问卷16份、向项?业主发放问卷30份;?程监督处向招标代理单位发放问卷10份;综合处向以前帮扶点发放问卷10份。所有处站发放的问卷全部收回。共收集书?问题13条,建议17条。  ?、调研发现的问题

    (?)?部作风??

  1.不注重学习,政策理论?平不?。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参加学习活动的?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学习中存在实?主义倾向,与?作联系紧的学的多,与?作关系不?的学的少;学习不够深?,往往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求甚解;集体学习时精?不够集中,存在应付和?过场现象;个?业务学习不够系统深?,?般是?作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才“临时抱佛脚”找资料看看。

  2.?作不够务实,有时有?形式现象。?作中为了能够应付过关,满?上级机关或领导的要求、看上级领导脸??事情况较多,扎扎实实搞研究,注重实效出成果的情况少。

  3.?作作风不够扎实。对待?作的热情不?、主动性不强,?作要求和标准不严,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少,常满?于应付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当?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善于????动脑筋解决,习惯于等、靠或上报组织解决问题。

  4.?作标准不够?。?是习惯按照以往惯例开展?作,对新形势下?些?作标准和?作要求研究不够深?,缺乏精益求精和持续改进的精神;?是“差不多”主义,不求做多好,只求不出错。

  5.?作责任?不强,存在软、懒、散作风,上下班有不准时和迟到早退现象,?作中有“等、靠、推、拖”等现象。

  6.?作动?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部分领导和同志对??应该?的?作往往?不到位,需要靠上级不停的督促才能勉强完成;平时?作上能少?就少?、能推给别?或其他部门?就推给别?或其他部门?、能不?尽量不?。

  7.各级领导长官意志有所存在。主要表现在:?作上习惯于安排部署征,征求同志们意见少;?作要结果多、关注过程少;当“?传?”和“甩?掌柜”多,带头?、教?法少。

  8.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按??法、?思路思考和解决问题。思想僵化,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采取新办法,听不进新?法、新思路,习惯按常规出牌、按?路办事。

  9.中央?项规定出台前,到项?单位检查和调研时,个别时候有接受宴请的现象。  (?)服务项?建设??

  1.了解项?情况不够,下项?少。习惯于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收收报表、听听汇报,去项?实地查看少。?作浮在?上,掌握不了实际情况、发现不了真实问题。

  2.个别同志服务意识和服务?平还需进?步提?。主要表现在:?些新同志业务不熟练,对项?单位反映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些?同志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弱。批评项?单位多,耐?解释少。

  3.缺乏迎难攻坚精神。担?棘?问题接?后解决不了,对项?反应的棘?问题回避较多。对按照?般规律和常规流程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回避的就回避,能不接招就不接招。

  4.未开发建设重点项?管理系统软件,运?现代化技术?段  管理项?信息不够。重点项?信息管理?直使?电?表格录?,包括项?基本情况、投资情况、质量安全现状等技术数据都?法关联,难以对同?项?进?综合指标分析,每?的协调?报、安全?报、质量?报报表?直是???EXEL表统计、更新和报送。增加了?作?员和项?单位的?作量和?作难度,且?作效率不?。  (三)体制机制??

  1.受?地、环保指标等要素制约,招商的项?落地、开?困难。为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市、区、乡镇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政府也加?了对招商、项?审批和项?开?的督办考核?度。但是受?地指标、环保指标等刚性要素的限制,许多引进的重点项?难以分配和尽快争取到指标,?法按节点办理?续落地实施。当前重点项?建设领域最需解决的问题是项??地问题,项??项后,?地指标下达慢,?地?续审批周期长,影响项??续理。

  2.发展规划、?地利?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三规不统?、且调整频繁,导致项?审批困难重重。三个规划由发改、国?、规划三个部门主导编制,相同的"区域功能定位、相同地块的?地?途往往不统?。项?要落地,就必须协调调整,但调整规划周期长、涉及事项多、协调难度?,许多项?因此?搁浅;同时,规划调整频繁,城市控规未实现全覆盖。许多项??续审批到?半,或者已经快审批结束、甚?刚完成了建设,就与新的规划不?致,项??临搁浅或者被拆除。

  3.政府投资项?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资?拨付慢,合理的设计变更审批难等问题。许多项?资?拨付的所有?续齐备还要等待有关部门多?签批、还需要反复协调反复申请。?些项?因合理的变更?法实施?被动搁浅,因缺乏清晰的解决路径,相关审批部门相互推诿、上级机关习惯于问题下解,变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4.联审联批机制运?不畅。项?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召开联审联批会议协调解决。但是联审联批会议主持?的确定、会议纪要的印发、议定事项的督办落实等关键性问题?法解决。

  5.并联审批新机制需要进?步优化调整。有些并联事项的顺序还有待调整。如?项阶段,项?选址意见书是科研、?地预审和环评的前臵,不能与三者并联审批,调整后?续办理顺序更科学。

    教育?业调研报告4“百年?计,教育为本。”我国的??80%是农民,这使我们农村的教育尤其重要。农民的素质整体提?了,国民的素养也就增强了。我从事农村教育?作?多年了,每学期都要到学?家家访,因为农村中学的学?流失率很?。今年我带着后备?部培训班布置的作业,通过调查问卷、?访和询问的?式,针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调查,并进?总结。  ?、主要问题:

  1、?源问题  我校地处龙潭区?珠乡,周边三?多个村屯的学?都在我校学区内,4?末,我与部分教师到学校东部的村屯进??访,招?的同时进?家访,与家长?对?的沟通、交流。家庭对教育的看法决定着他们孩?未来的命运。不同的家长对??读书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家长对孩?的期望值很?,望?成龙、望?成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孩?送到市内较好的学校读书;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是读书的料,在哪个学校念都?样,就选择了我校;也有极个别的学?因为家庭困难就辍学了;还有?些家长对孩?念书的态度不够明朗,让孩???拿主意;也有?部分家长则直接表?孩?读书没有出路,即使考上?学也得??找?作,对孩?的读书情况不闻不问。这就使得学?流失率居?不下,?如7年级?学200?左右,到9年级毕业时也就90?左右,?多半的学?流失了,保证不了??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2、学校的办学条件  ?前,地处乡镇的农村的中学教学条件普遍不好,多年的资?投?不?,造成学校基础设施?较落后。从校舍看,?部分都是平房,冬天要靠?炉取暖,学校没有宿舍,家远的学?只能暂住在校外的农户家,存在安全隐患,时有事故发?,并且有些学校还存在着危房??维修。教学配套设施也相对滞后,不少学校没有语?教室,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图书室的图书?法完成更新换代,?乎是摆设,也难得对学?开放。理化?实验室由于长年没有填置实验备品,教学器材种类不全,数量少,现有器材完好率不?,?钱维修,造成教学实验开出率不?,学?操作实验开出率不达标。

  3、学校的师资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定的成绩,但长期困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些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情况甚?进?步恶化。其主要表现在:?是有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化、?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发展的需要。?前,对农村教师??强调学历教育,忽视?学历教育。规定中学教师必须具有?专以上学历,90%以上的教师达到了标准。可学?还是说?师“没?平”,许多被指责者甚?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个?关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养成?主学习的意识。即使教育局组织?家进??络学习、培训,可真正学习的没有??,都只是留于形式,强迫命令,不得不学。?是优秀教师流失较多,特别是年青的??教师,培养?个??个,只我校到?前为?,已?7名教师,其中英语学科2?、数学1、语?1?、历史1?、物理1?、?物1?,都是市级??教师。总之,教师队伍?龄化,教师总量偏?,但真正能胜任教学?作的?数太少,师资使?效益不?。  ?、解决办法

  1、控辍、控流,坚持“?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张艺谋的电影《?个都不能少》,我看后很受感动,?个农村代课教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保证学??个不少的回到课堂上,条件相对来说较优越的我们,已没有理由让学?的流失率总是居?不下。我们可以根据学?流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1)如果是经济原因,可以实?教师包保制度,?对?帮扶救助,每年教师捐款,帮助经济困难的学?完成学业。同时学校联系上级部门,争取捐助者对他们进?捐助。  (2)如果是学困、厌学的原因,那么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先天的智?因素是不同的,有些学?确实想学,就是学不会,对于这样的学?,教师要细?教、认真导,要有?够的耐?和细?;对于厌学的学?,就要和家长常联系,多做学?的思想?作,不放弃,另外,结合本校实际,开?些校本课程,激发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开设《?稻栽培》、《葡萄种植》、《养?》等课程,教给学?将来毕业后的农业技能。再者,也可将《弟?规》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教给学?礼仪,学会与?相处,提?学?的语?素养。

  2、加?财政投?,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要增加对学校办学的财政投??度,改善校舍,增加教学辅助设施的配备,强化多媒体的?络教学的运?。

  3、制定合理标准,任?优秀教师?才。  根据农村中学教育现状,制定严格的考试考核办法,吸引农村中具备中学教师资格的?员受聘,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组织学习,单独培训,限期提?,最后实在不?者予以坚决清除,以打开被挤占的编制空间,增加政策导向,使更多的优秀?才流向基层,为农村教育注?新的?液。  近?年,我校的??教师向外“迁移”的?较多,多次向教育局要?,没给,因为编制够了,怎么办?教学不能等,学?不

  能等,??想办法。我校现在?常缺少数学、英语、历史教师。53岁的数学?教师?体不好,还在上课;英语课时安排得看英语教师教?个年级,我们就从学校内部挑选有素质的、有进取?的年轻教师,由?教师帮、带着培养,?把?的教,三年?个循环之后就是“成?了”。今年我们中?学?临合校,对中学来说是个好事,我们可以从?学聘?些教师进?中学来,为我们中学的教学增添活?。  三、?结  通过?访、调查,?前农村家长对孩?的学习还是很重视的,他们对学校办学?平的要求很?,教育?政部门要加?对学校建设的财政投??度,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为优秀教师提供实现??价值,展??我的平台,留住优秀教师不外移,引?优秀?才进农村,到那时,何愁?窝?飞不出?凤凰!  教育?业调研报告5  ?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式的转变、教学?段的应?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都发?了巨?的变化。为进?步深化?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我将?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教师的知识观、学?观、教学观发?了变化。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是?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  教师把学?看作数学学习的主?。学?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只发挥“?朵”的作?,?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主动地进?知识建构。通过?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的创造?、潜?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教学中教师与学?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是真诚互动的,是共同探究知识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教学?式发?了变化。

  1.教师??发?了变化。学?是数学学习的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我们的?师能组织学?发现、搜集和利?学习资源;能引导学?围绕问题的核?进?深度探索、思想碰撞;能充分与学?合作,让学?始终处在师?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能?等。  三、教师尊重学?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学习的?信?。  每?个学?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活积累,每?个学?都会有各?的思维?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的个体差异,让学?感到??与他?不同,最?限度地满?每?个学?的数学需求,最?限度地开启每?学?的智慧潜能,使“不同的?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上,让学?进?开放式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尽量让学?参与,“谁来回答他的问题?”“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谁还有疑问?”让学?各抒?见、积极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让学?感受成功的喜悦,进?树?学习的?信?。  存在问题及原因: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化、?作量偏?  ?前,农村?学数学教师年龄?化现象?常突出,平均年龄41.1岁,许多年过50岁的?师仍在教学第?线;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包班上课,?作负担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于研究教材和进?理论学习,对提?其教学?平和能??常不利。  ?、农村?学教学现有条件和教学?段现代化要求之间的?盾。  农村?学资?短缺、条件落后,有些学校连台投影仪都没有,很多教师上课仍是“??粉笔,?张嘴,??板上过家家”的局?,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倡导要注重揭?知识的发?发展过程,注重学?的感知、体验等学习?标,现代化的教学?段在这??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改善办学条件,提?教学?段的现代化程度也是当前课改的当务之急。  三、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挫伤了教学的积极性。  城乡教师?资差距过?,乡镇教师?资偏低、待遇教差。农村学校所处的位置往往在村中,交通不便,?活条件?般,现实状况造成了青年教师吃住都不?便,很难安??作。  解决问题的对策  ?、加快农村教师的新陈代谢,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数量偏少的现状。建议各县区每年选??批师范类专科以上

  毕业?,补充“新鲜?液”;?是从城镇学校富余?员中,选派部分优秀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教。  ?、加?教师培训?度,着?提?教师的业务?平。提??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业务精良的?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教学质量起着举?轻重的作?。因此,要利?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等??都能得到提?。  总之,尽管课程改?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基础教育课程改?仍任重道远。在深化课程改?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问题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我们将群策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共同努?。  教育?业调研报告6  ?、调研?的  依据上级有关?件要求,我们对全镇中?学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设、体育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投?等??进?了调研,旨在全?分析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采取的促进策略与措施,全?提?学?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调研对象及调研?法  (?)调研对象  各中?学、教学点  (?)调研?法

  1、问卷法:  调查体育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投?;未来7年发展规划。

  2、访谈法:  与体育、艺术教师、校领导、办事处教研?事及学??谈。

  3、观察法:  看档案资料;看场地、设施设备;看器材  三、调研综述  (?)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成绩

  1、开齐开?了课时,严格组织管理  根据调查发现,全镇中?学实施体育艺术教学管理的依据完全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导性?件,各校体育艺术?作由校长亲?负责,下设由主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组,负责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作的安排和实施。各校均开齐开?了体育艺术课时,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在学校?作计划中做了细致认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实,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实群体活动,竞技成绩、艺术成果喜?。  其中全镇各校积极开展了“学?阳光体育运动”,全?实施《国家学?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了中?学?每天有1?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两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克服场地、器材、经费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学?群体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有训练内容、?法,有训练记载,充分调动了义务教育学?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体促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乐的?的。“课外??时锻炼活动”开展率达100%。

篇二: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共8篇)

  教育行业调研报告(共8篇)

  然而,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的刚需中高考依旧没有改变,在各种减负政策下,原本占据优势资源的公立中学只能提供宽松的托底,这样宽松的政策就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减了负,能力弱的孩子却"吃不饱"。由于学校无法为想要上好学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因而很多志愿上一流大学的中学生都转向了私立中学,随之也造成许多公立中学的优质师资也不断流失。此外,由于各个学校的资源参差不齐,很多家庭非常清楚仅凭学校所学的知识,孩子难以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规规矩矩实施"减负"的学生,根本进不了好的初高中学_。

  "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_的投入和对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量的课外时间里参加适当的辅导,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心理期望。

  二、行业消费支出现状从历年国家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来看,中小学一直是国家投入的重点。在年至年,国家财政对事业的投入规模连续扩大,从年的1.0万亿元上涨至年的2.1万亿元,涨幅达111.4%,年复合增长率16.2%。从事业费的流向看,年至年国家累计在普通小学、初中、高中、高等学校分别投入3.7、2.4、1.1、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小学累计投入7.2万亿元,占总投入的76.7%。

  此外,根据国家部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目前现有两亿多的中小学生,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一亿人次,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年,市场体量已经达到1.64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市场的规模有望接近3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给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作为居民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保持在6.3%左右,这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背景。从年至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度开支从820元提高至1008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美国、英国、德国的人均年度开支分别为5.2、4.9和3.6万美元,在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分别达到3.7和2.6万美元,中国的人均开支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从消费领域来看,支出主要集中在幼儿早教、K12课外辅导、出国留学与职业培训等方面。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幼儿早教成为越来越多父母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四成的父母有意向为孩子报名早教班,上课频率大都为每周一次,其中近一半的家长认为最高能承受的学费在每学期__元以下。根据年搜狐调查显示,家长给孩子们报课外辅导班的数量大多在两个以上,其中报两个辅导班的比例占到26.54%,报三个辅导班的比例为20.85%,三个以上的为18.72%;从辅导班类型来看,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特长学_班占到了39.07%,数学、英语等主课辅导则占到了36.32%。在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申请出国读研仍是出国留学的主力大军,根据年数据显示,约有42.16%的人选择出国读研,学生出国就读本科的数量也有明显增长,达到38.56%,在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的方式中,近八成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承担的费用在5万元以内,其中花费1万到5万元的占大多数,达到40.16%。在各职业培训类别中,选择学历认证类的人数最多,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从课程费用来看,超过六成的用户对每学期课程价格的可接受区间为500元至1000元,说明一方面用户大都愿意付费参加职业,另一方面用户在为职业投入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三、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在线兴起。互联网是指把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领域的一种手段方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深入地促进改革与发展,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技术特点,相较于传统模式,互联网具有信息传递优势、信息质量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和信息交流优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互联网的进程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方式之一,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竞相进军培训行业,将"互联网+"模式逐渐普及开来,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此外,传统的集团如新东方、好未来、巨人等公司也主动转型,积极布局线上业务,与此同时,各种在线新锐公司也是层出不穷,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在线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高科技助力更好的产品。产品作为的载体,对内容的引导起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儿童产品方面。儿童对科技产品的兴趣要远大于传统的书本,在过去,点读机和学_机曾经是上一代学生学_的有力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最前沿的技术已经与结合产生更好的产品,比如AR技术能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更生动、直观、全面的方式呈现,用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并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给儿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产业生态。

