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教育创新论文(全文完整)

教育创新论文(全文完整)

时间:2022-09-20 08:25:04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创新论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育创新论文(全文完整)

  篇1

  浅述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而培养出不仅具有创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正确把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二、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过高,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科学地设置课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个性发展.这就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4、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考试中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而口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问题;利用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想象的能力。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训练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空间的作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知识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近年来教学媒体的改进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从幻灯、投影发展到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教学,新媒体传递信息总量大,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尤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 发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因此新的 教育必须是包含新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而应该包含启发思考,促进创造的内容。

  五、结语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关键,不但是知识 经济时代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将创新教育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会涉及到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型的学校 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型的师资力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推进创新教育的保障.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基础教育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环节,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大使命,创新教育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灵魂和终极目标,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理应合理开发基础教育的创新机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2

  浅析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摘要:
创新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我国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解决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有效法宝,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对实施创新教育强有效的举措――教育创新进行探索显得格外迫切和及时。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教学改革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然而,教育与创新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逆转的正相关,《学会生存》中就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而不当的教育则可能构成对创新的打压与窒息。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必须从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做起。

  江泽民同志也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真正造就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从字面上看,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教育现在有,过去也有,是否是创新教育,不能以时间为界限去定义,主要看教育的实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提倡创新教育的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求新变革的思想。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些话语中,无不体现了对创新的追求。

  二、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即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是有创见性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各种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因此,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三)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三、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时代需要创新人才。但目前的学校教育,无论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首先进行教育创新。具体措施是: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重点是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内涵、规格、模式诸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创新是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我们要在继承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教育,树立起新的教育观。要在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只有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创新人才培养才有明确的思想保证。

  (二)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是要搞好教学改革,在新的创新教育观的指导下,推动教学的创新,用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改革教学内容: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提倡独立思考,探索新知识;要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创意,拓展思维的自由度;要摆脱思维定势,倡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它有利于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定要列入到学校教学日程上来。

  2.改变教学方法:要进行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教学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于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要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学生要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知识的认知与获取知识的方法的讨论都应是学习的内容,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推行教学上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推广完善,信息资源的日渐丰富,带动了教育技术、教育手段的变革,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新的舞台。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所形成的现代教育网络将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力争使学生的学习多快好省和富有个性。

  5.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个体的智力各具特点,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智力具有多元性,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有其自身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所以面对这些特殊的生源主体,我们的教育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要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总之,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创新才能作为一种宝贵的时代精神和特征,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解放思想、明确方向、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实施个性化教育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教育思想的转变必将引导创新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一历史发展契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为中国在新世纪中的繁荣昌盛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2000.3.

  [2]刘树仁.教书育人.2001,(6).

推荐访问:教育创新论文 创新 论文 教育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