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区财政局工作总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产业强区主战略和“一图三立四景”目标任务,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围绕资金保障、政策落地、改革创新下好下手棋、打好主动仗,以超常举措、超常行动充分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全力落实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件大事,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力促经济稳进提质。
一、开源节流、保障重点,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
1.增收节支保平衡。立足“开源、节流、优管”三大方面,梳理19项具体工作举措,并细化具体分工和职责,稳住收支基本盘。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梳理非刚性部门项目预算、政府专项预算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按20%的压减目标,累计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更多的财力优先用于共同富裕、产业强区、疫情防控、基本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上。
2.靶向聚焦强保障。2022年产业类政府专项预算安排比上年增长50%以上。以《杭州市*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实施意见》为指引,完善产业基金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区级政府产业基金“1+8+N”管理架构,加大产业基金投资力度。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落细,加快兑现涉企资金的执行进度,上半年100%的上级涉企资金和90%的本级涉企资金均拨付到市场主体。
二、紧盯关键、数字赋能,力争改革标志性突破
1.深化改革提绩效。以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契机,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优化指标标准,强化区级层面对财政资金的统筹,构建区级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建立项目动态调整和定期清理机制,持续压减过期政策、无依据项目、低效无效、标准过高的支出,重塑“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
2.数字赋能增质效。积极向上争取到集中财力办大事系统、浙里基财智控、浙里报等6个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自主打造“产业发展扶持平台”“会乐之家”2个具有本地辨识度的财政数字化应用平台,其中“产业发展扶持平台”被列入杭州市“亲清在线”平台*分平台,惠企资金全部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拨付,推动产业政策一键兑付。
3.转型升级再提速。建立投资结算、运营结算、维护结算、租赁结算四大结算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企业职责边界,实现国企滚动发展。围绕提升经营效益意识、深化经营专业整合、拓展经营增收方式、推动经营管理精细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六大领域,开展国企经营能力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升级。
三、因地制宜、创新路径,做优共同富裕新赛道
1.搭建政采云“富春山居品牌馆”。以共富型采购和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在政采云搭建“富春山居农产品”品牌馆,以政采“小切口”畅通区域产品销售渠道,打通农副产品乡村和城区销售链。截至目前,“富春山居”农产品品牌馆上架商品达500余种,销售额达318万元,该项目已被列为浙江全省政府采购数字化共建共享改革试点项目。
2.开展“国企联村”+“财政一事一议”共富行动。围绕区属国企主责主业,以乡村旅游、绿色产业、农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切入口,制定“一企一村”联村共富方案,选择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共富试点。计划到2022年底,完成“一个企业结对一个村”,每个集体确保1-2个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1000万元。
四、主动作为、防范风险,打好政府债务攻坚战
1.加强项目源头管理。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三个不得立项”要求,防范新增隐债风险。建立公益性项目代建机制,确保公益性项目有资金来源。加强前置审核,建立健全公共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在项目立项前由区财政局及国资办牵头进行审查,严格规范立项内容、平衡资金来源。建立国企经营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隔离墙,严格按各自规则进行全流程管控。
2.严格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国企债务审查机制,组织债务风险全面自查,逐笔梳理经营性债务,逐项开展项目风险检查。制定中长期债务规划,严控债务规模增长,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政府债务率维持在绿色等级。防范流动性风险。建立区属国企投融资协调互助机制,加强资金池集中管理,保持三个月以上资金周转储备。
3.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充分利用专项债政策窗口期,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开展常态化项目储备。截至目前,新增专项债券32.8亿元,发行规模位居杭州区县市第二,同时,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支出率100%。
五、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打好队伍建设组合拳
1.党建品牌绽放光彩。打好党建工作“基础规范+品牌出彩+赛场赛绩”组合拳,建立“每月一查、每季一赛”的常态化“揭榜挂帅”机制,“富春红管家”党建品牌获评杭州财政系统第二届党建创新创优成果展金奖。迭代升级制度、标准、数智、竞争、流程、监督“六维联动”风险防控体系,深化清廉财政建设,获评全省清廉财政建设十佳实践案例二等奖、清廉杭州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2.队伍建设提档升级。以“政治强、业务强、标准高”为目标,实施队伍管理提质和专业素养提升两项工程,多层次、多维度开展财政干部专业素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全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铁军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和机制,组织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与社区服务、疫情防控、昼访夜谈等服务,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攻坚力、参谋力、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