  更多的资本投资。据统计,去年一年已经有包括IDG、真格、经纬等知名VC/PE在内的近200家投资机构布局行业,总共完成超过460笔融资;同时,融资金额不断被刷新。年5月31日,猿辅导融资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融资1.5亿美元;8月23日,VIPKID融资2亿美元;今年4月,一起作业宣布完成E轮融资2.5亿美元。在各方资本的加持下,企业开始完善各自的产业布局,与此同时,资本也会开始扎堆,愿意把钱放到前景利好的大项目中。

  四、好未来集团发展历史__世纪好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中国、走向国际的科技企业。企业秉持用科技推动进步的____,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理想的。成立十余年来,好未来不断汇聚优质的社会化资源,基于数据化技术,针对个性化学_以及更广泛领域进行研发创新,关注体制内外体系共同成长,促进行业的创新、合作、进步,更积极投身公平与公益事业。

  年,好未来集团的创始人张邦鑫在北大读研期间兼职做家教,因学生进步较大,家长口口相传形成班课,于是创办了学而思。同年与同学合伙创办了奥数网,同时在线下开设数学小班授课,学而思

  扩展到19个;好未来推出CEO训练营未来之星;好未来推出海边直播;E度网更名为家长帮,并推出"家长帮"APP;年,学而思培优洛阳、南昌、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六大分校成立,全国分校扩展到25个;5月4日好未来发布在线新产品"乐外教",打造青少年外教识,孩子难以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规规矩矩实施"减负"的学生,根本进不了好的初高中学_。

  "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_的投入和对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量的课外时间里参加适当的辅导,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心理期望。

  二、行业消费支出现状从历年国家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来看,中小学一直是国家投入的重点。在年至年,国家财政对事业的投入规模连续扩大,从年的1.0万亿元上涨至年的2.1万亿元,涨幅达111.4%,年复合增长率16.2%。从事业费的流向看,年至年国家累计在普通小学、初中、高中、高等学校分别投入3.7、2.4、1.1、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小学累计投入7.2万亿元,占总投入的76.7%。

  此外,根据国家部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目前现有两亿多的中小学生,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一亿人次,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年,市场体量已经达到1.64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市场的规模有望接近3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给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作为居民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保持在6.3%左右,这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背景。从年至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度开支从820元提高至1008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美国、英国、德国的人均年度开支分别为5.2、4.9和3.6万美元,在亚洲的日本、韩国也分别达到3.7和2.6万美元,中国的人均开支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从消费领域来看,支出主要集中在幼儿早教、K12课外辅导、出国留学与职业培训等方面。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幼儿早教成为越来越多父母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四成的父母有意向为孩子报名早教班,上课频率大都为每周一次,其中近一半的家长认为最高能承受的学费在每学期__元以下。根据年搜狐调查显示,家长给孩子们报课外辅导班的数量大多在两个以上,其中报两个辅导班的比例占到26.54%,报三个辅导班的比例为20.85%,三个以上的为18.72%;从辅导班类型来看,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特长学_班占到了39.07%,数学、英语等主课辅导则占到了36.32%。在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申请出国读研仍是出国留学的主力大军,根据年数据显示,约有42.16%的人选择出国读研,学生出国就读本科的数量也有明显增长,达到38.56%,在通过中介机构办理留学的方式中,近八成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承担的费用在5万元以内,其中花费1万到5万元的占大多数,达到40.16%。在各职业培训类别中,选择学历认证类的人数最多,比例超过四分之一,从课程费用来看,超过六成的用户对每学期课程价格的可接受区间为500元至1000元,说明一方面用户大都愿意付费参加职业,另一方面用户在为职业投入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三、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在线兴起。互联网是指把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领域的一种手段方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深入地促进改革与发展,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技术特点,相较于传统模式,互联网具有信息传递优势、信息质量优势、信息成本优势和信息交流优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互联网的进程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方式之一,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竞相进军培训行业,将"互联网+"模式逐渐普及开来,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此外,传统的集团如新东方、好未来、巨人等公司也主动转型,积极布局线上业务,与此同时,各种在线新锐公司也是层出不穷,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在线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高科技助力更好的产品。产品作为的载体,对内容的引导起着巨大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儿童产品方面。儿童对科技产品的兴趣要远大于传统的书本,在过去,点读机和学_机曾经是上一代学生学_的有力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最前沿的技术已经与结合产生更好的产品,比如AR技术能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更生动、直观、全面的方式呈现,用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并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给儿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产业生态。

  更多的资本投资。据统计,去年一年已经有包括IDG、真格、经纬等知名VC/PE在内的近200家投资机构布局行业,总共完成超过460笔融资;同时,融资金额不断被刷新。年5月31日,猿辅导融资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融资1.5亿美元;8月23日,VIPKID融资2亿美元;今年4月,一起作业宣布完成E轮融资2.5亿美元。在各方资本的加持下,企业开始完善各自的产业布局,与此同时,资本也会开始扎堆,愿意把钱放到前景利好的大项目中。

  四、好未来集团发展历史__世纪好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中国、走向国际的科技企业。企业秉持用科技推动进步的____,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理想的。成立十余年来,好未来不断汇聚优质的社会化资源,基于数据化技术,针对个性化学_以及更广泛领域进行研发创新,关注体制内外体系共同成长,促进行业的创新、合作、进步,更积极投身公平与公益事业。

  年,好未来集团的创始人张邦鑫在北大读研期间兼职做家教,因学生进步较大,家长口口相传形成班课,于是创办了学而思。同年与同学合伙创办了奥数网,同时在线下开设数学小班授课,学而思

  中鼎大厦,同年高考网正式上线运营;年,学而思走出海淀,在东城区设立张自忠路服务中心,同年正式进入家教市场,"智康1对1"成立;年,学而思在天津成立首家分校,上海分校、xx分校分别建立,为汶川灾区人民捐款200万元;年,学而思广州分校成立,在四川建立两所希望小学正式动工;年,学而思网校正式上线运行,E度网统一各站站群正式上线,ICS智能教学系统上线,同年学而思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深圳分校成立;年,学而思旗下幼教品牌摩比思维馆正式上线,ICS2.0全面上线,成都、杭州、南京、西安分校成立,小班形式的课程正式命名为学而思培优;年,学而思培优郑州、重庆等五大分校成立,全国分校扩展到15个;发布全新理念:激发兴趣、培养_惯、塑造品格;开展青、藏、黔、新四地大规模支教活动,成立社会责任部,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年,1月1日学而思总部迁入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丹棱SOHO,8月19日学而思正式更名为好未来,10月8日好未来公益基金会成立,是经__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年,学而思培优长沙、石家庄、济南、青岛四大分校成立,全国分校扩展到19个;好未来推出CEO训练营未来之星;好未来推出海边直播;E度网更名为家长帮,并推出"家长帮"APP;年,学而思培优洛阳、南昌、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六大分校成立,全国分校扩展到25个;5月4日好未来发布在线新产品"乐外教",打造青少年外教作,推共享计划;6月16日好未来增持顺顺留学股份,顺顺留学加入好未来大家庭;好未来入围BRANDZ中国品牌百强,并成为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品牌。

  十余年来,好未来全面布局产业,构建幼小及素质、K12及综合能力、国际及终身、内容及增值服务和公立教学产品及服务五大事业群,旗下共有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爱智康、摩比思维、励步英语、顺顺留学、家长帮等15个业务品牌。业务与投资双轮驱动,目前已披露的投资项目包括宝宝树、Minerva大学、果壳网、Knewton、多贝网、鲨鱼公园、嘿哈科技、奇迹曼特、轻轻家教、小伴龙、学科网、作业盒子等。年启动未来之星项目,打造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平台,提供孵化、培训、投资三位一体的服务。

  今天的好未来,集团员工27000余人。在全国36个城市,共有400万学员走进好未来的线下课堂,另有3500多万学员通过线上获取优质的资源,-年,好未来连续三年入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

  报告人:王巍第4篇:

  行业调研报告行业调研报告()第一篇:

  服装行业调研报告服装行业调研报告近年整个服装行业出口创汇情况。

  2.国内服装市场竞争特点(1)服装消费需求变化特点总体消费水平变化特点。

  不同消费档次的变化特点。

  品牌消费的变化特点。

  不同服装产品类型的变化特点。

  (2)服装销售渠道的变化特点服装销售渠道的变化特点包括商场、专卖店、综合超市以及批发市场等的变化特点等。

  (3)服装需求理念和服装销售理念的变化特点(略)3.国内服装市场的发展走势(二)本市服装行业现状1.本市服装企业基本信息服装企业总数。

  服装企业在本市各区中的分布。

  服装企业的经营性质,如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营企业等。

  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从业人数的组成结构。

  2.本市主要服装企业经济指标(1)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包括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出口额和出口收入等。

  (2)各个经济指标同其他行业的比较(略)(3)服装行业在本市工业发展中的地位(略)(三)本市服装企业在全国服装企业中的地位分析(略)(四)本市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分析(略)(五)本市服装行业的优势和不足1.本市服装行业发展优势历史文化优势。

  区位优势。

  科技优势。

  加工制造优势。

  设备优势。

  出口优势。

  政策优势。

  2.本市服装行业发展的不足劳动力供给成本日益提高。

  市场经济发展尚待规范。

  政府对服装行业的政策尚不明朗。

  服装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

  行业人才的供给不足。

  (六)本公司拓展本市市场的优势和不足1.机遇和优势年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带来了服装产业发展新的商机,如运动服装的发展等,本公司若能在运动服装发展相对薄弱的本市开拓市场,会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公司拥有先进的服装生产技术和设备,能够弥补本市技术和设备发展迟滞的不足。

  其他(略)。

  2.不足公司市场开拓经验有待提高,市场开拓的优秀人才缺乏。

  公司对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和办事处的管理尚不规范,缺乏市场开拓的有效管理模式。

  其他(略)。

  2、从业人员就业范围广阔: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主要是面向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的财经后备人才,通过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以及证券投资、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课程的学_,使之能够胜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业务,以及专业性会计和管理咨询工作。其毕业生也适合政府与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的会计和审计工作。

  3、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被喻为公众利益的守护神,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奠基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的广泛融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早在10年前,国家领导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我国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

  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

篇三: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关于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

  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调查报告

  篇1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小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小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

  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3、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

  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小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小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

  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

  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教育调查报告

  篇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文明社会和知识经济的语境中,教育更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而农村教育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肩负着科教兴农、提高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缩小社会差距、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历史使命。但农村教育仍存在师资差、设施差等问题,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现在学习环境的优越。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带动我系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我校学风及骨干校建设。

  我系调研小组利用学生返校时间,分别由五位成员带领同学前往当地的农村小学进行调研、并做问卷调查。每组调查问卷共15份,学生10份,教师5份。在同学及老师的配合下,我们工作顺利结束。经过我们各队调研,总结成果发现,每个小学均内部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远程教室等,各室配备均达三级标准。各农村学校现有师生不多,但都开设了7个教学班(包括学前班),虽在各种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调查中还是发现存在着几个问题:一、学校合并,学生上学不方便

  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得知

  (1)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各小学在政府的支持下,在教学楼和设施配臵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是很有限的,在很多大的方面的很多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现在小学还没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师,有的小学有几台电脑还是毕业生捐献的,基本都是老师有时候用一下,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到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此外,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学校的篮球场很是泥地,下过雨之后要天晴几天才能用,而且很多设施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是由于缺乏资金维修或者是去买新的。

  (2)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从这次的调查中得知,现在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现在很多教师的学历都是中专的水平,但是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师已不多,师专正在减少,演变为师院,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加入教师教育的行列,一个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形成。由于现在小学的学历水平比较低,很难跟得上现在的教育观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的质量。

  第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在农村小学中,年龄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的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很多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个阶段形式。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村里的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4)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率反弹

  虽然我国宣布在20xx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学生失学的现象还是常有发生,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才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人小学都没有毕业。在调查中,当提到孩子应该多读书考大学学文化时,有的村民说:“读书有什么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点赚钱呢。”这是大部分村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农村的经济条件使许多孩子无法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改变农村的经济现状尚有一定困难,但读书费用是否能降低到农民的平均经济水平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

  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

  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农村教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与经济师密不可分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突破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教育瓶颈,,改善农村教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的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我国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实施的当务之急。

  第一、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关键。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学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冲。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优化教师资源配臵。

  第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进修学校和培训基地的短期集中培训引导功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三、收获和感悟

  这次的社会实践使我们调研对受益匪浅,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点,而农村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

  这次实践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们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育调查报告

  篇3一、xx市职业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xx市职业教育资源基本情况。

  目前,在哈中高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共有227所,其中中职类

  204所,分别为职业高中47所(其中城市25所、农村22所),中专119所,技工学校44所,在哈高职院校23所。从城乡分布情况看,城市200所,农村27所。从办学主体看,属于政府兴办的47所,行业兴办的146所,企业兴办的27所,社会力量兴办的7所。我市中高等职业技术培养培训机构设置的专业共有116个,其中中等专业90个;高等专业26个。

  (二)xx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

  几年来,市政府认真执行《职业教育法》、《省职业教育条例》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相继出台了春秋季招生、注册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新的招生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近年来,市本级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XX年XX年市本级共投入职业教育资金27414万元,XX年市本级专项资金由以前的每年80万元增加到780万元,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区的职业高中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道里区在XX年新建第十二职高后,今年又将第十三职高列入改造规划,拟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道外区第一职高XX年建设一座5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后,今年又进行了新的规划,并制定了全区职教资源整合方案,拟定下半年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动力区依托第十五职高成立了蓝领学院南岗区第二职高去年新建的3万5千平方米的教学楼投入使用,成为教学环境一流、教学设置优良的示范性学校;香坊区将郊区

  学校151中并入该区职教中心,建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这一切都为全市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代表大会做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府从XX年初开始组织力量,对我市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振兴我市经济发展服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听取了各方面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有关人员赴沈阳、大连、长春进行实地考察,摸清了我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今年4月20日,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哈尔滨市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即

  将出台。总的看,我市职业教育正面临大发展的趋势。

  二、xx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调查表明,有95。2%的人认为,由于当前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尤其是上名牌大学才是成才的最好出路,特别是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以及精英教育的观念,导致了社会人才观和择业观的偏颇,从而造成了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一些单位用人标准的唯学历倾向以及不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担心培训后技术工人跳槽、雁南飞、为人做嫁衣裳的顾虑,致使一些企业不愿意在培训技术工人上花钱。另外,主流媒体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乏力,也直接影响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是职业教育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当前,我市职业技术教育。从管理主体看,存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其他20多个行业管理部门。从管理层级看,主管职业教育的既有市、县(县、市)级部门,也有省级部门。由于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牟全市一盘棋。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未能发挥最大办学效益。

  三是职教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落后。XX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要求完成普九任务的地区,教育费附加的20%应当用于职业教育,按此规定,我市尚有较大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应当承担职业教育经费有明确规定,按此规定,以XX年为例,全市企业用于职教的支出经费应该是1,824亿元,而实际支出是7900万元,尚有1个多亿的教育经费没有落实。在调查中,有些单位反映,职业学校学费收入的15%被截留用于地方政府的整体规划,违背了《省职业技术教育条例》的规定,由于投入不足,各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条件落后。职业高中大多数没有象样的实训基地。中专、技工学校虽有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也十分陈旧落后,75%的实验实习设备是企业淘汰的,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设备。

  四是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

  职业教育机构不能做到学校围绕市场转,按需培训,而是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专业,专业设置重复,办学模式陈旧,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重过高。以XX年为例,我市中职学校招生1。7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为1:5;社会培训机构培训1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为1:20;高职院校招生1.3万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招生比为1:5.5。近百个专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仅有18个,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有限的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不能取得就业岗位。这就表明,我市培养的职业技术类人才在数量、类别和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五是教师队伍素质偏低,双师型教师匮乏。职业教育教师有50%以上都是从原普教岗位上转移过来的,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专业技术知识。由于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不景气,学校没有能力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加之一些优秀人才被经济发达地区挖走,导致职教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六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调查显示,有92%的人士认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与农村义务教育相结合,互相促进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三、几点建议

  今后几年是xx市职业教育面对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振兴迫切需要而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其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要使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充分认识到,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小康,抓职教就是抓素质,抓职教就是抓效益,抓职教就是抓社会稳定。要向社会宣传我市乃至全国人才市场紧缺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情况,要宣传我市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急需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宣传职教毕业生就业有路、致富有方、升学有望、创业成才的典型事迹,宣传和表彰发展职业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抓住每年高中升学高峰特别是在每年中考、高考前的机遇,对社会、家长和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的引导,使他们了解职业教育并产生兴趣,使他们认

  识到职业教育是青年走向成功的高速路,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光明大道。要通过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育,是推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是促进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教育。从而使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鼓励、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教育调查报告

  篇410月,我被分到上海市川沙中学华夏西校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上海市川沙中学及蔡路两校的音乐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以及以后的师弟师妹们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以上两校的音乐学习以及

