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内容摘要:《论语》以其短短两万多字集中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更是体现了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它不但承载了孔子的教育上的精髓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方法;本文将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情况来探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关键字:教育
思想
方法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广泛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全面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法等等。《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但是承载了其教育思想的不朽经典,更是一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引导我们生活做人的指南。今天,科技蒸蒸日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教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宝典就在我们面前,我们有必要去回归传统,研究下这部教育巨作。
孔子一生都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时至今日,孔子很多教育方法教育原则都是值得我们去借鉴思考的。
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培育贵族官僚为主,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
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这从《论语》中孔子随时教育弟子们遵“礼”守“仁”可以看到。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子明确要求弟子:“不知礼,无以立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1/6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人儒!”关于“君子”的标准,《论语》多次谈及,总的就是遵“礼”守“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正因为孔子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所以当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时,孔子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的教育虽然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但是在今天其教育内容中也有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地方。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高尚人格的人。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德育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这与我们今天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一)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孔子的学生各有特点,有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以“言语”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游、子夏,这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而有侧重地教育的结果,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论语》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地方很多。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当颜渊问及其目时,孔子才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所以对他可答以“仁”学的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除此以外,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受到所谓的应试教育影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品行、2/6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很大程度上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屡见不鲜了,例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陈丹青出走清华事件,在招博士硕士生时,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甚至有些因为外语成绩落选的优秀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了。可想而知,这是我们教育的羞辱,试问那一两分的外语和政治分真的那么重要,可以让他们出色的专业才能都在它们前面黯然失色了,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到处都是格。
因此,今天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展个性,尚自然,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二)
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善于学习
孔子不但能够因材施教,还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学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也就是说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举一反三。启发式的教学,是以学生积极思考为基础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一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怠于钻研,疏于思考,就会为书本所局限,为旧说所困惑。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坐时进行的一场讨论,就是突出一例。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加以指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善于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对于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的“填鸭式”教学是有很大思考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善于学习的人而不是被学习的人。
3/6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三、在学习方法上,孔子关注学思用的辩证关系
(一)
重视学与思
孔子十分重视学,《论语》中记载了许多他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他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孔子强调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
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因此说《论语》不但是孔子承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为我们的实际学习提供了不少好方法。
(二)
重视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这说明知识只有运用了才有生命,要不断把学习建立在实践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升华。“仁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在孔子看来,掌握了本领,应该奉献社会,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精神。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三)
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学
孔子要求弟子要端正学习的态度,踏实虚心。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4/6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知,是知也”,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同时,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大概也是圣人风范的体现吧。所以子贡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弟子评价孔子对事情的了解、知识的获得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中礼的精神,更是做人的学问。
当下,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科技的附属品,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技术活动。与其说是奉行教化,不如说是职业培训。在人类迈进21世纪门槛,在以人为本之下,我们有需要呼唤教育的回归。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论语》是一部智慧之书。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智慧,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学”,无论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其他角度来说,《论语》都是值得我们去研读的一部智慧之书。
