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k秘书网>工作总结 > 【广电总结】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广电总结】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时间:2023-05-22 18:20:10 工作总结 来源:网友投稿

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为工作目标,以加强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电总结】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广电总结】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为工作目标,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以及繁荣文化产业等工作为抓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认真完成各项中心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在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机关及下属单位支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文选》,认真组织开展了新时期“义乌精神”、“全省学义乌,义乌怎么办”等大讨论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党组织还认真开展了“党政机关帮百村,万名党员联万户”等扶贫帮困系列活动。通过以上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文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深入开展创建、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年初与市委市府签订的创建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平安义乌”等责任书的总体目标要求,统一思想,积极行动,通过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实施计划,并与下属文化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并落到实处。强化督查评比,结合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实际,每月组织一次创建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成,确保各项创建工作的实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上街文明劝导,经常到共建社区和镇(街)开展清理垃圾、除草、美化环境和治安巡查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二、积极做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一)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一年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活动广泛普及,送文化下乡活动常年不断,好戏连台。先后成功举办了“商城之春”春节文艺晚会、元宵广场文化周、“文博会”广场文化周、浙江卫视“欢乐乡村行”走进七一村大型公益演出活动、纪念建党85周年大型歌咏晚会、“义博会”广场文化周、送“文化、欢乐、服务”到农村、企业巡回演出、“相约中秋”广场文化周、第十五届农村文化节、首届社区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去年开展的 “送文化、送欢乐、送服务”下乡活动,经过精心组织策划,组织了全市精干的文艺骨干力量,克服天气炎热及每天都要搭台演出等困难,连续奋战二个多月,共计演出29场,是我市历年来演员阵容最强大、节目质量最高的一次公益性文化下乡活动,受到市领导及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50场次,其中文化活动(包括送戏下乡)294次,各类书画、艺术展览51次,观众35万多人次。组织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计放映电影3689场次,幻灯宣传83362片次,观众达250万人次。

(二)文化培训常年不断,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为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我市文化队伍的素质,从去年开始,由市委宣传部和我局牵头组织开展了“义乌市千名宣传文化员培训工程”,对全市800余个行政村及部分企业、社区的宣传文化员进行轮训。共举办培训38期,课程涉及文化基础理论、群众文化组织与策划、艺术鉴赏及舞蹈、声乐、书法、美术等等,为全市1300余名基层文化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对全面提高我市基层文化骨干的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文化馆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艺术培训活动,全年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46期,受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在文化馆艺术培训学校的基础上,从社区、镇街筛选确定了三家少儿艺术培训基地,以点带面,拓宽艺术培训工作领域,也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文化人才网络体系,1200余支各类业余文艺团队每天都在如火如荼地演绎着群文大戏,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设施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步伐加快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婺剧团新团部、图书馆新馆等系列文化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国际文化中心博物馆、文化馆新馆等重点项目正在进行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北苑街道文化中心即将通过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检查验收。

在农村“双建设”工作的推动下,去年我市又开始实施“乡风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快速推进。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的安排,全市30个文化示范村,10个文化示范社区已基本建成。10月份,我市北苑街道复兴社区被文化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是去年浙江省四个“全国文化先进社区”之一。去年七月,我市“江滨之夜”广场文化活动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为了促进资源共享,帮助基层阵地建设,市图书馆积极开展送图书到农村、社区活动,全年共计赠送图书1万余册,各类杂志6000余册,帮助建设农村图书室20余个。目前,全市800个行政村,拥有室内活动室900多个,黑板报、宣传窗600余块,篮球场457个,图书室330个。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镇街文体站、影剧院、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以黑板报、宣传栏、阅报栏、公益广告牌为主体的宣传阵地,有利地促进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四)文艺创作精益求精,文化成果捷报频传

一年来,我市文艺创作围绕“三贴近”的原则,力求精益求精,多出精品,创作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在省市文化大赛中捷报频传。现代道情《华夏第一市》,以新的表现手法获得关注,代表金华市参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展演活动,并应邀赴苏州参加全国曲艺高峰论坛演出。舞蹈《道情缘》选入浙江省群星奖大赛作品;小品《三缺一》入选参加省戏剧小品邀请赛;组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华夏艺术风采大赛,舞蹈、器乐获得六个一等奖,是近年来成果较大的一次。市婺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历史婺剧《铁血国殇》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婺剧节,得到了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一致好评,获得了本届婺剧节最高奖——优秀演出奖。同时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优秀舞美设计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服装设计奖、舞台装置单项奖、司鼓奖;演员获二个金奖、一个银奖、五个铜奖共16项奖。另外,参加本届婺剧节演员大赛决赛的12名演员,获得1金、6银、4铜。市画院组织创作的美术作品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6人获金奖,6人获银奖,11人获铜奖。在第六届PHE国际少儿美术大赛中,1人获特等奖,3人获银奖,16人获优秀奖。市文化馆组织创作骨干举办了“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加工会,编印了《希望的田野——义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艺作品集》,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民间艺术百花齐放,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弘扬义乌传统历史文化,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去年普查的基础上,我局会同市建设局、国土局等部门将291处古文化遗存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为今后实施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严格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规政策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先后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蟹钳形山古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幢等实施维修保护工程;完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官厅维修保护工程的验收;启动陈望道故居的保护维修,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月桥着手开展基础勘察工作。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对大安寺塔保护方案进行论证,并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划定,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加大文物征集和文物藏品的保护力度,先后征集了清代家具63件、文物100件。