  学生的素质做了以下分析及调查。

  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及师弟师妹们以后的实习工作有些效果。

  一、川沙中学华夏西校简况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上海市川沙中学,学校规模较大,分东西两个校区,我在华夏西校实习。全校共40余个班。该校在川沙地区考试成绩排行前几名,近年来生源也较多,主要是上海本地的孩子。

  学校的经济状况很好,设备先进,教室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扎实,学生们动脑思考的能力也比较强,音乐基本素质相对比较较高。本校音乐老师有3名,师资能力比较雄厚,学生们在各个方面的素质也比较高。除了实习以外,我们几个实习生还做了一次全国书法等级考试的监考,地点在川沙中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华夏西校的在校生及周边学校的学生,最

  小的有小学2、3年级的学生,考试等级均有,以5——8级为主。

  二、蔡路中学简况

  上海实习小组的宿舍在蔡路中学。川沙中学离蔡路中学有一段路程,坐车的话,也需要半个钟头的时间,所以在川沙实习的同学早上必须早起。刚去到上海蔡路中学时,蒙书记和周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区见校长,吴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简单的说一下我对蔡路的了解,这所学校百分之八十的生源是外地学生(农民工子女),非常单纯,可爱,但各方面的素质相对川沙中学的学生低一些,当然,这不是我的看法,是老师们给我们介绍时讲到的。

  三、两校的理念解析

  川沙中学和蔡路中学的音乐教师能力都非常强,而且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两校的学生均有预初年级、初一以及初二及初三(华夏西校没有初三,初三在分校)。蔡路中学的预初年级和初一年级是教吹口风琴,但在华夏西校是没有这个器乐吹奏。据华夏西校的老师讲:因为投资太大,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在华夏西校是相当注重学习成绩的。蔡路中学则不然,他们学校鼓励学生们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不注重成绩,因为他们不用参加中考,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望比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不要那么束缚似乎成了这个学校的主旨,应对了吴校长的那句箴言。蔡路的经济实力丝毫不比川沙的差,据我们这些天的感受,感觉蔡路似乎更舍得去做一些与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而华夏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三、我的实习感悟

  通过以上的调查以及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我认为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中去。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音乐的重要性。对音乐的学习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作为导入,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

  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单元,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视频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音乐,也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比较难教唱的歌曲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师范,教唱,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音乐素质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音乐素质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音乐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

  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我要诚挚的向上海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

  教育调查报告

  篇5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机会,打工挣钱,是很多青年人的选择。胡总乡地处皖北,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属于劳务输出型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因此,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成为农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儿童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研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

  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调查方法

  我们于10月24——26日对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共发放问卷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完成率为100%。

  四、调查结果

  问卷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一制定,包括六个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一)隔代监护人及家庭情况

  150人中,隔代监护人有134人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16人为外祖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人,初中54人,小学50人,初识字14人,不识字19人,136人为农民,14人是干部职工,家庭经济来源大部分靠打工,家庭富裕2人,一般138人,10人家庭困难,平时

  能看书看报的11人,督促辅导孩子学习的40人,能给留守儿童单独学习场所的39人,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和学习图书资料的27人,希望孩子能上大学的66人,能有好工作的43人,能挣钱的11人,品学兼优的22人,做新时期的农民的8人。

  (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150人中,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76人,认为重要的60人,认为可有可无的6人,说不清的8人。

  (三)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

  管吃饱、穿暖75人,管人身

  安全29人,管身体健康61人,管上网逃学28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17人,关心孩子学习成绩79人,教做好人好事43人,督促孩子按时起床睡觉40人,督促孩子读书做作业57人,培养孩子劳动习惯58人,重视孩子道德品质教育52人。

  (四)管教孙辈的方法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的48人,有时打骂斥责的27人,有时放任不管的11,不能过于溺爱、注意引导的75人,与孩子谈心交流的43人,与孩子父母沟通配合的"48人,发现孩子缺点及时纠正的72人,发现孩子优点及时表扬的43人,孩子难管时能和老师联系的72人,对孩子立规矩时讲清道理的62人。

  (五)隔代家教中的困难和问题

  反映年老体弱、精力不足72人,反映缺少方法、不知怎样去帮助有问题的孩子58人,反映与学校老师联系少62人,反映社会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33人,反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32人。

  (六)意见和要求

  150份问卷中,只有19份完成了这一栏,大多希望老师管教严格一点,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五、调查分析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一)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才67人,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83人,其中还有33人初识字或不识字。有阅读习惯的只有11人,大部分监护人无法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很多监护人难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隔代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程度高低有别。大部分隔代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存在错误的认识。但这只是一个纸质的调查问卷,排除言行不一致现象,重视家庭教育的比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三)隔代监护人对管教内容界定不全。从管理教育内容这一栏的调查结果上看,大多数监护人重视外在的显在的管教内容,如吃好穿暖、保持健康、学习成绩等,但对潜在的内在的管教内容不够重视,如对安全教育的淡漠,对孩子的心理的忽略,对良好习惯培养的遗忘等。

  (四)隔代监护人管教方法单调。他们往往只注重言教,不注重身教,不能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们注意纠错,却不注重表扬激励,说明他们不太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特别对待有问题的孩子,很多隔代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很多隔代家长缺少和学校沟通的意识。部分隔代家长还存在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

  (五)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大多数隔代家长体弱多病,精力不足,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有效监管教育。再加上大多数隔代家长是农民,“农家少闲月”,他们还要料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像城市的那些已退休隔代家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所以,“照而不管,养而不育”是很多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真实写照。

  六、对策思考

  农村隔代教育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现在的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下无法消除。作为学校,应该想办法对隔代教育进行指导,以提高隔代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落实学校教师家访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家访,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家访,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

  和理想,共同探讨农村隔代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开办家长学校,向隔代家长传授隔代教育的新理念。通过隔代家长知识报告会、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向隔代家长传授隔代教育知识和经验。帮助隔代家长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家长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他们家庭教育的理念,丰富他们家庭教育的经验,发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留守儿童,不仅是隔代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学校的责任。全社会都要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鼓励教师当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时,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鼓励留守儿童给父母打亲情电话、写信与父母沟通感情。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隔代教育现象会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家庭教育的不足,全面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的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沟通,帮助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合力。

  教育调查报告

  篇6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

  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4、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靖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育调查报告

  篇7教育是民生之基、强国之本。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第八次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致力于本校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情况,我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语文学科基础等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目的了解高中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以探求相关的改进方法。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内江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抽样调查法等进行。

  步骤:

  1、制作“关于高一学生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的问卷,然后在高一年级16个班中各发放5份问卷由学生如实填写,再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

  2、通过在内江一中两个月的语文学科专业实习,我有机会观察了解学生课堂语文学习情况和学生相关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记录下学生的相关表现,以便于最后的情况汇总和分析。

  3、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作文和考试试卷,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的问题并做相关记录。

  4、寻找个别在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理解情况和基本态度。

  5、将以上信息汇总分析,呈现最终的调查总结。

  四、调查结果:

  通过两个月的实践和观察,我对内江一中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结果如下:

  1、语文学习兴趣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通过对本次问卷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仅仅只占了15%,而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占了45%,其余40%的同学则表示不喜欢语文课。不只问卷显示语文学科越来越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访谈过程中很多学生也表示,一上语文课就不知道自己应该

  干什么事,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更有以为姓李的学生表示,语文课没意思,反正听不听都是考那么多分,没必要去下工夫。我想这种情况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小就有的一种心态,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在教授知识之外,可能也忽视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缺少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适当引导。

  2、语文学习习惯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主要包括课后练习的完成和每周的周记完成情况。

  在我听课的两个班中(高一二班和高一九班),高一二班的学生表现很好,老师布置的任务基本上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甚至有的学生会很主动地询问老师相关的安排,并提早完成。但九班的学生就缺乏一种自我约束性,通常情况下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能够按时完成。比如:在上《荆轲刺秦王》一课时,老师要求周一就要背诵“易水送别”一段,但是到了周三还有80%的学生没有完成背诵。

  再如:有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认真,字音字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一次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就抽查学生读书是受认真,随堂抽取了两名学生上讲台听写《再别康桥》中的词语,结果两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完全写正确了的,更有一个学生把“青荇”二字写作“青杏”,错误百出,让人哭笑不得。

  在周记中的错误就更多了,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有的是一逗到底,有的是不该停顿的地方打上标点而该标写的地方不标写,病句更是千奇百怪,很多语文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我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看到有错误也不去改正,下次遇到同样的内容仍旧把错误的答案呈现出来。这些情况都给老师增加了教学的困难。

  3、语文方法方面:

  通过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语文

  学习上没有良好的方法。很多同学都把精力放在数学和外语的学习上,而语文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这一方面与学校有关。在内江一中:就语文学科每周就有小字7篇,周记一篇,摘抄,背诵,练习册等等作业,学生任务重,在完成过程中难免会力不从心,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一写周记就上百度,没有自己的感受。我在批改周记时就曾发现有三个同学同时抄了一篇文章。有的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是把不会的字留空,有的一句话有几个空白处,老师批改过程中还要去猜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作文中写的错别字老师改了看都不看一眼,一门心思只顾着看老师的评语,看完了就完了。

  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同学都订购了字典,但是真正使用的同学不超过10%,他们遇到不懂得字只会问老师,却从来不会想到要自己去查询并记忆。

  4、语文基础方面

  整体而言,内江一中整个高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差,在两次年级考试(包括月考和半期考试)中,语文上115的都没有,虽说与题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但这种情况在我上高中时是没有的。

  为了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我从学生考试的试卷中抽取了部分试卷进行分析,在抽取的试卷中发现,基础知识(字音、字形、病句、选词填空)的错误率达到了32%,比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名句填空部分全部正确的只占了27%,学生基础差可见一斑。

  建议:

  1、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改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改善的。因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A、国家方面:国家应该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要保障语文学科的地位,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北京高考的改革当中,我们看到了语文学科发展的曙光。

  B、学校方面: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都以追求升学率为教学之本,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性熏陶。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需要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时加强本校的文化建设,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

  C、语文教师;教师必须要摆脱高考指挥棒的误导,同时要注意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像一条大河,不断流动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其次,要重视语文人文性的发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语文的美,从内心深处喜欢上语文。

  D、学生方面:首先要端正态度,采取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了解语文的内涵,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个人内涵。最后,留心周围事物,关注他人,培养观察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教育调查报告

  篇8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了调查。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为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问卷调查在六中学,共发问卷80份,回收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中学生较为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自身素质,10%的学生学习的作用是考大学,16%的中学生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的经济社会特征。,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学生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90%的学生都有“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有45%的学生“英语以后的生活几乎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特长”有的认识,,92%的学生有感兴趣的,且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的。,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认识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的综合素质,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中的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课程教

  学更多地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对考大学失去信心;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

  在调查中,中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的差异,使的学习需求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只要求基础知识;考高职或艺术类院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学习需求的横向多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培养的特长,还要求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但主观性和不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学生的学习目的严重的主观性和不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在:认识到了未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以后在事业上能。学生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37%考大学的学生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篇四: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2023年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9篇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我国的教育飞跃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蓬勃发展阶段。农民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只有农民村人口素质有了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我国富国强国的战略。

  一、独生子女爱宠,家庭教育溺爱

  1、由于农村的家长自身的素质还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龄偏大,加上独生子女过度的溺爱,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性格孤僻,行为习惯不良,有的整天沉迷上网,结果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偷小摸)。

  2、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在许多家长、学生中占严重的地位,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率低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没有前途”,不如趁早上班,免得读书花费钱,所以,学生成绩好坏,无所畏。所以学生也就采取混日子的态度,给学校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联村办学有得有弊

  由于生源的减少,一村一校的办学方法从九十年代末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联村办学。这样,国家可以集中财力物力改善办学条件,集中师资力量解决师资不足的困境,然而,给就读学生造成了很多不便。就我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上学的路程达到五公里开外,交通不方便,小学生自己上学不安全,学校又没有校车,家长接送又不方便,也根本没有时间,尤其留守学生,小学生住校生活不能自理,还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上世纪举国办教育,集中财力办了一批学校,而是城镇学校而农村学校都靠农民集资修建的,由于资金不足,做的质量差,而且简陋,经过一、二十年的时间,校舍已坏,学校无力维修。目前国家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维持学校一般正常开支,没有资金维修校舍,加之农村教师大多年龄偏大,政府又不补充年轻教师,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学生择校,不惜代价转到城市就读。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2ⅰ.研究背景

  l近年来,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路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正在由一种时尚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便捷的电脑、软件、互联网等科技产品,改变和更新着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群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表现为一对一式的定制化教学服务模式。新市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这对于教育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都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l报告研究的样本为来自全国各地考入我院计划内本、专科学习的学生。这批新生入学一个多月,对刚刚结束的高考复习阶段体会深刻,比起各地在校的高中生,他们对高考复习辅导的方法及效果的认识都将更加趋于理性。

  l本报告旨在通过问卷调研,更加深入的了解络辅导市场及络视频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把握其运行和发展规律,为目前所进行的市场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ⅱ.研究方法

  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相关运营商和渠道商及相关群体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获得。调查数据将帮助网络教育产业有关管理者和投资者对网络教育消费者有清晰的把握。

  (一)调研方法说明

  (二)行业研究说明

  行业研究部分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桌面研究的方法:

  l通过对行业专家、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市场等方面数据。

  l桌面研究,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问卷调查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l获得一些公开信息的渠道:

  政府数据与信息

  相关的经济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iii.报告正文

  1.1高考信息调研过程分析

  高考信息征询工作结束之后,将进入调研报告的撰写阶段,本阶段的首要工作是掌握科学有效的统计数据,因此309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过程将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既定调研目标,问卷统计工作需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阶段进行。本次调研统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地区归类法,把3099份问卷按照省区进行分类。最终区分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湖北、安徽、浙江、____、山西等13个省区的样本资料;

  第三阶段,采用重点统计法,根据调研报告所需使用的个别数据资料,对问卷的个别问题进行重点统计。

  1.2络教育含义及原因

  络教育,是通过网络视频技术把优秀教师的高考面授辅导课程,制作成可以在网页上播放的视频课程,让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享受高考名师的辅导,络教育通过同学在学习时间、地点上、学习进度上的个性安排,不但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更让同学们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从国内来说如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都是很优秀的络培训机构。

  1.3各省区高考生互联网用户规模

  在被调查的3099个有效样本中,占总数69.4%的学生在高中期间已经懂得运用互联网。从图表中可以得知,各省区高中生互联网的使用率差异较大,其中吉林、辽宁、浙江三个省的考生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分别占各省被调查学生群体总数的94.7%、93.5%、85.5%,其他一些高考升学率比较高的省区如湖北和江苏,互联网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分别为占各省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2.1%、76%。

  1.4不同层次的网络用户规模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3一、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及成效

  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把握了工作重点,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

  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六是通过开展农机维修工、电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农机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科技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直接导致农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后,思想上产生了模糊概念,认为从事农田作业,或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不需要挂牌入户,也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办理驾驶执照。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看的比较简单,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二是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从目前我县农机校情况看,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只保吃饭,培训质量无法提档。教学上,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不能及时更新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

  三是近年来分配的农机专业院校毕业生少,高学历、高技能师资缺乏,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壮大。

  三、建议

  1、广开生源,适应形势。生源是农机培训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其它工作就无从谈起。生源不足是困扰农机培训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农机化有了大的发展,对农机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大大增加。二要农机监理部门加强田检路查,杜绝无证驾驶现象。三要广开办学门路,拓宽培训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师资、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四要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培训时间,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等技术,切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创造社会重视的浓厚氛围。有计划地定期对农机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提升其行业荣誉感。

  3、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同时,基层工作站也受到经费的制约,培训时间和教学内容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因此,建议要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让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和鉴定经费,保障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4、发挥整体效能,创建平安农机。搞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是农机教育培训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从源头上保障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措施。要正确处理好培训与监理的关系、切实解决好重管理轻培训的问题,坚决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凡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放驾驶证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培训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5、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以及工业机械新技术也将得到充分推广和利用。在培训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在教学中打破理论试验实习的界限,把其合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时进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优秀人才。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4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云南省第九次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全省第九次确定的目标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历史是烟农创造的,我们烟草的发展只有依靠烟农。我们的发展源泉来自于烟农,我们同时也要反哺烟农。群众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烟叶和创造了丰厚的价值,也给我们深刻的教益和人生的启迪。坚持群众观点是为更好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坚持群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群众意见、服务群众,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始终树立一个观点: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离开烟农,“四群”教育活动、坚持“三个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个始终”教育活动就失去意义,离开烟农,“四群”教育活动、坚持“三个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个始终”教育活动就无法扎根深入。“四群”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行动,为此,按照《中共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党委关于印发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玉烟党〔〕2号)和《中共新平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关于印发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新专司党〔〕4号)精神要求,笔者参与了“四群”教育活动的民情调研工作,具体负责调研新平县新化乡大寨村委会,现就调研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就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调研工作情况

  新平县分公司的调研联系点为新化乡大寨村委会。2月9日,我们先后到新化乡新甸、大寨、海外的多个烤烟育苗点调查,向新化乡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及