5/6论语中教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严军.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15).[2]李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3]林东进.对《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浅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4]杨伯峻.论语注释[M].中华书局,20066/6
篇二: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论语》一书共二十篇,每篇选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依次为:
1、《学而》
2、《为政》
3、《八佾》
4、《里仁》
5、《公冶长》
6、《雍也》
7、《述而》
8、《泰伯》
9、《子罕》
10、《乡党》
11、《先进》
12、《颜渊》
13《子路》
14、《宪问》
15、《卫灵公》
16、《季氏》
17、《阳货》
18、《微子》
19、《子张》
20、《尧曰》这二十篇文字不管孔子弟子记孔子语言也好,孔子回答弟子的提问也好,或者时人相言,君臣对答也好,不外乎记载孔子和孔子少数学生的言语、行事。所以,要研究孔子和孔门弟子,《论语》首先是应当阅读的书,也是比较可信的书。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论语》反映出来的。在政治上,孔子是近乎保守主义者。他相信周王朝是社会制度的最完美形式,从而以维护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事业为己任。但是,他又不是一个冥顽不灵、抱残守缺的人。为了能使周王朝百世不替地延续下去,他主张改善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他认为,对老百姓的统治不能只靠“政”和“刑”,也要注意“德”和“礼”。为此,他要求统治者必须具备“贤”和“德”的素质,呼吁通过“举贤才”之类的措施来改善统治者的状况。
基于这些认识,他提出了“礼”和“仁”这两个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范畴。“礼”是指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区别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规矩和仪节。“仁”指最高的道德规范,主要是说人们之间应该相爱。他认为这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包含、互相制约的。礼是外在的行为准则,仁是内在的行为状态。礼必须以仁为思想基础,否则就流于形式;仁必须以礼为客观标准,相爱有所节制,否则便乱了伦次。应该看到,这一学说的实质是为维护旧制度作论证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这样的人类之爱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孔子能提出“爱人”的口号,把它作为“仁”的一个定义,用以补充“克己复礼”的解释,这在思想发展史上说,应该算作一个进步。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身分变化的事实。
在哲学上,孔子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天命,认为人的死生富贵,事的兴衰成败,都由天命在冥冥中决定,人力是无可奈何的。然而,他又肯定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下不是天生的,人的努力可以极大的克服天命的限制。他也不相信鬼神。他认为人当中,有的是“生而知之”的天才,有的是“不可使知之”的蠢才。这是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先验论的错误,但多年的教育实践又使他相信,通过经验,运用思考,反复练习,勤于切磋,是一般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种认识又使他回到唯物主义的路线上。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注意分析学生的不同性格和水平,并能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向垄断教育的旧习惯公开宣战。
总之,《论语》中保存了孔子的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篇三: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论语》所述孔子思想体系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孔子是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孔子思想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正在更深地影响着全世界。当今的圣贤力推孔子思想,在全世界各国设立孔子学院达一千多家,这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创举。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思想
教育
意义
现代价值
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使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这种思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广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政治思想
-1-
孔子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君子或为政者能够做到克制自己的私欲而复归礼义,那么天下人就会自愿归附到他身边。而作为为政者,如果运用政令和刑罚治理天下,那么百姓仅仅能够做到免于触犯刑律,但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运用仁德和礼义治理天下,则百姓不仅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自愿归服。因此,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君子,其行为本身是否遵循礼义,以及是否能以仁德和礼义面对天下百姓,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千多年来,礼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和谐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人际关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礼乐文化作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制度被破坏,而礼在儒家的积极宣扬和身体力行之下得以延续,部分融入到律法当中,其余则和律法一起共同形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二元架构。中国人将礼纳入国家法典,可以说是礼的法制化;而礼进入民间家族社会的宗法系统,则实现了礼的民俗化与社会心理化。从而,律法与民俗礼共同肩负起了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律法支起了社会关系的硬性构架,而民俗礼则形成了人际关系的软性构架;刚性的社会关系由律法处理,软性的人际关系由礼来制约。今天在中国广大农村和一些偏远的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民俗礼在维护人际关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和国家法律共同构成了维护社会安定的网络体系。法律是硬性的、无情的。而民俗礼则是软性的、寄托着人们的民族感情。因此充分发挥民俗礼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收到法律之外的效果,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
-2-
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三、教育思想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搞好教育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集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乃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聪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3-
学文”。“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贵贱界限,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普及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若说孔子所推行的“有教无类”,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相对公正。那么,他所实践的“因材施教”方法,则是对这种教育公正的进一步深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历史需求,而且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也是一种追求高效率教学原则的科学教育方法。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竞相追求学业佳绩,忽略品格的熏陶与培养;人们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物资与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常、心灵孤寂、人格分裂,以及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嗜毒、杀人、自杀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的安宁。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反省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并认真借鉴孔子的重视德育的教育伦理思想。
四、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孔子对其以前的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自觉的反省,提出了以”仁爱”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仁”
在孔子精神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儒家修身的价值依皈。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