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挖掘、整理,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发现、收集各种迎会、祭谱、舞龙、銮架、秋千、雕塑、百子灯、台阁、竹编、草编、剪纸、道情、花鼓等上百个品种、522个项目,各种民间艺术表演队伍500余支。先后多次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探讨如何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公布了包括义乌农民画等22个项目为义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经推荐上报,我市义乌红糖加工工艺等6个项目被金华市政府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6月份,我市佛堂镇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另外,还组织开展了义乌市“十大民间艺术”、“优秀民间艺术家”、“十大风味美食”等项目评选活动和庆祝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文化活动。

(六)首届文博会圆满成功,文化产业不断提升

为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为其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搭建交流、贸易、展示的平台,市委市政府举办了2006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此次盛会得到了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根据组委会的工作分工,我局先后承担了招展招商、举办文艺活动,筹备出版物中心、古玩书画城等重要任务。本届文博会共设展位1500个,分文化体育用品、出版物制品、影视传媒、演艺产品、创意设计、旅游文化等六大类展区,同期举办在线文博会。参展企业700家,展位1500个,到会专业观众5万多名,总成交额达13.6亿元。义乌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我市、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繁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积极培育扶持出版物中心、古玩书画城建设。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经过省新闻出版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市先后创办了义乌出版物中心和古玩书画城。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我局按照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繁荣、规范、一流”的目标和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认真做好两大市场的有关筹办、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了出版物中心、古玩书画城建设的如期开业和规范有序运行。义乌出版物中心位于宾王路238号,分为四个主馆及一个中心馆,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目前已有27家书刊批发单位和部分音像批发单位入驻经营。义乌古玩书画城位于农贸城国际花市,现有经营门店91间61户,其中书画店18户、古玩店43户。每周六为古玩书画集市日,集市期间地摊(临时摊位)有200多个。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扶持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做大做强我市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我局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我市实际,在取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理解支持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大力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演出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领域。在我局的积极引导、扶持下,一批由民营资本精心打造的上规模、高品位、文明高雅的网吧、演艺厅、卡拉OK等文化娱乐场所和设备、技术、管理一流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在我市相继开设,为提高我市的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建设

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为目的,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去年以来,共出动文化执法检查2807人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单位或个人627起,立案145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捣毁窝点9个,取缔无证经营单位、摊点217家(个),收缴非法放映机208台、电视机75台、电子游戏机512台、电路板233块、电脑显示器72台、主机78台、非法音像制品99984张(盒)、书刊26574本。

对网吧、演出、娱乐、出版物、版权保护等重点场所和领域加强重点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去年以来共查处违规违法网吧54家(次),其中查获接纳未成年人5家(次),取缔无证网吧22家,查扣电脑显示器72台,主机78台。贯彻新《条例》,全面整治娱乐演出市场,会同工商、公安、环保等职能部门,对无证营业的五家娱乐场所进行了查封;开展无证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共取缔无证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58家,销毁游戏机512台(其中赌博机259台);采取有效措施,对非法演出团体和场所进行打击和规范,共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演出活动35 起。

认真开展“集中执法季行动”、“反盗版百日活动”等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专项行动,对出版物市场进行了全面清查。认真做好印刷复制企业五项管理制度落实督查工作,重点查处无证照印刷和印刷企业超范围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和印制假包装、假商标、假票证、非法广告等违法犯罪活动。去年以来,共检查594家企业,取缔无证照企业31家,查处违规印刷66起,立案查处28家。 由于工作突出,我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2006年度反盗版百日行动有功集体”称号。

(八)做好广播电视监管,开展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整治

去年以来,城镇居民小区、农村地区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现象有所抬头;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小广告单等手段非法推销、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现象有所反弹。根据国务院《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和省广播电视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拟定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整治方案,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对非法安装境外卫星电视的宾馆等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接下去,将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

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工作,共审批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20座,其中境内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12座,境外卫星电视广播接收设施2座,节目变更2座。加强对单位内部资料出版物出版发行管理,对核定合格的内部资料出版物,统一在《义乌商报》进行公示,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推荐访问:义乌市 工作总结 广电 【广电总结】义乌市文广新局2006年工作总结

版权所有:kk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kk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kk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80287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