  技术员仔细询问了今年烤烟育苗的具体播种时间、育苗盘数以及日常管理情况,与大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大寨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3月8日,分公司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挂钩联系点新化乡大寨村委会开展“四群”教育结对帮扶活动。分公司干部职工按照分组走访的形式,深入到挂钩联系农户家中,与农户促膝交谈,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要求,我的联系户有2户,基本情况见表1。

  表1调研联系户基本情况(罗武寨小组)

  姓名性别年龄

  (岁)家庭人口

  (人)劳力

  (人)劳力

  (人)主要劳力

  文化程度种烟

  (亩)类别

  施丽梅男48733初中及以下8人大代表

  黄学保男50533初中及以下9困难户

  二、调研点基本情况

  大寨村委会是新平县新化乡的一个行政村,辖罗武寨、大寨、小寨等28个村民小组,90%以上为少数民族。总耕地面积达12600亩,其中,罗武寨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261亩,大多为山地。罗武寨海拔1630米,年平均气温18.6℃,以种植烤烟、水稻、玉米、小麦、荞子等为主。

  大寨村委会是全县烤烟种植大乡,烤烟收入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________。__年,种植烤烟6620亩,交售烟叶71.13万公斤,烟农售烟收入达1326万元。但该村委会仍然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山区,__年,罗武寨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在3600元左右,远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67元),低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低于全省贫困地区(含国家重点县73个,省级重点县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3747元)。

  罗武寨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缺水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同时,也是冰雹重灾区,风多为西南风,冰雹发生率较高。不过,罗武寨小组属__年玉溪市中低产田改造大寨村委会项目区之内,__年,该项目区投资868.52万元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新增耕地478.2亩,建成627件工程,受益农户1340户,受益面积达7929亩,有效改善了烟叶生产条件,烟叶增收19.99万公斤,助农增加收入达297.92万元,罗武寨小组是受益区之一。

  三、入户调研结果分析

  入户调查联系2户烟农,涉及人口11人。

  从经济收入________看,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经济收入________较单一。从收入水平看,2户烟农__年的经济总收入(毛收入,含生产成本和用功成本)每户在3万元左右,人均毛收入5454元左右,低于新平县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67元),远远低于__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无法满足正常的农业生产、看并就学等需求,生活较困难。

  从家庭劳力看,每户有3个劳力,种烟8~9亩,人均承担3亩,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强度大,用工投入多。目前,虽然通过商品化育苗、密集烘烤、机耕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其他环节仍以人工作业方式为主,生产率低下。

  从文化程度看,主要劳力均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不高,观念的落后,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是导致贫困的根源。

  从生产条件看,自然灾害重,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尤其现在的生活用水也成问题。

  四、几点建议

  1、改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目前,虽然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配套了设施,但水资源少,干旱少雨,难畜水,生产条件依然较差。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改善生存环境为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把解决水源问题放在首位,一方面,要加强以水源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减灾防灾长效投入机制,建立以烟为主的政策性农作物保险机制,提高保费补贴和理赔标准(建议每亩最高赔偿1000元),以增强农民恢复生产的能力。

  2、要重视文化扶贫。从调研联系户的文化程度便可以看出,均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均为贫困户,说明文化水平是导致贫困的根原。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增加收入。在贫困地区安排特色农业项目,引导农民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以项目带动来促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助农增收致富。

  3、把现代基地单元建设列为扶贫项目。罗武寨是烤烟适宜区,自然生态条件好,森林覆盖率60%以上,烟叶优质,清香型特色突出,建议把罗武寨纳入基地单元核心示范区,通过全面配套建设烟叶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提高种烟规模;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全面落实科技措施,保障烟叶特色;加大投入,100%补贴配套烟草专用农机具,提高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减工增效,助农增收。

  4、密切联系农户,贴心帮扶。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就要群众中去,多关心群众疾苦,更要为民服务。要对挂钩村组和联系户在技术指导上给予帮扶,做到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问题。面对当前旱情持续的严峻形势,挂钩村组要充分调动烟农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投身抗旱保生产工作中,千方百计全力打赢“抗旱促移栽”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烤烟生产收购目标,保证烟农增收。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5儿童节,是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孩子会得到来自父母的礼物,但孩子们却说,一天的快乐不代表一直的快乐,他们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让每一天都变得快乐。家长们则说,生儿容易育儿难,初为父母时,总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在压力面前,总会深深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今,如何教育孩子已经成为摆在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近期,都市轻喜剧《虎妈猫爸》正在热播,不少家长从中都能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困惑,这部因对孩子教育理念的分歧而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的电视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番针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近期,连云港市妇联对__家长孩子教育问题有关情况开展调研。

  不好好默写,试卷上被孩子擦出一团一团的墨印,妈妈一气之下撕掉了整张试卷,为写作业熬夜到晚上9点;妈妈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爸爸一心疼就偷偷替孩子吃了;孩子钢琴弹不好,爸爸坐在旁边一点不起作用,妈妈一句“再弹不好就揍你”,立马见效。

  看过正在热播的亲子教育电视剧《虎妈猫爸》,__的不少家长直呼,“电视剧里演的和我们家里的一模一样!”

  随着80后甚至90后等年轻一代成为父母,家庭教育模式、教育理念都在随之发生改变,不少市民发现,传统家庭的“严父慈母”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家住__区__街道__社区的王女士反映,最近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们也都在聊这个电视剧,不是追剧中的明星,而是因为现实中他们关注的孩子入学择校、家庭教育理念等问题在剧中虽夸张但又真实地得到了呈现。“这个电视剧反映的东西太现实了,比如说孩子马上就要幼升小,该选择哪一所小学?”王女士说,她的孩子过完暑假就要上幼儿园大班了,现在每次放学去接孩子,家长们都是在聊接下去上哪个小学好,有一些觉得自己所在辖区学校不够好的家长,倒真的有点像剧中的“虎妈”,四处打听有没有学区房,向中介问,向朋友问,向亲戚问,非常焦虑。

  择校、升学、隔代教育、提前开发,这些教育的热门话题在该剧中的表现,让很多__家长多多少少能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引发很多人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在电视剧中,虎妈赵薇为了让茜茜上最好的小学,卖掉了自己的豪宅,动用了公公婆婆的资产,接受了小姑的帮助,斥巨资在学区房买了一套又旧又小的房子。这是电视剧里的情节,但__市民张雷却深有体会。

  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优质小学,张雷不久前刚刚卖掉了自己位于城区南部的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又在东部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两房一厅。张雷对调研人员说,大女儿是在老房子学区内上的学,每次和同学聚会,同学们一听校名,就显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来,纷纷劝他赶紧换房。现在小儿子刚满三岁,他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之下,买了一套所谓的“学区房”。张雷对笔者说,大女儿的学校虽然名气不大,但老师负责,和其他同龄人比,也没看出女儿差在哪里,但是因为妻子执意要换,即便居住面积大大缩水,也只能咬着牙换房。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上不上所谓的重点小学真的很重要吗?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对于孩子十几年的求学之路来说仅仅是开始,它值得家长这么拼命吗?

  从市教育部门获悉,从历年我市中高考的优秀考生________来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来自所谓的“名校”和“老校”,其中也有部分孩子是来自于一些“名

  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学和农村学校,这意味着孩子的起点和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于名校的培养显然是不全面的。市教育部门提醒家长,现在我市尤其是城区小学的办学水平都比较不错,各所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对于所谓的“学区房”,家长们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特点,多方了解,选择一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剧中虎妈的做法比较夸张,并不建议大家效仿。

  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教研员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最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此外,家长也要意识到,教师再怎么认真负责,也比不上家长一对一,教师只能追求共性,而家长更能关注到孩子个体,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就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更好地影响孩子。在“名校”里,有适应者,也有不适应者,在一般的学校里,也有优秀者和不优秀者。因此,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背着书包去上学,这六七年人生的起步阶段,所有的习惯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在电视剧中,虎妈到重点小学去提前感受面试,被其他孩子的种种特长给震住了:钢琴、书法样样精通,学龄前的识字量已经达到了1500字以上,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对于不少家长尤其是刚刚升入小学的家长而言,这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最近,我市各大培训机构暑假班陆续开始招生,在我市一家培训机构采访时遇到一位孩子家长,她尚未为孩子选定课程,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已经告诉她,钢琴、舞蹈、绘画、轮滑、电鼓、少儿英语、古筝这几门课,名师小班化的班级已经爆满,要选择,只能上普通班。这位家长告诉笔者,这样的情形令她感到恐慌,自己的孩子才5岁多,如果这么大就要开始学习特长,是不是太可怜了,如果不学,落在了别人的后面更不踏实。

  一位高中生告诉调研人员,自己从小学习钢琴,小学毕业那年考到了十级,可她却告诉记者,自己一点都不喜欢钢琴,考到十级完全是在父母的逼迫之下。

  现在,钢琴带给她的全是不好的回忆——父母的指责、惩罚以及自己的眼泪。考过了十级后,父母从没主动要求她弹琴,估计现在连一首十级曲目也弹不出来了。

  对此,我市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介绍,特长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家长需要认识到,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现在的家长很注重孩子的学习,还有些家长认为会认识多少汉字、会计算10以内甚至2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实,我们不能刻意去追求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应该看重孩子是否越学越爱学,看孩子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动力和良好的习惯。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

  我市一家幼儿园老师李萍介绍了自己孩子的一段经历。儿子小时候曾学过一段时间乐器,但她却发现孩子对此并不感兴趣,便果断地停掉了乐器学习,儿子喜欢踢足球,她便鼓励孩子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里购置了不少碟片,每逢周末或者休息的时间,李萍的家中总是响起中国古典音乐,日积月累,现在儿子也领悟到古典音乐的妙处,就连手机里也存放了不少音乐。李萍说,这也许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虎妈希望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待孩子的成长非常严厉,而猫爸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在虎妈不断为女儿增加负担时,猫爸却负责为女儿减轻负担。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猫爸与虎妈,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交锋不断。

  几年前,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教育手段,“逼使”两个女儿考进了哈佛、耶鲁大学,虎妈蔡美儿因此一举成名;而被称之为“中国狼爸”的萧百佑,似乎比蔡美儿更有“成果”,他用鸡毛掸子竟然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打”进了北大。

  对此现象,我市不少教育专家都曾对调研人员表示,虎妈的教育方式并不被当前教育工作者推崇,只能算是个例。如果说虎妈的教育方式受到部分家长的追捧,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家长大多急功近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长应该通过自己理性的判断,为孩子挑选适合的教育方式,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而不是有时间了就把孩子训一顿,没时间了就放任不管。

  一位家长曾告诉调研人员,自己因为工作特别忙,孩子在幼年阶段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上小学后,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但是他发现,爷爷奶奶的娇生惯养让自己的孩子脾气特别大,而且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在小学一到三年级,可以说孩子是被他打大的,但是很多规矩以及学习习惯也是在那个阶段培养起来的,现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力都让他很省心。

  在调研中,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家长想要改变孩子,首先得从改变自己开始,与其终日唠叨不停、棍棒相加,倒不如沉下心来,用自己的耐心和恒心和孩子一起成长。如果家长长期使用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将会有很多坏处。比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从家长那里学到了打人,当与同学朋友发生矛盾时,往往也会采取暴力方式来解决;孩子习惯了父母的暴力教育,老师采取谈话等温和方式时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王春华说,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不管是严厉还是溺爱,都是家长爱孩子的不同表现。对于家长而言,爱孩子关键是要给予孩子适度的爱,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学习做一个家庭教育的内行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关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全面关怀。

  陪孩子时间越来越少怎么办

  女企业主李云告诉调研人员,看到电视剧里的虎妈辞职回家带女儿,心中既敬佩又无奈,她从儿子2岁起就把照顾孩子的事交给了保姆和奶奶,孩子爸爸也忙于创业,与儿子交流的时间更少。现在,李云的公司步入了正轨,但已经升入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与她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调研人员在采访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年轻的父母所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几乎都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农村的就更不用说了,年轻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幼的孩子和老人。而生活在城市的年轻妈妈也不容易,自己年复一年地忙于工作,孩子基本上交给了学校和老人。

  调研人员从市内几所学校了解到,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部分学校会安排一些文艺演出等活动,给孩子们集体过节,随后就安排放假,有的学校会放一天假,有的学校则放半天假。一位校长告诉笔者,学校每年的“六一”演出都会邀请家长们来观看,但来的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父母能多陪陪孩子,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炳文指出,孩子出生后和父母就应该建立依赖关系,尤其是3至5岁,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赖关系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父母缺位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长大后会缺乏自信,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出现障碍,父母们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于短暂,就会导致孩子在生活、学习上很少有人管,使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交流、不懂得感恩与付出等问题。马炳文还专门提醒家长,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陪伴,心灵上的关注、满足孩子的精神上的需求才是关键所在,人在孩子的旁边手里却玩着手机,这不是陪伴;尽管人在外地,但与孩子经常沟通交谈,这样的陪伴并不打折,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6为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向着规范、优质、普惠性发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室先后到高青、沂源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9月29日,又组织部分委员实地察看了市直、__区学前教育情况,并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市、区教育部门相关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等文件精神,市政府编制下发了《__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以推进《__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落实为主线,集中做好学前教育专项督导与整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现有幼儿园802处,在园幼儿12.22万人,教职工13132人,其中专任教师932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100%。

  一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市政府下发了《__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市、县、乡三级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二是建立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幼儿园经费投入、园所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了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员,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调度和指导。三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及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了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前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对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幼儿园园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新建幼儿园57处,改扩建幼儿园126处。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8处;已完成8处贫困村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对111个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项目和91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实施奖补,财政奖补资金7475万元;全市有45处镇中心园通过了省级认定;

  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省标准化的幼儿园259处,占幼儿园总数的32%,提前完成学前三年任务目标。

  一是加强教师配备,有计划的补充幼儿教师,加强教职工配备。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所有进幼教系统的教师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水平。目前已组织5283名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1981人参加了省级培训,219人参加了全国培训。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33968.2万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39%,比上年提高2.31%。__区建立了学前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按照每年生均200元的标准,给所有注册幼儿园发放补助经费。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实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__市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办法(暂行)的通知》,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资助。,全市共安排专项经费1200余万元,惠及困难儿童1.6万人,占在园幼儿的13.1%。

  (五)加强监管,强化安全和保教工作。一是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综治办、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工作的通知》,对未经审批和不达标幼儿园进行了集中的清理,并建立了清理无证办园的长效机制。截止8月,清理整顿无证办园422处,其中取缔360处。严格实施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年检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各幼儿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无小学化、保姆化现象。重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大多数幼儿园建立了规范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食堂管理较为规范,食品进货、饭菜留样等符合规定要求,食谱做到每周更换。三是加强园舍使用及安全工作的监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健全了幼儿园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园舍维修改造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学前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收费仍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学前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部分区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增长不明显,园所建设专项资金安排不足。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偏少,满足不了教师培训需要。二是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市约有30%的非公办幼儿教师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教师未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幼儿园收费还需进一步规范,存在无证收费现象。

  (二)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幼儿教师。农村幼儿园,持有国家认可的幼儿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部分乡镇缺少教师培训制度及规划。二是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配备不足。

  (三)幼儿园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尚需完善。一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偏低。全市幼儿园802处,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纯公办幼儿园只有34处。二是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市5000人口以上的居住区应配套幼儿园31所,已建20所。已建成的幼儿园尚未无偿移交教育部门管理。三是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达不到省定标准。教学设施配备总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一)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学前教育经费“预算有单列,投入有比例,增量有倾斜,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要求,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为幼儿园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增加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认真落实儿童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标准和比例均达到省定要求。继续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切实做到持收费许可证、按标准收费,按规定使用。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断扩大公办教师比例。

  按照基本办园条件要求,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大计划和规划的落实力度,尽早建设一批符合省规要求的乡镇中心园和标准园,提高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由政府牵头,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切实缓解入优质园难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在每个乡镇建设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在镇域内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按标准配齐配足室内、外教玩具及各类教学设施,配足适应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的优秀读物,确保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对全市各类幼儿园的园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鉴定,排查隐患,保证安全使用。

  (四)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上等级、上水平的幼儿园,要在建园用地、师资配备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大对规范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扶持力度。要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教科研活动、职务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12根据市政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调研的总体安排,严从怀副主席带领第三调研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积极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经征求有关文化产业专家及企业意见后确定了调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情况汇报,与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多家文化企业负责人、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深入雪鸿斋、合肥论坛、琴港演艺城、安徽樱艺缘、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始终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__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市文化产业“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3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亿,占全市gdp的5.6%,已经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总量和增速稳居全省各市之首,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日趋活跃。

  产业布局逐渐完善目前全市已有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文广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__市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樱艺缘、安徽华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民营企业快速兴起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为民营文化企业,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家;涌现出非遗园、儒林书业、全球音谷、安达电子、雪鸿斋、琴港演艺等一批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动漫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我市制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历经三轮修订。出台的《__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其中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13条。近几年,全市文化产业共兑现奖励资金近万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辖各市、县、区已全部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