-4-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这两句话恰恰构成了“仁”
正反两方面的规定性,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本准则,这就是推己及人。一方面,我们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欲通达事理,那就帮助别人去通达事理。这样的观念,至今仍是颠扑不破的人生至理。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事事推己及人,他也就实现了自我的真正完善,拥有了一颗和谐而博大的心灵。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学会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我们赢得的将不只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有自我生命的内在和谐与充实,以及他人的尊重与自尊,成为一个自足和乐的人。“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极高境界,它的具体含义是指“爱人”,“爱他人”。仁之本——孝悌。孝悌,是孔子所谓“仁”的根本所在:“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这个根本,才能生出爱人的情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由人之天性之爱的孝悌而至“泛爱众”,即是把亲子手足之爱从先天的血缘领域引申到了后天的人与人之爱的关系中去,血亲之爱由个性之爱走向共性之爱——仁爱。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只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人在天地之间,第一重要的事,便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在天地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知道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人都是渴望着自己有快乐,人们也都知道,快乐来自于自由的心灵。没有自由的心灵,人是不会有快乐的。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呢?孔子告诫我们要有一颗宽厚的心,要懂得推己及人,懂得舍己为人,这就是孔子“仁”的理念。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所关心的是天下人、天下事,而不是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个人把心境放宽、放大了,个人的得失、祸福便不再那么重要了。
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懂得“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只追求自己的成功,也要乐于助人,乐于成就别人。感同身受,同苦同悲。因为乐于助人,就不会被人嫉妒、被伤害,而且心存感恩,共同创造和谐进步的社会;因为有同理心,自己不愿受苦难,也不愿别人受苦难,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伤害、互相争执,人间就充满祥和幸福。
人生的痛苦也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贪得无厌,不知节制。孔子告诉我们“过犹不及”,“以约失之者寡”,不义的富贵,犹似浮云,因为对物欲的无尽追求,“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又患失之”。这样人心就不能平衡,心灵也就不得自由,心灵不自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便就循环不止了。孔子的思想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人格成熟的人。
-5-
读《论语》理解孔子的丰富哲理、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对改善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质会有直接的效益。孔子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处世态度,使我们拥有宽容圆满的人生。
《论语》中孔子思想从对个人修身的重视,进而达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引向了社会的这一高度。孔子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建团结、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诚恳以待、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论语》中《学而》、《公冶长》、《卫灵公》、《子路》、《里仁》、《颜渊》等篇中的有关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等经典语录值得我们记取,并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之中。将其中的有利成分融入我们身上,从而更为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
儒家的思想,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尤其是对个体注重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偌大一部中国史,深深打上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作为孔子哲学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学思想是构建古代中国思想体系的中流砥柱。当历史演进至今,我们自当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孔子仁学思想崭新的现代价值。孔子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巨人,其思想已积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的深厚的人文关怀,闪烁着对自然与社会求索的智慧,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文化支架。他的仁政思想对我们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领导人有积极启发作用。对中国人和世界人民也有重要启示。而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近代教育和教育心理研究有重要意义。孔子的学说可以说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长夜。影响之深远,不只是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而且影响了全世界。孔子对人类行为与伦理的标准,不但影响了中国人,而且影响了全人类,他的教训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使世界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遣产。一个历史不衰的伟大民族,都有其文化特色和引以为骄傲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精神,就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
-6-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9.[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7.[3]南怀瑾,毛子水等注译.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4]杨伯峻,杨逢彬译注.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11.5.[5]陈涛编著.论语[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8.[6]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邓球柏.论语新解[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9]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9.
[10]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11]赵又春.我读论语[M].长沙:岳鹿书社,2005.10.[1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13]邵龙宝,李晓菲.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14]王殿卿.文化·道德·德育[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7.[15]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16]汤恩佳.孔学论集[M].北京: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17]朱伯昆.先秦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8]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
篇四: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治国思想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在《论语》中,通过与弟子等人的对话,以及自我的进一步发挥,孔子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各方面综合运用,才能民安国兴,达到垂拱而治。
标签:《论语》
孔子
治国思想
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政治家。他曾为官至鲁国司寇,使得国家大治。亦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劝说各国诸侯施行仁政。在《论语》一书中,就记录了大量孔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言论。在这些讨论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希望通过对《论语》各章中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能够对孔子的治国思想有一深入全面的理解。
一、以仁治国