  文化交易敢于创新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合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计挂牌项目96宗,成交项目22宗,实现交易额3.09亿

  元,交易流程、操作规则、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我市还成功举办安徽上海文化产权项目招商推介会,推介标的总额达345.88亿元,扩大了安徽文化资源项目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吸引外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的平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__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过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十一五”期间,__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相对于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不甚健全,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政府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我市辖区部分市县区没有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职干部,行业协会组织缺乏。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管理部门收取企业费用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申办流程和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在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行业机构、以及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对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整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产业规划落实滞后,政策支撑体系急需完善。我市于颁布实施《__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八争十”,即到,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争达到10%。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gdp的5.6%,但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我市下辖大部分市县区尚未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亟待推进。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近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匮乏。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1、健全组织机构。借鉴国内先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邀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重要决策会议。

  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的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市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全市下辖各市县区相应组建本级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职责和人员编制。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均要落实具体责任处室推动所管辖产业的发展。

  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牵头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2、完善服务平台。成立我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对文化产业发展具体项目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组建涵盖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门类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提供组织、协调、咨询、中介、培训等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务工作。

  3、建立统计制度。按照“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尽快制定《__市文化产业统计实施细则》,对符合统计部门行业分类目录标准的全部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库,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历史实习小组为了更深入了解新世纪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和相应的教师教学情况,决定在这所中等水平的普通中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别是在初二(2)班(重点班)和初二(7)班(普通班)和高一(8)班(重点班)和高一(5)班(普通班)这4个代表性班级发的问卷,回收率达85%以上。我们的问卷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还有多项选择题,针对初中学生的智识情况,我们对高中卷的一些选择题和主观题的一些问题删掉了,做成初中卷。本调查报告以客观题的统计结果为主要分析基点,辅以主观题的调查结果。下面将具体分析统计结果,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上的不同。

  (一)初中生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七成(69.62%)的学生表示喜欢历史,可能鉴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大多数学生还是很喜欢历史,这与实际教学中历史学科的弱化形成鲜明对比。喜欢的原因主要是历史知识的趣味性(41.77%)和教师讲的生动(37.97%),其次是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25%),值得注意得是选择“课本编的好,便于学习”比率是最少的(13.92%),可见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样的课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老师能不能生动地讲出有趣的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和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包括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删减以及改动)是最重要的。而在不喜欢的原因中,“历史知识单调乏味”比率最高(22.78%)。而历史知识的单调乏味主要________于教科书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骨架式罗列和抽象的政治术语的重复套用(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等),这说明如果照本宣科,即使采取让学生说、小游戏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效果也是不乐观的。这在主观题“你心目中理想的历史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的开放式答案中得到了印证,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为这几个词语:生动、有趣、幽默、知识渊博。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历史成绩较好(48.10%)和一般(40.50%),认为自己优秀(6.3%)和很差(5.06%)的比例很少。而这些成绩的获得主要得益于考试

  前背一段时间(39.24%)和教师教学为主自己学习为辅(30.38%)以及平时课堂的积累(24.05%)。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而获得成绩的比率是很低的(8.86%)。

  学生认为一星期一次(45.57%)的作业较好,在现在的情况下,有43.04%的学生偶尔交过作业并进行了批改,有40.51%的学生每次上完课后交作业但是没有批改。看来历史学科并不需要布置很多作业,每周最多一次是比较合适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有59.49%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一般都能理解,有22.78%的学生认为很简单,这说明现有的历史教学难度控制的很好,学生对课的理解比例还是很高的,这有力地驳斥“学生连最简单地问题都理解不了”的矮化学生地说法。

  课后对历史课的投入方面,每星期看1次的占39.24%,没有看过的占29.11%。这放映了学生很少花大量时间去看历史的客观现实。在“如果学校里成立一个祖国历史文化的社团,到时你会加入这个社团吗?”的提问中,40.51%的学生选择“有意思就参加没意思就不参加”,有30.38%的学生选择“其他同学参加就一块参加”,表示很积极参加(12.66%。)和不会参加(16.46%)的比例都相对较少。而如果参加的话,有73.42%的学生对访问名胜古迹最感兴趣,其次是学生自由讨论(51.9%)再其次是专家学者讲座(21.52%)。这说明如果举办一个有意思的社团,大部分的同学都愿意来一展伸手。

  大部分的学生是通过听课(81.01%)和看书(49.37%)来学习历史课的,这在主观题第一题和第五题的调查中也得到证明,比方说很少有人是通过图书馆来了解历史,主要是通过课堂电影电视和网络报刊来了解历史,除课堂外,其他途径获取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不严谨的。而在第五题中我们了解到很少有人看相关的严肃的历史课外书,大部分是通俗性的作品,甚至有许多人根本就没看过。这说明在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游戏漫画运动越来越吸引学生的背景下,课堂是青少年获取历史知识的最主要渠道,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甚至关乎到他们的一生,形成了他们对许多事务的看法。因此在课堂上传授全面的、严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历史知识关乎到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发展趋向。僵化的、教条的历史

  知识使学生感到厌倦和形成偏见,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认同,同时也缺乏世界眼光。

  (二)高中生情况

  调查表明,高中生的情况跟初中生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比方说喜欢历史的原因,现存历史课堂的理解程度,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老师布置作业的次数,看课外书的情况,了解历史的途径,参加社团的情况等等。

  但我们发现在许多细节方面,高中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喜欢历史的比例有所提高(79.73%),在喜欢的原因方面,“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到60.81%,而其他因素比例都下降了,比如教师自己的因素和教科书的因素,更加重视历史知识本身。

  b高中生对自己历史成绩的评估下降了,认为较好的下降至28.38%,认为一般的上升到60.81%

  c在学习历史课的方法方面,看书的比例提高很快达70.27%,做作业的比例有所提高,达25.68%

  d在希望布置历史作业次数方面,一星期一次的比例提高很快,达81.08%,交作业获得批改的比例有所提高,达58.1%

  e在历史成绩的获得方面,考试前背一段时间的比例下降,为20.27%,而主要得益于平时课堂积累(39.19%),得益于自己学习的比例亦有所提高。得益于教师教学比例的差不多。

  f课后对历史课的投入高中生要多,“每星期看1次”为48.65%,“每星期看2次”为21.62%,而没有看过的比例下降了,为18.92%

  g高中生认为历史很简单的比例下降了,为10.81%,但是认为很难的比例也下降了,为1.35%,认为一般都能理解的比例则大幅提高,达74.32%。

  h在参加社团方面,高中生明显理智多了,盲从性下降了,其它同学参加则参加的比例为13.51%,而表示很积极参加(13.51%)有意思就参加(51.35%)不会参加(21.62%)的比例都有所提高。而在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方面,访问名胜古迹(72.97%)的比例差不多,学生自由讨论的比例明显下降为28.38%,而专家学者讲座(41.89%)和教师专题讲座(20.27%)的比例均有所提高。专家学者讲座位列第二,区别于初中生的位列第二的学生自由讨论。

  i在心目中的历史教师的提问中,高中生更注重博学以及独到见解、野史以及故事。

  (三)综合分析

  正与我们的预料相反,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对于历史课以及历史持冷漠态度的人人数极少极少,可以忽略不计。许多人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他们盼望改变。他们也做好了一旦教育制度改变他们也做相应改变的准备。

  易中天受到初中生高中生的喜爱,易中天以渊博的学识做底,同时具备将学术语言转换为大众语言的素质,同时易中天所讲所说均为与人生人性有关的话题,易中天成为学生偶像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省思。

  调查表明初高中学生均在记忆相关历史知识时遇到困难,说知识很混乱,他们要求老师帮助。历史教师应该探索出记忆的诀窍和便捷方法提供给学生,这要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许多学生表示讨厌近现代历史,而喜欢古代史。原因具体有那些,目前我们尚不得而知。推测可能是要记的东西太多,这段历史耻辱,术语太多或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同时许多学生抱怨老师没有讲清诸如“出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理论词汇的含义,我们认为教师应非常细腻地、人性化的关注学生可能遇到的麻烦,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想一想。所以中学历史教师有一定的藏书量并且不断求知是必要的,多读书和坐得下是历史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这样教师的远见创造性和智慧才会形成。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普遍调查,以一个班为调查样本,调查方式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历史组制定问卷,之后分别在高一、高二展开调查,覆盖面广。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了解历史的途径不再是那么单一,而如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情况,虽然央视提出学国学,举办开心辞典,但是人们认为学文科并不能明显带来经济效益,历史学习自然就处于尴尬的境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生历史学习情况及历史学习兴趣,针对每个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如何学习历史,提高历史成绩。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61份,回收59份。男生完成19份,女生完成40份。

  二、调查情况分析

  在问到是否喜欢学习历史时,48个人选择很喜欢、比较喜欢和有点喜欢,占81.3%。比例还是比较大。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历史学习还是有兴趣的,不反感。在教学中,可以多讲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当问到他们对历史专业的认识,21个人选择历史专业是考古发掘的,26个人选择历史专业是研究历史问题的。有5个人选择为从事历史教学做准备,由此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对历史专业还是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在问到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中,男生跟女生的选择有点差别。男生喜欢的历史人物主要集中在有名的政治人物上,如项羽、曹操、拿破仑、汉武帝等。而女生喜欢的历史人物集中在文人,如、李白、李煜、周恩来、屈原等。可以说还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男女的差别。在谈到如果时光可以回溯,最愿意生活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时,34个人选择唐朝,其次是汉朝。汉唐可以说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大、比较繁荣的朝代,一个原因可能是影视节目的影响,但是由此也不难理解,他们都希望生活在比较强大的国度里,由此也似乎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最想去的历史名胜古迹,大家的选择还是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故宫、埃及金字塔、圆明园、长城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世界上举世闻名的景点。其中很多都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探索历史奥秘,了解历史事实的精神。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穿插的讲一些这样的历史,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按时间段和国别分,有29个人选择喜欢中国古代史,15个人选择喜欢世界古代史,10个人选择喜欢世界近现代史,由此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喜欢古代史,古代史距离现在久远,大家对古代史有较多的遐想和憧憬,对古人的生活比较感兴趣。在问到按专题分,喜欢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还是文化史时,9个男生选择军事史,7个男生选择文化史,而对女生来说,只有3个人选择军事史,24个人选择喜欢文化史。由此可以看到男女生对历史的关注点不同,男生主要集中在军事史,而女生大部分选择的是文化史。

  在问到你了解江西的历史吗这个问题上,2个人选择非常了解,23个人选择比较了解,29个人选择不太了解,3个人选择完全不了解。可以说对地方史的了解不是很多,有待加强。有34个人知道江西省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只有4个人经常去,27个人偶尔去,29个人表示没去过省博。

  在问到对历史课本是否满意时,5个人选择满意,40个人选择比较满意,10个人选择不是很满意,3个人选择很糟糕。绝大部分人对现行课本是满意的。不过,在谈到历史课本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时,18个人认为应该增加历史图片,22个人选择增加辅助性的文字阅读资料,13个人认为应该调整教材的内容体系,还有6个学生选择其他,有人认为应该按时间顺序,中外结合的编写教材,有人认为条理要更加清楚,还有人要求课本是彩色的。可以说他们提出来的要求在新课改中有所改进。

  在问到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的时候时,17个人选择历史书籍的阅读,32个人选择历史题材的影视节目,13个人选择通过网络,还有4个人选择通过看小说获取历史知识。可以看到,大部分人是通过现代化的影视、网络获取历史知识,而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获取历史知识这一传统途径的人数明显要少。

  在问到你喜欢的历史老师的讲课风格时,6个人选择喜欢条理清晰,直接服务考试型,53个人选择幽默风趣,知识拓展型,只有1人选择循循善诱,交流启发互动型,没有人选择照本宣科,自导自演型。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幽默风趣,知识拓展型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上课既有意思,又能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无疑能打倒学生。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问的是将来是否有意愿报考历史学专业,有2个人选择会,28个人选择可能会,12个人没有考虑过,17个人选择不会。可以说有一半的人可能会读历史,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三、调查结论及对策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学习历史,他们对历史学专业还是有比较清晰地认识。其中,男生跟女生在喜欢的历史人物及喜欢的专题史时差别明显。男生喜欢政治人物,在历史上曾经有大作为的人物,而女生喜欢的历史人物中,大部分是文人,他们比较浪漫,在历史上有不平凡的遭遇。最想生活的朝代选择唐朝的人是最多的,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全盛的时代。大部分人喜欢的时间段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专题选择上也集中在军事史和文化史上。其中,男生倾向于军事史,女生倾向于文化史。可以看到,高一(9)的学生大部分人还是对历史很有兴趣的,平时上课时多多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想他们是能

  把历史学好的。在选择最想去的历史名胜古迹上,他们大部分人写的都是一些举世闻名的景点,其中有一些迄今仍存在谜底,由此也可以看到他们探究历史奥秘的心情。他们有探索历史奥秘,探究历史事实的欲望。这也是他们喜欢历史的一个明显表现。

  对江西的历史了解上,大部分人是不够的。得加强地方史的宣传。江西省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34个人知道这个事实,但是31个人去过省博,29个人没去过,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生活在上高,对本地的一些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到,这可能与他们平时作业多,学习压力大有关,但是学校对这些是比较清楚的,应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参观省博。让他们对历史有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看到古代一些文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增强民族自豪感。

  对历史课本的满意度上,有45个人满意现在的历史课本,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增加历史图片,增加辅助性的文字阅读资料。他们的要求在新课改中得到了重视。可以说新课改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同学反映历史课本要按时间顺序,古今中外编排,但是我还是觉得学历史,首先得把握线索,得通,只有在通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专题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历史题材的影视节目以及网络,传统的阅读历史书籍的方式显然不再是唯一的。这跟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现在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网络,为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网络信息资源乱而杂,我们得辨别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虽然影视节目、网络能带来很多的信息,但这并不能完全取代历史书籍的阅读,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尽可能的掌握多种途径,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大部分学生选择喜欢幽默风趣,知识拓展型的历史老师,这不仅是他们对历史感兴趣的表现,同时也对我们老师提出了要求。他们并不是完全把学习历史当做应付考试,其中还夹杂着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他们喜欢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向这个方向迈进,向这个方向努力。幽默风趣不是每个人能做到,我们要做的就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以便在上课时能

  够发挥自如,不至于讲得干巴巴的,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避免照本宣科,自导自演。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也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所以,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面面俱到,一讲到底,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被动接受、兴趣索然。现在新课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在其中起的"是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深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情,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有30个人可能会学历史,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可以看到他们班对历史的喜欢,他们希望在历史学上能够进一步深造,了解更多的历史,进一步探究历史事实。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甚至打算将来继续深造,但是平时上课时,他们却不活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个问题首先得归结为上课时是将历史作为考试科目,是在学习历史,加上做作业,给他们带来任务,负担,自然就没有那么热心。但是,如果教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真正的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我想他们是会被打动的,他们上课时会积极配合,也会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历史成绩肯定也会明显得到提高。结语

  此次问卷调查,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也了解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可以看到高一(9)班大部分学生对历史是比较感兴趣的,老师在上课时要多引导他们,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当然,高中生历史学习还存在很大问题,有些老师完全围绕高考,只讲一些与考试有关的,这无疑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拓展他们的见识,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不能一切围绕高考,除了高考,还要学习一些基本常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老师都要清楚认识到的。而我们做此次

  问卷调查,也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历史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经过在校期间两周的教学技能培训,经最后考核由学院统一安排,我们青岛大学07级心理学系实习生进入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展为期十周的教育实习活动,随着各项实习任务接近尾声,我从实践教学锻炼中对教育工作得到了深刻认识,对以后进入教师岗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实践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和班主任的工作实习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并结合实习认识开展教育实习调查。

  调研内容包括中学教学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中学学习法,并针对中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优化学习方案等。

  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情况:青岛39中是一所具有54年历史的高初中兼备的完全中学。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39中学生聪颖,基础扎实,学习勤奋。鉴于此,调研针对性更强。

  一、调研目的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讨论与分析中学学习法;

  3、明确中学教学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此次调查针对性强,明确调查对象是青岛39中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具有巨大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

  等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三、调查与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刚升入高中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学生还需经很长的摸索过程来发展与提高。39中的学生学习勤奋、学习主动性强;但是在自我成长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习惯及实践摸索学习方法的情况,很快就在成绩上产生差异。现就调查情况做以下论述

  (一)学习法探究

  1、预习情况与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接受新知识并加深记忆,更能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经调查显示,近30%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强,能够自觉预习的约为42%;完成教师要求预习28%。能够做到主动预习的学生,通过预习课本,能够很快的学习新知识,亦能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学习时能及时的反映问题。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则在新课后不断补缺才能发现问题,花费时间较多。

  预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要做到预习有效,可以简略的了解新知识,发现问题,上课时老师讲解的更快地吸收以解决问题;要做到预习快速以节省时间,明确预习达到的效果所花时间近无预习后复习效果所花时间的三倍。所以,形成预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2、听课情况与方法

  听课是学习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途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到成绩提高。经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兴趣、自身学习习惯及自制力对听课造成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与课程结构安排对学生听课均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重视程度各异,高一学生就对主科与副科及文科与理科定位清晰,导致在

  基础学科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甚至有一成的同学有放弃个别学科学习的倾向,有近七成的学生还是能认真的听课,有九成以上同学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目的却不是很明确。因此,课堂听课因人而异,在听课效果上产生的差异也较明显。

  听课是学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学习兴趣起导向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要提高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要对学习感兴趣,了解基础学科的魅力;积极配合教师营造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敦促自己学习。听课要仔细,认真思考,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堂上不能“置身事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听课时注意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在课堂上提高自制能力,专心听课,要求自己能做到对知识进行罗列并形成体系。在做到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便会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提高认知规律能力,为复习做好充分准备。

  3、复习情况与方法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梳理过程,通过复习有效地运用所学知

  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交流与探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复习就是做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应及时的更正这种想法。复习是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梳理,把握知识结构的过程,达到使思维逻辑严谨,能够解决问题;“做题”是在形成知识结构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复习是个过程,有效地梳理知识是关键,要扎实基础,通过有效地训练练习,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二)教学法探究

  39中教师在教学一线成绩突出,潜心培养学生并对现代教育有全新的思考,在各自教学岗位研究成果若干,已形成独自的教学风格,教师严格教学,探讨教学法,对中学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受不同教师的个人魅力影

  响,感受到教师们将各自对教育的思考融入教学,效果明显。从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教与学具有双向性,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更要有课后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不仅要知识结构清晰更要逻辑严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指导性与互动性教学;课后指导则意义更加重大,不仅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快发展;更要有意识做学生心理上的导师,做好学生思想上工作,使学生健康发展。

  四、明确调查意义

  1、如实反映教育调查基本情况,提供调查材料,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和为实践提供指导。

  2、及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现实依据,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实习生,调研工作更是给了我们指向性,使我们更明确教育实践工作,为进入教师岗位提供有力的经验。

  五、小结

  在实习中,我立足自身教育工作者身份,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做好听课、备课及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实习,积极开展调研,把握现代教育发展,努力提高自身教师素质修养,重视实践出真理的道理,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并举,认真把握教育实习机会,向一线教师看齐,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夯实基础。

  在实习中,我们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更深受学校领导的感染。校领导潜心研究教育,在“德智结合、德美一体、德体渗透”大德育观指导下,采取“严、爱、细、实、恒”的方法,坚持“制度化、系列化、主题化、主体化、人文化”的工作传统,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发挥了管理、导向、保证、育人等方面功能,提升了校内育人的品位。使学生智能与情志同步开发,健康、阳光、自信地成长,孜孜不倦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的双赢,努力探索出一条新路。

篇五: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心得体会、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workreport,worksummary,workplan,contractagreement,letterofagreement,speech,speech,experience,composition,teachingmaterials,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methodsofsampleessays!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5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这其中存在一些特定的因素,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写一份好的报告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师行业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篇1一、行业背景知识

  1、职业简介:

  教师,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我眼中的教师职业:

  我认为具有三种重要的知识,它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学知识。

  学科知识:包括一般学科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各种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之贯串于自己所教学科之中。然后再对各种不同知识和理论进行选择、组织、传递和评价。除此之外专业知识则要求教师必须广、宽厚,这是对教师专业过程中的师之间帮派斗争也是存在的,评先进和职称的时候同事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所以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把关,也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

  三、职业前景

  1、机遇: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所以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

  2、挑战:

  我选择教育这个职业并想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

  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本身对学校生活存在美好的回忆,喜欢与学生之间单纯地相处。而现在随着就业环境的严峻,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所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另外我国教育职业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沿海地区教师资源丰富而偏远地区急缺教师教师供求不平衡。

  四、职业的任职要求

  1、教育教学能力:

  身体条件方面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普通话水平方面拥有普通话等级证书,能准确、清晰地使用普通话授课。

  职业教育理论相关课程学习要求方面非统招本科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认定教师上岗资格,要经过职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生产实习教学法(实习指导教师和一体化教师要求)等课程培训,并经考试成绩合格。

  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有教师上岗资格证,同时有公共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心理学证书。

  2、岗位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至少为大学本科文凭,高等教育的文凭要求更高,依情况而定。

  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的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具有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程度要求。

  3、上岗条件:

  思想品德条件方面热爱祖国和职业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学历条件方面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是否属于师范教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省教育行政部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来确定),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视为不合格学历。申请认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申请认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下同)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我心中所想。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则必然会拼尽全力去做好。我认为我有能力胜任好这份工作。虽然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这些外部因素。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我更应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工作内容

  1、教学方面:

  每天都能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每学期能完成其教学目标,尽可能实现自己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地把传授知识放于身独特的规律。就我校而言,尽管平时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但尚未从专业化发展这一高度去研究和关注。因此青年教师需要快速地成长,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强我校教育实力,推进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3、我校课题《有效教学,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开展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调查”,调查数据的完整、准确可为课题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调查目的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开展,必将有力的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应该落实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而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科学发展最有力、最直接的动力。

  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做专门调研,目的在于了解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更好地把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寻求富有针对性的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有效教学技能的实践策略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科学发展,从而推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调查方法与工具

  我们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拟出《大连市为80份。

  四、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我校教师共96人,其中女教师较多73人,男性教师23人。

  教师的年龄分布比较均衡,既有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队伍,又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从整体上看,25-30岁的占全体教师的17%;31-40岁的亦占65.9%;40-45岁的占10.5%,46以上12人,占13%。偏年轻化的年龄分布表明:教师思想比较活跃,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比较容易被教师接受。

  从学历层次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10%。这表明我校教师整体学历较高,教师的主动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较强。

  就职称结构而言,中学高级32人,中学一级占45人,中学二级占17人。由此可见,学校教师的职称层次虽总体偏高,但职称晋升还有不小的空间,学校管理者应抓住这个契机,有效地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

  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态度54%选择比较重视,但25%的教师表示听从学校领导安排,缺少自觉主动性。有近半的教师认为:内因是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教师们尤其看重自己的后天努力,如32%教师主动研修,并有明确的目标;学校环境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外因之一,占31%,其次是专家引领26%,借助网络23%。26%的教师认为同伴互助是最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途径,说明校内教师有互帮互学的良好教风。教师普遍认为工学矛盾严重阻碍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占62%,此外学习、研究意识不强,理论修养不高(25%)、校本研修的机制尚未完善(18%)、存在职业倦怠(17%)都是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师目前最想学习、最需要的知识依次是:与教学方法、技能相关的知识34%、与担任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37%、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知识28%、有关学生身心发展和评价知识30%、与教育科研有关的知识214%。另外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必须注重的是研究自己的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占74%,解决教学中和实际情况48%,立足自己的课堂,不断上好课43%。有15%的教师比较强调追求个人发展。

  在教学中,有95%的教师经常使用电视、广播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说明我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参考书依然是教师最广泛运用的教辅材料,选此项的占43.8%。不过,仅有3%的教师经常使用社区、生活资源,说明教师比较缺乏将教育融入生活的意识,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经常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90%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43%的教师经常使用课件、模型和模具展示,27%的教师经常使用录音机、录像机。

  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6%的人认为需要增强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加工的能力;38%的教师需要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21%的教师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非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学生做较深层次的交流;%的教师认为欠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85%的教师喜欢组织学生讨论,将每一个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之中;81%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6%的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教学指导书籍;另有11%用其他自己创新的形式。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如何开展教学科研感到困惑,37教师认为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24%师希望能加强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学习;22%教师希望提高学科的信息接纳的能力;教师对如何评价学生以及与同事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表现得比较自信,没有一人认为自己欠缺这两项能力。

  (四)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后,最常使用的后续策略是在脑子里回顾一下,选择此项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7%;其次是和同事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占19%;在教案后面写几行占8%;11%的教师会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只有12%的教师会系统思考并写下来,说明教师比较缺乏总结教学经验并记录成长历程的意识,甚至个别教师从教以来就从来没自己主动写过教师反思。

  在开展教学反思时,教师的困惑主要有:有12%的教师不知道如何表述;6%的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可见教师们的理论水平需要提高,须多读教育类书刊,增加积累。但调查显示只有35%的教师有计划的选读专业著作,14%的教师一年能读2本以上,49%的教师只是偶尔看看。2%的教师一本不读。

  教学反思之后,多数教师都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43%的教师一定能调整;59%的教师有时能调整;没有很少能调整和不能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说明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动机。

  (五)教学交流及教科研活动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普遍具有开放的心态和交流的意识,能在教学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50%的教师经常与同行交流经验或看法;43%的教师有时与同行交流;6%的教师有其他形式的交流;没有教师从来不与同行交流。对于适合自己的研修方式,29%选择研习优秀教学案例,29%认同集体备课,23%喜欢专题培训,%借助专业引领。

  我校教师较多参加的教科研活动是教学观摩92%;其次是说课评课53%;再次是课题研究34%;有12%的教师开展教学实验。说明我校教学研究活动比较丰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对学校教研活动的认识与态度,69%认为重要,需要加强,但仍有%的教师认为没有实效性,更有5%的人不愿参加。对我校集体备课的态度,65%的教师给予肯定,认为切合实际,值得深入开展,31%的教师建议改进,让大多数教师真正参与。可见,有效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我们应该思考并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可以考虑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鼓励教师多形式地进行校本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希望学校能通过以下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邀请专家开设相关的课题研究讲座,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

  2.多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地区和学校的经验,感受直观的教育成果。

  3.希望能与名校结对,推选学科骨干,组织业务竞赛。

  4.加大经费支持,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教师提升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

  1.很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遭遇高原时期。教师生涯发展的高原期对应的教师年龄大约在35~45岁左右,这时期的教师从教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但常因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会因自己对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环境”的显赫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会由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产生“职业懈怠”的心理,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我校教师平均年龄正处于这个之间,其中35-45岁的教师共87人,占专业教师总数49.3%。从调查结果来看,44.4%的教师认为自己目前工作达到胜任水平,35.9%的选择为能手,但对于现状,教育理想不鲜明。还有53.3%的教师认为下班后很疲惫,不愿再想学校的事情,这些都证明我校教师普遍感到职业的倦怠。从以上种种迹象来看,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处于专业高原平台期。

  2.教师本体缺少及时的自我反思。这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忙于日常教学,无暇反省;38%的老师认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忙于教学进度,缺少及时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二是教师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调查表中,44%的教师一学期仅有一篇教学反思,25%的教师甚至没写过;73%的老师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比较满足,没有迫切想充电的欲望。这系列数据表明教师本身缺少积极进取的强烈动机,学习欲望不强烈,自主学习、自我反省意识比较淡薄。这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3.教师群体缺少有效的学习交流和专业引领。23%的教师认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氛围,缺乏理论支撑,理论学习机会少。70%的教师对专家和同事听自己课,未持高兴态度。教学中遇到问题请求帮助,64%的老师没有选择请教专家,可见教师对专家的认同感不高,专家与一线教学距离太远,一些专家教师未发挥引领作用。

  六、建议与对策

  总结上述各项调查,我认为,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已经作了许多工作,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下一阶段,我们要不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构建适合本校文化特点的发展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团队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具体的教师生涯规划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如今大部分研究都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为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使很多老师都在被动接受着学习,没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这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是有着不良影响的。“凡事预则立”,而且教师因根据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制定科学的目标。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证少走弯路,快速发展。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的地位、价值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出科学的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在此目标体系的引导下,教师建构个人年度成长目标。

  2、要进一步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平台。

  首先是重视制度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全体教师的发展。学校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通过对全体教师的教科研需求调查,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师教学研究的启动和支持体系。要在制度层面上将开展行动研究作为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功,实现教师专业的整体成长。二是注重骨干引领。骨干教师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一方面要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教学示范、经验介绍、专业讲座等形式为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路径。三是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都是工作在教学一线,有着共同的经历,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搭建各种形式的教师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要继续抓实“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如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师徒结对”等均给予了教师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有机会走出校园,合作、探讨,进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凝聚与合力。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校观摩学习。要加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扩大教师交流空间,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3、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专家的智慧引领、同事的合作互助,应势而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加油站。在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上要注重教师个体的学科性与差异性,比如实行分层培训,对于教龄短、教学经验贫乏的青年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提供更多观摩名师、听取专家报告的机会;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经验和风格的教师则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等校本培训方式。另外,要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读书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读书成为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同时,要加强校本培训,特别是同一学科的“组本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应关注理论学习而获得的知识积累,更应重视在实践中获得的智慧成长。学校要加强校本培训,组本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教师参与培训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在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得到有机的结合,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

  4、要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关键。教学实践是内外因作用于教师发展的聚焦点,也是推动教师发展成长的直接与现实的力量。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开展各种科学研讨活动为主渠道,以学科教研组为抓手,推进“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师互动的传、帮、带为主的结对策略,青年教师基本功对抗赛的竞赛机制,随机的课堂教学展示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有效实践,让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充分锻炼,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同事的认同,领导的赏识,以期进一步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既满足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5、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考评制度。

  要依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科学制定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要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6、落实新课程理念,开展教育研习活动。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培养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就必须让其参与系统的研究性学习,只有在研究性学习中才可能学会研究。所谓教育研习,是指教师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师工作。教育研习有利于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各项技能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进行及时调整,最终达到“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7、倡导自主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一种内源性、主动性的发展,而不是外源性、被动性的发展。要倡导教师在反思自身工作中发展、在学习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发展、在与专家和同行的合作与互动中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观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自身发现问题的专业敏感性。要提倡教师做的“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合作型教师”。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篇3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6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7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6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5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7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__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篇4根据省教育工会《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调研方案》的精神,我会集中人力,集中精力,历时十三天时间,先后深入十八所中小学掌握值,学校中层领导一般不高于校级。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标准为同职级在职人员的60%。

  二、存在问题

  1、周至县对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不正确。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的人力资源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出:“县级财政要优先保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而周至县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不得不叫人们对这种做法感到匪夷所思。

  3、现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在执行的环节上,拉大了同行业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分配的距离,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性,不符合党中央关于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愿景。根据西安市人事局、西安市劳动局市人发〔〕158号文件精神,西安市区的教师的绩效工资标准为:中学高级教师80元,中级教师1880元,初级教师1710元,退休教师的生活补贴为同职级在职教师的70%。依次算来,周至县的在职中高教师的绩效工资标准是西安市区中高教师的34%,在职中级教师绩效工资占西安市市区同级的33.4%,初级占西安市区同级的32%。

  同教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属于西安地区,仅此一项市区的教师竟是周至同职级教师的三倍,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加速了好教师云集都市、广袤的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更加薄弱的恶性发展,使经济落后地区由现在的经济落后再变成若干年后人的落后,更谈不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周至将陷入教育落后,人的素质落后,经济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

  另外,一个县经济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从人的主观因素这个层面来看,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没有理由将经济落后的责任分摊到他们的头上,而如今要周至全县的教师为此买上拿低工资、低待遇的单,将县域经济落后的板子打在教师的屁股上,这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三、主要困难

  1、基层领导对教育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有着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中,教师应是他们的“子民”,津津有味于他们的“残羹剩汤”应是本分,对于“子民”们同桌共享党的惠民政策他们感觉“不雅”。

  2、周至县县域经济落后是人所共知的,广大教师是通情达理的也是事实,增加此项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教师享有知情权,让他们理解政府的难处,支持政府的工作是不难做到的。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至县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当时的县长高献同志在全县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宣布,教师工资的发放和政府同步,先从他这里做起!话音一落,会场立刻掌声雷动,至今不少人谈及此事还津津乐道。

  四、建议

  1、周至教师绩效工资的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强烈不满,不少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多次上访均未得到满意地答复。我们请求省市领导能来周至,深入调查,还广大教师一个公正。

  2、党的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而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轴心性工作,因此应将教师的工资待遇的核定、核算提升到省一级,可按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在一个省内划分几个不同的区域实施。这样就会有利于教师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教育资源更科学有效地配置,为在全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一个前提条件。

  教师行业调研报告篇5为总结种方式上,老师们需要更多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和借鉴。

  (二)对新一轮全员培训的需求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学期中”组织培训,26%的人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训,愿意在“双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训的仅各占1%。这样的数据说明老师们一方面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较重,仅有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双休日)需要休息调整或用来处理个人的一些事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师们的自我权利意识增强,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方面,“教育实践与教学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项之首,“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得票数占18%,“教育政策与法规”和“职业道德与素养”仅占4%。与前述有关数据相一致,老师们还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实践、教学技能”等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等涉及个人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在最希望的培训教师方面,“名师”、“教授和专家”、“骨干教师”分别以38、25、19票位列前三,“优秀教研员”和“进修学校教师”分别以11、7票居后。说明一方面老师们希望得到既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又能将实践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名师、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引领,另一方面,“教研员”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训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认可的选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29票;实践观察与测评22票;作业练习票;实践技能测试10票;统一笔试9票;竞赛评比4票。说明大家在接受“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这个大的考评原则的同时,对注重实践的“实测评价”方式也较为认可,通过提交“作业练习”的方式进行考评也能部分接受。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在召开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中,我们把调研问卷所列的“参加培训的最大困难,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期待”等议题作为座谈的主要内容,以期达到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了解今后培训需求的目的。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困难之一是工学矛盾。我县中小学大多分布在农村,尽管学校规模小,班额小,但班级个数并不少,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现象很普遍,正常教学日全在课堂,基本无暇参加培训,即便是校本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也必须在放学后开展。农村教师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学校工作,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困难之二是老年教师现状。由于近十年间,新进教师较少,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老年化(50岁以上)现象较为普遍,这部分老师因视力、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济,参加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远程培训)的培训,他们感觉困难较大。