“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根本,以仁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中的最高标准。在他看来,以仁治国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很少有统治者可以达到。但同时,他希望国家的治理者将以仁治国这一理想当作自己的使命,以仁为己任,努力施行仁政。
对于以仁治国,《论语》比较少从正面进行详细描述,而往往通过反面举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诠释。《公冶长》篇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在这段同孟武伯对话中,孔子对在对子路、子由、子赤的治国才能一一具体分析点评后,认为三人的施政能力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未能达到以仁治国的境界,“不知其仁也”。
何谓以仁治国?《颜渊》篇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这个词,简洁而准确地概括了仁的核心含义。而以仁治国,就要求国家的治理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充满爱心地对待普罗大众。由上文所引《公冶长》中的那段对话可以知道,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施政能力上。有一定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当然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以仁治国的核心。仁治的根本要求,在于统治者需要时刻秉持一颗仁爱之心,用博爱的精神去治理国家,将仁爱之心贯穿到治理国家的各个层面,这才是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
其次,以仁治国还需要统治者以推己及人的心态去治理各方面事物。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以仁治国,需要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用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处理事务,将自己的欲求与治理之下的民众的欲求对应起来,而非一味地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颜
渊》篇云:“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句话里,孔子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将心比心,任何不希望被加诸己身的事情,同样也别强加于治理下的民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以仁治国这一方面的要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以仁治国还内在地包含着以礼治国。礼是人与人之间,国家、社会、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是统治者施行仁政所应当遵循的制度条例。《颜渊》篇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是以仁治国的基本要求之一,统治者若要以仁政治民,其施政方针必须符合礼的规范,遵循礼制的要求。不符合礼制的视、听、言、动,皆不可施行。而孔子认为的以礼治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卫灵公》篇云:“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综合运用夏商周三代的时令历法、交通、服饰、乐舞制度,以三代礼乐制度作为行为规范来治国理政,应该就是孔子心目中的以礼治国,而这,在更大的层面上,也成为了以仁治国的一个层面。
二、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孔子希望治理国家者,通过道德教化来逐步提高民众的自我修养,使得天下大治。在他看来,若统治者能够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则民众必然心悦诚服,天下垂拱而治。《为政》篇云:“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者若能够做到以德治国,那么他就能够端居高位,接受万民的拱卫与爱戴。
以德治国,就是用道德教化万民,以道德作为施政的原则,用道德来指导治国理政。以德治国,一方面用道德蕴含的各方面要求来约束统治者不可肆意妄为,另一方面要求在治理国家时,用道德规范教化万民,作为其行事的准则。
对于统治者自身,以德治国要求其时刻以高尚的道德精神作为自己立身之规范,秉持“崇德”之理念,以“先事后得”的谦恭态度来治国理政。《泰伯》篇云:“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为周先祖古公亶父之长子,他因看到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有贤德,而主动退让,将君位让给了季历。在此,孔子通过对其至德事迹的称颂,宣扬了以德治国的精神。在《泰伯》篇的结尾,孔子又通过引用周文王的故事,为统治者树立了以德治国的典范。《泰伯》篇云:“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能够谦恭己身,可以说是孔子宣扬的以德治国的最好体现了。
以德治国的另一面,要求有国者在统治民众时,能够用道德去教化、约束万民。
在这一点上,《论语》中的以德治国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以刑法治国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里仁》篇云:“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认为,如果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在治理国家时,能够秉怀道德,民众就会安土重迁,听从治理;如果统治者用刑法作为施政的屏障,民众也就只考虑个人的利益恩惠了。在《为政》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相较于以刑法治国,以德治国是一种更为有效且高尚的选择。以刑法治国,也许能让民众暂时臣服;而以德治国,则能够教化民众,在根本上获得民心。
但同时,我们需要留意,孔子并非主张完全抛弃刑罚,而是希望统治者将德治国作为主要施政方针,将刑罚作为其辅助手段,不可颠倒主次。《尧曰》篇云:“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在此,孔子反对统治者不先以礼乐道德教化民众,而直接诉诸刑罚。《子路》篇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孔子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礼乐、道德来教化民众,约束其行为。只有在此之后,方可使用刑罚来惩处不法者。
结语
作为孔子的代表作,《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其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的核心。在以仁治国方面,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一颗爱人之心施行统治;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能力;同时,以仁治国也内在包含着以礼治国的要求。而以德治国,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注重自我的道德修养,秉持谦让之心;另外在治理国家时,要求其以道德来教化民众,慎用刑法。孔子的这些治国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继承,不断影响着历代的统治者,其本身蕴含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篇五: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礼学思想.doc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语录辑录,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许多自己的思想理念,其中礼学思想便是孔子一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孔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重要因素。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这句话意味着,“礼”不仅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更是建立社会秩序和个人家庭规范的必要手段。同样的,孔子对礼的意义也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礼”不仅是人类行为规范的标准,更是一种实现人际交往和社会规范的方式,它可以在社会中起到相互了解、依赖和信任的作用。在这里,孔子认为礼不仅是个人君子修养的表现,更是共同文化伦理道德的一种准则。
其次,孔子在《论语》中还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加强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孔子在讲课时说:“礼,安三位而不立者,失其本也;立三位而不安者,失其道也。”这里的“三位”指的是天子、诸侯和百姓。孔子强调了“礼”的三大要素,即“上应天、下养民、中负责”,意味着要建立完善的礼制来减少矛盾和冲突,加强三方之间的相互负责和互动,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最后,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义之道”,是推行国家制度的关键。孔子认为,国家制度的核心可以从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得到体现,而“礼义之道”正是这种体现。孔子强调了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强调了社会的和谐共处和个体修养。同时,他还认为要用“礼义之道”来约束生命行为,体现各个方面的纪律和秩序。
总之,孔子的礼学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强调礼仪规范、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以它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如果我们现在能回顾并学习相关礼仪的思想,就会发现许多书中所倡导的正直、正直、忠诚、诚实等等所有这些社会道德准则都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孔子的礼学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引领我们思考、实践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道路。
推荐访问: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论语 孔子 思想