  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认识的问题。这里既有领导重视的问题,也有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教师认识不到位,形成了对培训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是内容的问题。过去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教师们主要是被动接受。他们期待提高教学技能、期待获得新的理念、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

  (三)几点启示:

  调研过程中也走访了一些校长、师训主任和一线老师,对今后的培训培训工作有了一些思绪,粗略整理了一下:

  1.教师每个人的成长与培训需求各有不同,我们应立足于各自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使之个案化。

  2.要针对一般教师、骨干教师、新教师等对专业的不同需求,使培训课程实现系统化、模块化、层次化。

  3.对于教师培训,有些老师有学习热情,能够挤出学习时间来学习,但是,调查数据也说明老师被迫参训学习的不在少数,培训效果难以保证。所以培训部门要要加强对教师参加研修的指导、监督和

  管理,从关注教师的参训率向关注教师研训的效果转移,使培训实效化。

  4、确定了培训的阶段目标及内容后,要持之以恒,定期、定人员、定效果,不要因为各种借口取消教师的培训,使之制度化

  5、为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要以创新和服务的理念去研究和探讨,完善培训模式,使之科学化。

  6、在对教师们培训的同时,更要直接指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平台,这样才能让教师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教师带着问题去听专家报告,主动从专家报告中寻找对应的提示,然后耐心尝试、用心感悟,从中取得的经验进而返回自己的教学岗位去指导学生建构。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有待提升,使培训接收的知识和理论到能力的实践化。

篇六: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篇七: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

  录

  上篇:2005年1季度教育行业分析提要

  ...........................1I行业整体运行综述.............................................1II行业基本评价(SWOT)

  ........................................2下篇:2005年1季度教育行业分析说明

  ............................3I中国教育产业化基本情况分析..................................3一、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3二、教育面临投入不足的困难

  ................................6三、200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8II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1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综述

  .................................1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20三、教育公平应为政府首选职责

  .............................21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策略分析

  ...........................22III我国合作办学基本情况分析..................................24一、合作办学已进入提高“外方”质量阶段...................24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类型

  .............................25三、投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成为主要困难...................26四、教育部将出台新评估办法保证项目质量...................27附件:数字化中外合作办学

  .................................27IV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分析..............................2一、国外高等教育投资的成功经验

  ...........................29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2三、我国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对策................30V教育行业热点分析

  ...........................................34一、国家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初步建立........34二、教育部严管独立学院招生规定“五不得”................35三、75.3%公众认为国家财政应增加教育投入.................36四、农村教育将每年多投150亿

  .............................37五、2005将实行研究生成本分担制改革

  ......................3上篇:2005年1季度教育行业分析提要

  I行业整体运行综述运行特点

  一个是在实现两基,中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这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另外一个重大突破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现在的规模是1998年的4倍,而且国家的教育质量还在不断提高。

  存在问题

  当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和最突出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这样就构成了现在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前景预测

  2005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推进《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策建议

  重点推进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展开;实行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II行业基本评价(SWOT)强势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弱势

  1.教育投入不足;

  2.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现象;

  3.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

  机会

  1.随着中国教育市场金矿效应的日益显现,各类国外教育机构通过中外合作的途径纷纷涌入,中外合作办学市场不断扩容;

  2.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风险

  1.优质教育相对缺乏,整体水平落后,行业整体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2.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资本效益不能在较短期内全部实现的风险。

  投资价值

  未来几年我国教育将持续高速的增长,政府教育投资政策的支持,民间资本将继续融入教育产业,教育投资市场前景看好。

  下篇:2005年1季度教育行业分析说明

  I中国教育产业化基本情况分析

  一、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2004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工作“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义务教育

  “两基”攻坚取得新进展,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国又有97个县(市、区)和18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到2004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3.6%,比上一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95%,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女童入学率达到98.93%,男女性别差异为0.0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4.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适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下降的趋势,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减少。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共有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小学校数39.42万所,比上年减少3.17万所。全国共有初中在校生6527.51万人(其中职业初中52.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1万人;初中学校6.38万所(其中职业初中697所),比上年减少973所。

  义务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巩固提高任务依然非常艰巨。2004年小学辍学率为0.59%,其中女童0.6%。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49%,其中女生为2.19%。但个别地区初中辍学率仍然比较高。

  (二)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着扩大,毛入学率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招生1369.65万人,比上年增加101.77万人,增长8.03%。在校生达到3607.63万人,比上年增加364.23万人,增长11.2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2.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7.55%,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三年保持了稳步回升的态势,但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60万所,比上年增加219所;招生821.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38万人,增长9.22%;在校生2220.37万人,比上年增加255.54万人,增长13.01%。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45万所,比上年减少142所;招生548.14万人,比上年增加32.39万人,增长6.28%;在校生1367.89万人,比上年增加111.16万人,增长8.8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为40.02%和37.92%。

  (三)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2004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5.74万人,增长21.35%。其中,招收博士生5.33万人,硕士生27.3O万人。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比上年增加16.86万人,增长25.89%。其中:在学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

  本专科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2004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47.34万人,比上年增加65.17万人,增长17.05%,其中本科招生209.92万人,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1333.50万人,比上年增加224.93万人,增长20.29%,其中本科在校生737.84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595.65万人。

  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69个,比上年增加49个。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7143人增加到7704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11662人增加到13561人,高职(专科)院校由上年的2893人增加到3209人。

  (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明显提高。200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79万所,比上年增加1509所。在园(包括学前班)人数2089.40万人,比上年增加85.49万人,增长4.27%。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40.75%,比上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

  残疾儿童受教育面进一步扩大。在整个中小学学校和在校生总量下降的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有所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60所,比上年增加9所。招生5.08万人,在校生37.1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9万人和0.71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的残疾儿童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为62.02%和65.35%。

  (五)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得到新的发展。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在校生达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其中民办普通、成人

  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在校生184.7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在校生109.9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在校生315.68万人;民办职业初中24所,在校生1.49万人。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在校生328.32万人。民办幼儿园6.22万所,在校生584.11万人。

  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9.63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O.47%,比上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在校生294.68万人,占整个普通高中和中职的比例达到8.21%,比上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584.11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比例为27.98%,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六)扫盲与教育培训

  扫盲教育进一步推进。200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204.58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各类教育培训蓬勃发展。2004年,在高等学校接受各类培训的学生达到242.74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学生318.4万人次;在各类中等学校接受培训的学生达6198.35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学生6957.34万人次。

  过去的一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教育事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教育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严重不足;教育事业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很大困难;教育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5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奋斗目标,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育面临投入不足的困难

  中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和最突出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这构成了现在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回顾2004年工作,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

  中国的教育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特别突出的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实现两基,中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这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另外一个重大突破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现在的规模是1998年的4倍,而且国家的教育质量还在不断提高。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万,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两个成就都应该说是历史性的跨越。在这样一个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这样的跨越,其实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的。放眼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教育在这几年中取得的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历史上的奠基工程,将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大大提高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将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根本性影响。

  要清醒地看到,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必然伴随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有些旧的矛盾不断激化,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最突出的问题和最突出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这样就构成了现在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现在有这样的困难、那样的困难,其实仔细想想,都可以从这个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由于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这个基本矛盾,不仅现在存在,可能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长期存在下去。这个基本矛盾就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国家现在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又严重不足。

  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要想满足大家的需要,就需要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我们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是已经用一个比较小的投入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而且是一个质量比较好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值很高。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每一个阶段,老百姓对我们的要求都是以现代化的标准来要求我们,但是我们实际上的投入离现代化还是差得很远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困难是很大的。这就派生出来很多很多的矛盾,很多很多的困难。

  实际上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1000美元,在世界上人均1000美元的国家里很少有国家能够像我们这样做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很少有国家能够像我们这样做到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所以我们实际上是超前发展的,用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方式提前把我们的教育发展了一步。这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这样超前的发展实际上是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超前发展必然伴随很多深层次的矛盾。

  三、200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2005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推进《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进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能力。

  研究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全面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蓝图。完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切实把握好教育的发展节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继续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工作力度,落实教育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促进中部地区教育巩固提高,推进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做好教育援藏、援疆工作。积极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切实落实“县对县”和“校对校”教育对口支援任务,扎实做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

  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拓宽渠道,争取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巩固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会同财政部,督促各地依法制定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在决算时达到“三个增长”的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和完

  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从严治教”。继续加强高等学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教育系统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机关建设。

  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大力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改革思路和重大部署,加强教育系统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的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建设,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试验,集中优势力量统编高质量的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积极推动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推行新课程,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改进和完善教材编写、审定、选用制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减负”工作的五项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研究新课程实施后的中考和高考内容改革思路。

  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深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员,加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坚决维护高校稳定。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群众性青春健身运动,大力推进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继续提高体育课和艺术教育课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举办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推动学生军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进一步落实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扎实推进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年度计划的完成。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继续推动经济发达农村地区高质量、高水平“普九”。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

  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巩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成果。加强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进一步增强扫盲教育实效性。切实落实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措施,加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

  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继续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中央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经费保障措施。

  以面向学生应用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密切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服务,为农民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培训服务。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完成编制核定到县的工作,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分流安置办法。积极推动各地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加大教师交流工作力度。招聘具备教师资格的志愿者到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任教。积极探索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度,加大校长培训力度。

  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落实国务院“每年检查一次”要求,继续组织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督导检查。建立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的跟踪监测制度和已实现“两基”地区巩固提高的复查制度。推动各地健全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四)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全国每个县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促进公办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优化职业院校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工学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合作,完善职业院校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机制。积极推动各地建立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大力推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作用,通过职业院校培养、企业自主培训、名师带徒、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培养和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服务一线职工的技能水平。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全面落实电工电子、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软件技术、建筑等专业领域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各地建设一批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继续组织实施“高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和培训,重点推进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抓好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五)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制度,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的要求。

  大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重点建设300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的需要。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并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做好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和表彰工作。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制调整。

  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985工程”二期建设。做好“211工程”二期验收工作,制定“十一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深化人事、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鼓励和支持开展不同形式的高校共建工作。

  继续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应用研究生力军和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方面军的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继续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抓好高校专利工作,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继续支持和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改革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

  制,健全科学的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资助制和负责制,推行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学制。继续抓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研究生论文抽查、“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博士生创新中心”等工作,鼓励和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

  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加创新团队人才组织新模式。组织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做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提升高等学校培养和汇聚高素质人才的能力。继续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进一步扩大职员制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重点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加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力度,扩大规模,提高层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后备人才。认真做好引进海外智力工作,鼓励和支持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创新活力

  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办学许可证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引导民办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质量。坚持“积极支持、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加强管理和指导。

  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教育高层互访,与有关国家建立稳定的工作磋商机制。继续做好学历学位互认工作,开拓“强强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推广“乘风汉语”和“长城汉语”,举办“世界汉语大会”,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

  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做好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次全民教育高层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与多边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加大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将新课程改革、教师资格认证、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在职教师的学位层次,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

  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中国卫星宽带传输网建设力度,提高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应用支撑平台。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和网格建设。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

  继续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一五”规划。加强面向现代教育体系和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搭建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基础平台。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加强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普通话师资培训。加大推广普通话工作力度,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继续推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组建中国文字整理、研究、设计中心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与政策研究。做好教育立法“五修四立”工作,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尽快颁布;完成《教育法》修订草案和《学位法》草案制定工作,并上报国务院;推进《学校法》和《考试法》草案制定工作。推动各地制定配套性教育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做好“四五”教育普法工作,加大教育系

  统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政策研究,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七)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认真做好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工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为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2400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完善国家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全力推动各地逐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继续推动各地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进一步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保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全面落实高等教育240万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贷款。完善国家奖学助学金管理办法,落实高校学费收入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工作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助学金政策等落实情况专项检查。

  全力做好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推动各地全面落实国务院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

  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落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招聘活动质量,努力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各地和所有的高等学校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招生考试工作管理。全力做好试题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整肃工作,加大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高考以及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实施高校招生录取“阳光工程”,进一步严格各项规章制

  度,保证招生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完善高校招生自我约束机制,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安排和落实工作。

  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健全市场推动和企业方式运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关心群众生活,办好学生食堂。落实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管理各项政策措施,推行大学生按班级住宿和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抓好基本建设和植树绿化工作,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继续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加强对学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标本兼治,进一步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继续实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继续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学院、独立学院、异地办学和专升本等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落实责任,禁止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和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加大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经济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对学校收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后勤等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II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浅析

  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综述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有教无类”思想,就蕴涵着社会公平的深意。如果教育不能指向社会公平,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跨越式发展伴随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至今还未达到,2003年才占到3.41%。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时有发生,加剧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教育的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响到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最近,一份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警醒。

  我国近年出台了许多政策,来缓解教育的不公平,如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针对教育乱收费的“一费制”政策,针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两免一补”政策,最近推出的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等等。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做得仍然不够。

  教育公平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这表明了教育部门的决心。要改变现状,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等进一步改革,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指出,我国最主要和最显着的教育差距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针对产生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消除城乡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相对应的二元分割的教育,是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我国教育制度具有典型的二元分割特征,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存在天壤之别,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是这种二元分割教育的必然结果。与城乡二元分割教育相伴随的是农村教育经费困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是乡镇一级,据有关资料,在20世纪90年代末,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接近80%,而中央、省与地区三级负担的尚不足15%,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步履维艰。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来源的差异,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导致城乡资金投入的严重失衡,使农村教育经费处于贫困之中。以上诸种原因导致了

  城乡间教育差距居高不下,在城市,本科与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281.55倍与323倍,即是这种差距的突出反应。

  在存在教育制度缺陷以及教育经费投向问题的情况下,农村自身的原因也决定了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在国家对农村教育难以加大投入等情况下,尤其是随着1998年以来为启动教育消费而伴随的教育高收费等诸多原因,多数农村家庭难以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更影响到了农村居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推进,取消了本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在没有相应国家资金予以补偿的情况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城乡教育本来就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加之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教育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教育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成共识,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状况下,由于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的存在,教育不但没有发挥缩小社会不平等的重要作用,反而因为其自身的不平等而成为进一步加剧城乡不平等的动力机制。

  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国家有必要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大幅度降低教育收费,确保发展农村教育的资金与政策落到实处。政府不仅要大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而且也要对农民子女的中级教育与高等教育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支持,大力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既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也要使更多的农民子女通过教育获得跟随社会同步发展的机会。

  三、教育公平应为政府首选职责

  没有必要在基础教育层面大张旗鼓地搞重点学校,义务教育更应该力求均衡发展。目前大学阶段是搞选拔性教育,以后条件成熟,大学也应均衡发展。

  现在基础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差异之大,令人几乎难以想像,资金投入不平衡是关键原因。现在好的教师都是逆向流动,农村的向城镇流动,县里的向市里流动,薄弱学校越来越薄弱。要做到教育公平从理论上说非常复杂,但从政府实际操作看,相对简单。只有各级党政部门和党政领导着力抓才会有效,比如安排资金、调配教师等。

  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从实际条件看,当前我们国家一是经济发展到了历史上最好时期;二是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本身有这样的要求;三是从计划生育的角度看,现在孩子的出生率下降。因此,目前已经具备条件抓教育均衡发展了。

  政府首先要从制定政策入手,改变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同时,要调整收费政策,增加投入。改变一些考评方式,不要把教育搞成就是评估、检查,而应从教育公平抓起。

  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策略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各级各类教育的数量、规模、培养能力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农村初中辍学流失的大幅反弹,不断上涨的教育费用和炽烈的“择校热”等等,使教育的形象、品质和公信力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一事实说明,仅有数量的增长是不够的;只有确立教育公平的价值,才能保证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解决教育公平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在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而这样的呼声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人口太多,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才造成目前义务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实。这一理由是不真实的。诚如一位着名政治学家所言: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财政分配体现的是政府对不同事务重要性的优先次序。从历史看,发达国家建立公共教育制度、普及义务教育,都是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实现的。而亚洲邻国的现实是,人均GDP仅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越南等国,都已实行了全部免费的义务教育。据测算,农村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以“一费制”标准计,每年约需210亿元;按较宽裕的标准,则需五六百亿元。去年,我国仅税收增长即达5000亿元。可见,我国是完全具备这样的国力与财政能力的。

  其二,改善教育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是采取切实措施贯彻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方针,努力缩小城乡、地区、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格局。与此同时,还需要打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二元格局,对中小学实行平等的教育政策,根本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扶强抑弱的做法,转而向弱势学校倾斜。这是遏止当前恶性的择校热的根本之策。

  其三,需要加快高考制度改革。正如人们意识到的,被视为“最公平”的统一高考制度有欠公正的主要方面是录取制度。应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招生名额的地区分布,也应当改变过于向所在城市倾斜的不公。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义,是革除那些已经成为腐败温床的制度和政策,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和教育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了极度短缺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去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教育现代化的主题词,将不仅仅是数量、速度、规模、效益,而将大写以人为本、公平、民主、公正、协调、可持续,从而书写和谐社会的教育新篇章。

  III我国合作办学基本情况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先进教育。我国入世后,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加速度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比1995年增加了9倍多。实践证明,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成为中外教育交流的桥梁,更为求学者提供了除公立大学、民办大学、出国留学之外新的深造途径。

  随着中国教育市场金矿效应的日益显现,各类国外教育机构通过中外合作的途径纷纷涌入,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在不断扩容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项目层次不高,办学流于表面,效果不明显;专业设置重复,较多集中在外语、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办学不规范或不合法,引入国外劣质教育资源,市场鱼龙混杂现象日趋严重。

  一、合作办学已进入提高“外方”质量阶段

  的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进口’形式,能够迅速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满足我国高等教育需求。教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尚处在起步阶段,中方和国外合作方在主客观方面的不同步,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某些市场因素,出现了一些诸如层次不高、专业设置重复等问题,甚至存在假冒伪劣、非法招生等违背公信原则的现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综观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缺乏真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首先,合作办学项目缺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世界一流学校或世界名校,在我国的高层次的合作不多。其次,我国高校在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缺乏引进国外高校的特色专业。即使合作办学项目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学校,但该项目应该是某个学校在本国学科领域的强势专业。只有引进真正意义上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中外教育的‘嫁接’,促进国内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加速国内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因此,经过10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了提高“外方”质量的阶段。聂瑞麟建议国内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地域和各学科领域紧缺人才的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慎重选择外方合作对象,对外方资质进行深入了解,严格审查其学历学位发放部门,谨防掉进国外的“文凭工厂”或“认证作坊”。同时,国内高校要加强对引进项目的领导,坚持“以我为主”的管理方法,最终达到双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类型

  为此,去年9月,国家教育部牵头发起中外合作办学整顿活动,历时半年多时间,涉及全国70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国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标签型。根据有关规定,合作项目中,外籍教师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5%,引进国外教材不低于教材总数的30%。有些项目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牌子招生,却没有引进国外的教材,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外籍教师,90%的课程都是由中国教师授课。此类项目没有实质的合作,而只是“挂羊头卖狗肉”。

  二、拿来型。有些项目则刚好相反,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引进国外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模式,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消化,便囫囵吞枣地用于教学。

  三、修补型。把国外的课程引进来,并根据国内求学者的实际需求和办学机构的自身特点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

  四、创新型。把国外的课程引进来,在进行本土化调整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提高本土教育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五、冒牌型。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合作双方需要有一定的办学资质。但国内教育市场的巨大份额,使一些不具资格的学校和机构也加入其中,或冒充名牌大学,或模糊办学性质,非法办学,浑水摸鱼。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市场上,标签型、拿来型的项目占了绝大多数,冒牌型项目有增多趋势,而修补型、创新型项目则较为欠缺,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市场鱼龙混杂,办学质量低下,求学者利益得不到保障。

  针对这种现状,从去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加大了监管力度,例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推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申请制度;大力整顿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取消了包括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西南大学等在内的多个非法办学项目;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办学质量调查和财务审计,并通过媒体公布评估结果。

  2005年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年”,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将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活动,规范市场,提高办学质量,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中外合作办学真正成为深造捷径。

  三、投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成为主要困难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多集中在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等专业,而工程类、医学类、农业类、高新技术、生命科学以及新材料专业与外国合作办学的学校或机构不多。这种项目引进,将可能导致专业设置重复,真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

  管理、经济类等项目办学投资成本较少,而工科类、高新技术类投资成本较大。

  教学水平名列澳洲前茅的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强优势,但该校目前没有与国内航空类院校进行合作办学计划,主要是投资

  成本太,航空航天属于尖端学科,需要大规模投资,但该学科社会人才需求量并不大,投资成本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所以学校不会冒风险进行合作办学。

  在光电子科技研究、海岸污染及环保研究和应用数学领域具备学科优势的香港城市大学今年9月即将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在相关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非常愿意与内地名牌高校在先进科技领域进行合作办学,共同发展潜力学科,实现长期合作。

  一些国外知名院校的学科前沿专业目前还没有与国内院校进行合作办学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流国外院校对我国的大学不太了解,两者信息交流不对称。办国际教育展目的就是为国内外院校提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交换的平台,使国内外院校自由配对,在互利原则的指导下,实现课程交流、文化交流。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是双向交流,需要两个国家的学生互相学习,才能达到共赢。

  四、教育部将出台新评估办法保证项目质量

  2005年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年”,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将通过一系列的整顿活动,规范市场,提高办学质量,切实引进国内急需专业,保证真正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进入中国。

  教育部相关部门已经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即将制定出一套新的评估指标体系。新评价体系不仅对项目的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项目管理、办学特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还将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公布师生比例,并通过网络、媒体公布评估结果。

  同时,教育部相关部门还将为社会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信息咨询服务,采用国际化认证体系标准,逐步树立合作办学的品牌效应。

  附件:数字化中外合作办学

  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800余个,与1995年初相比,增加了9倍多,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从地域分布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及大中城市。

  ★从合作对象国别和地区分布看,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等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从办学层次分布看,它跨越从幼儿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学历层次,其中学历教育机构占多数,有370个,包括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层次。

  ★从专业分布看,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大约占36%。

  IV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分析

  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要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只有强化政府主导,鼓励高校创收,积极开展多形式办学吸纳资金,争取捐赠建立基金,构建法律制度支持体系,创建多样化的投资体制,才能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外高等教育投资的成功经验

  欧美发达国家,其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有的国家基本普及了高等教育。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完全依靠政府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都或迟或早地选择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其中,美国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最典型的国家。美国的高等学校经费主要采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学费、学校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产业和金融资本等,在公立高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政资金约占高等学校经费的50%,其他投资约占50%左右;而其私立大学的学费、学校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产业和金融资本等收入所占比例更高,学费收入达到43%,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达14%,学校的服务和其他创收约占21%。美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给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强大的智力、人才支持。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的基本做法是:大力宣传人力资本理论,营造以投资高等教育为荣的社会氛围;建立庞大、高效的大学基金会,争取巨额捐赠;通过技术转让、建立企业联络网等方式与企业密切合作,争取培训费和科研经费;开辟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广泛、灵活地吸纳外国留学生,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按照成本分担原则提高学费标准等等。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体制已完全不能适应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属于国家,其发展都完全由政府的计划统一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单位和个个的特殊利益。无论从“利益获得”还是“能力支付”原则,政府都必须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法律范围内都有自己的权力和合法利益,而高等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受教育者个人收益的显着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增强,然后才体现公共利益的增加。在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仍然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体制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比例过高,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学生的未来平均收入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平均收入高,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过高投入实际上是对未来的高收入者的补贴。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2002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为903.36万人,研究生为50.10万人,比1949年分别增长了76.56倍和795.50倍,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政府已无力承担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投资的巨大需求,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投资体制已不现实。

  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投资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特征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实际上,从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已经由政府包办的单一体制向多元化迈进。当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要根据“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两条原则进行。根据“利益获得”原则,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理所当然地是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以体现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在现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紧缺资源的情况下,在获利方面,个人明显高于社会,要求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要承担高等教育投资的大部分。而根据“能力支付”原则,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条件下,要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显然缺乏承担高等教育投资大部分的支付能力,这就要求政府、社会、团体、企业承担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时,我们要根据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来确定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投资比例。

  三、我国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对策

  我国在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加大政府投入、投资体制与办学体制等其他体制同步改革、科学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增强高校筹资融资能力等几个问题。

  (一)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始终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不应也不可能改变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更不应因此淡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不同发展时期确定其投入比例。在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方面,政府应注意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政府应在投入总量增长和占GDP的比例增长的基础上,关注政府投入比例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增长比例相协调,在可比价格条件下保证政府投入的生均增长量,争取在近几年政府投入占的比例达到4-5%,而我国近几年来政府投入的比例和生均值均呈下降趋势;二是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负担的比例,扶持穷省办高等教育,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三是逐步改革政府拨款体制,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政府部门对高等学校的直接拨款逐步过渡到高等教育拨款基金制,兼顾公平与效率。

  (二)构建法律、政策支持体系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和生均值的明显增长,调动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必须构建高等教育投资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基础上,国家应出台《高等教育投资法》等,将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义务、权利法律化,将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情况纳入一级政府及其主要官员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在财

  税等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以投资高等教育为荣的良好氛围,保证高等教育投入的稳步增长。在条件成熟时允许发行高等教育债券、彩票,以缓解政府和社会投入不足的矛盾,各级地方政府应将国家的法规具体化,根据当地人才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众收入水平,在保证政府财政性投入高等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增长的同时,制定配套的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地方法规、制度,如,制定税收优惠和政府资助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允许公办高等学校转制为股份制或私立高校等。

  (三)科学确定学费收费标准

  学费,实质上是学生及家长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学费标准过低违背公平原则,学费过高又超过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因此,要根据“利益获得”和“能力支付”原则,在科学测定高等教育成本的基础上,建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富分配政策、不同性质不同地域的高校等情况下,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函数,科学地确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实行加权学费制。F=abcdFo,其中,F为加权学费,a为学校所在地区系数,b为学校系数,c为专业系数,d学生所在地区系数,Fo为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财富分配政策和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共同分担教育成本测算的平均学费。

  在确定学费标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行差别收费制度和听证制度。不同性质(如公立与私立大学、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处于不同地域的高校以及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其教育成本是不同的,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所获得的收益和回报也不一样。同时,政府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应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予高校根据市场原则适当调增、调减的自主权。而听证制,则是公民、消费者、社会、高校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

  (四)拓宽高校筹资渠道,提高筹资能力

  高等学校自筹资金已逐步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增强高等教育内部造血功能的具体体现。而在我国,除清华、北大等少数着名高校外,学校自筹资金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各类基金建设还刚刚起步,个人和团体的捐款、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教育股份筹资、校企合作的科研经费还没有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来源。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建立基金会、吸引民间和外国资本合作办学、提高校办产业层次和经营效益等方面,拓宽高校筹资渠道,提高筹资能力。

  建立基金会是解决高校经费问题的重要而有效渠道。在高校内部体制改革中,要注意建立健全基金会机构,选配精干的具有广泛校友和社会关系的财务、金融、投资、法律、宣传策划、项目活动等方面人才作为基金会专职队伍。逐步完善基金会的规章制度,建立学校与捐款个人、团体之间互惠互利的筹款与发展机制,确保基金会在规模、效益方面上台阶,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二级民办学院是吸引民间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合作办学的有益尝试,但是,目前大多数二级民办学院在吸引民间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方面还没有大作为。浙江大学和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我们吸引民间社会资本合作办学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

  (五)努力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

  我国加入WTO以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作为服务项目对外开放,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流失,使本来就有限的学生及家庭支付能力转移到了国外,相应地大大减少了对本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因此,努力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既是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应对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而有效措施。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成功经验,创新留学生引进制度与机制;将开拓国际教育市场作为创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抓紧、落实。

  V教育行业热点分析

  一、国家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初步建立

  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将成为教育部2005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千方百计确保占学生总数20%的贫困家庭学生(约240万人)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

  2005年我们将切实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到2007年,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2400万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目标。2005年,中央财政全面实现向2400万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督促地方政府逐步落实“一免一补”的责任,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困难地区予以帮助。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与银行开展全面的银校合作,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确保占学生总数5%的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每月150元的助学奖学金。

  教育部要求,确保高校学费收入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我国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目前初步建立。到2005年,预计各级财政累计支付2004-2005学年度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将达到13.5亿元。

  200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了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同时中央财政积极调整教育支出结构,财政资金开始更多地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保障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初步测算,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实施后,2004年中央财政将支付贴息资金0.95亿元,风险补偿金0.66亿元。同时,为引导和推动地方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3亿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积极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中西部地区予以奖励支持。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政策实施顺利。截至2004年底,中央所属115所高校已经顺利完成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招标工作,共有17.7万名学生申请19.6亿元贷款,14.7万人获得银行审批通过,审批金额16.5亿元。地方高校已有24个省市通过招标议标确定了承办银行,其中,有16个省市与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合作协议计算,预计有80万学生可获得约43.3亿元的贷款资助。

  未确定承办银行的省份,也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逐步成为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主渠道。

  2005年,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足额安排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中央财政还将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得好且财政比较困难的省份给予奖励支持。同时,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将研究高校学费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二、教育部严管独立学院招生规定“五不得”

  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严格管理独立学院招生,并列出独立学院2005年招生过程中“五个不得”,其中降分录取,专本连读等问题都在禁止之列。

  对于今年的独立学院招生,教育部下达了“五个不得”的规定:规定独立学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不得擅自超计划招生;不得委托任何中介机构组织生源或进行录取工作;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外的任何费用;不得违规降低标准录取考生;不得以专科录取、按“专本连读”培养。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录取工作必须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严禁避开省级高招办擅自违规录取考生。

  三、75.3%公众认为国家财政应增加教育投入

  民意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依次是应试教育严重、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费用居高不下。

  2004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随着今年“两会”的临近,教育公平问题和农村的教育贫困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热烈讨论的话题。

  “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学校条件差”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有45%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农村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和教育落后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是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农村教育投入的问题上,52.1%的人达成了共识,他们支持教育资源应该首先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的状况。

  其次,有36.3%的人认为教育资源应该投入到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中去。事实上,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也主要是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来解决的,城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农村来说已经很高了。

  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说明,我国已有的教育资源投入在向城市倾斜,农村地区确实存在资源短缺和投入不足的事实。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国家有关方面能够认识到教育投入不足这个事实是可喜的,但也是不够的——人们更想了解,到底是怎样的不足,是哪方面投入不足,特别是哪方面更应该承担尽快加大教育投入的责任。

  普通民众认为教育投入最主要的责任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有75.3%的人认为国家财政应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18%的人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增加教育投入,也有

  6.5%的人认为民间资本应该增加教育投入。在备选的4项中,选择家庭应该增加教育投入的只有两人,仅占0.24%,显然,在公众眼里,家庭已经无力再追加更多的教育投资。而来自西安市城调队的数据也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西安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约36.7%,教育支出却增长了160%。对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讲,教育开支确实正在日渐成为他们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

  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是公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有50.1%的人认为教育投入不足是因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基础教育。中央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投向了高等教育。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部分始终高达90%左右,而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得到的比例始终未超过1%,在2001年以后的4年间,这部分资金仍然不足300亿元,占中央教育财政总经费的比例仍然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还有34.3%的人认为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投入被浪费”。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但是看看我们周围,建一流大楼似乎成了建一流大学的代名词。目前全国共有50多个大学城正在兴建,其中,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宣布投入50亿元,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这种被舆论称为“大学圈地运动”的行为,不能不让人担忧。

  有15.5%的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也是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被教育部部长列为“最大困难”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公众只把它排在了第五位,排在第一位至第四位的依次是应试教育严重、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费用居高不下和教育政策不合理。尽管其中不少问题都涉及到教育体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但是公众显然还是希望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看到解决教育问题的破冰之举。

  四、农村教育将每年多投150亿

  2007年农村贫困生免费义务教育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中央主要提供免费教科书。这意味着,每年将多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150亿元。

  原来农村的教育是由农民负担,现在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也不再搞集资了,这一块就要变成政府来投入。另外,即使在税费改革还没有开始时,农民的附加费和集资也不足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规模,所以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工资一直存在拖欠。

  近年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农村税费改革中,中央财政所拨的将近400亿款项中,估计40%用于了教育,其中一大块就是解决教师工资。但这笔钱与原来的附加费、集资相比,还有几十亿的缺口。这就要求省级政府也能够加大投入。

  五、2005将实行研究生成本分担制改革

  教育部将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但不会全面收费,更不会全面自费。今后将严格控制自费研究生的比例,对于自费研究生的人数、钱数、分数都将进行规范,并将其作为对学校和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的指标之一。如果某一学校或某一学科超比例招收自费研究生,教育部将削减其总招生数量。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9%。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将继续扩招,其中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研究生招生计划为37万人。目前全国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经达到19%,但仍处于世界上第60多位,大体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今年教育部将继续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落实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的制度,重点建设300门国家精品课程,落实高校学费收入的20%要用于教学等政策。

  免费提供教科书。今年教育部还将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并将设立全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此外,教育部将面向中小学生推行以“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内容的青春健身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

  今年,教育部还将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向2400万家庭贫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鼓励城市职业学校到农村招生。2005年,要力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再增100万,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教育部将鼓励城市职业学校到农村招生、东部学校到西部招生。

推荐访问: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行业 教育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